蔣美金
在匆匆流逝的歲月里,我們尋找著那閃亮的一刻。
——題記
從小,大人就盼著我們有“閃亮的一刻”。比如:他們想讓我們當個班干部;成績比其他人優(yōu)秀;拋頭露面的活動都能閃亮登場,等等。這些大人們眼中的“閃亮的一刻”,我盼了N年也沒出現(xiàn)在自己身上。
長大了,大人又想從我們身上尋找到他們小時候的閃光點。盡管我讀小學時特別努力,但他們仍沒真正看到我“閃亮的一刻”。幸好小學畢業(yè)成績比原來好了些,家人對我比過去也好了些許。
進入初中后,家人對我的態(tài)度來了個180度大轉變,老是重復著同一句話——成績還是鄰居家孩子的好。后來,我努力當了班干部,班主任常常耳提面命:班干部首先是成績好,否則,起不到學習上的帶頭作用。我知道,盡管當了“官”,但真正具有含金量的“閃亮一刻”仍然離不開學習成績。
于是,我拼命查資料、問老師,力爭做學習上的“最強大腦”。但大人依舊批評我不夠勤奮、不夠用心。翻閱圖書,豐富課外知識,請教老師,應對難題偏題……整天坐在冷板凳上,啃題啃書,同學們都戲稱我“拼命三郎”??荚嚦煽兿聛砗螅液貌蝗菀撰@得了第一張獎狀,在這“閃亮的一刻”,家人對我刮目相看。從此以后,我更是拼命學習,想贏得更多更炫的“閃亮一刻”。
“閃亮的一刻”,是靠自己的實力去擦亮別人的眼睛,而不是像月亮那樣依賴太陽的反射來照亮自己。只要自己足夠努力,“閃亮的一刻”遲早會親近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