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撰稿人:國網新源控股有限公司張亞武 李建光 郝國文華東天荒坪抽水蓄能有限責任公司周佩鋒廣州學府設備管理工程顧問有限公司張士忠
國網新源構建以“四化”為核心的設備管控體系
特約撰稿人:國網新源控股有限公司張亞武 李建光 郝國文華東天荒坪抽水蓄能有限責任公司周佩鋒廣州學府設備管理工程顧問有限公司張士忠
核心提示國網新源控股公司(以下簡稱“國網新源”)結合抽水蓄能電站設備的特點,自主開發(fā)出運維一體化模式,在此模式下引入設備全壽命周期管理理念,通過對運維一體化模式下設備管控體系的探索,研究出具有國網新源特色的設備管控體系框架,體系的框架結構包括了設備的全過程管理及運維過程的全部要素,框架邏輯縝密,結構合理,特色鮮明,易于操作。
國網新源自2013年啟動運維一體化以來,實現了多項配套改革,包括生產組織機構、運檢業(yè)務體系、業(yè)務運轉方式、運檢管理操作手冊、安全風險管控、崗位培訓、班組建設等。
公司于2016年與廣州學府設備管理工程顧問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州學府”)合作,啟動了運維一體化模式下設備管控體系的研究。引入設備全壽命周期管理的先進理念,并將此理念與國網新源的長遠規(guī)劃和設備特點相結合,形成了具有國網新源特色的設備管控體系框架。體系框架勾勒出國網新源設備管控的總體架構,包含了設備全壽命周期類管理的各個要素,并在天荒坪抽水蓄能電站進行了試運行,運行效果較好,值得進一步提煉推廣,為形成國網新源的設備管理體系打下良好的基礎。
2016年11月,國家發(fā)改委、國家能源局正式發(fā)布了國家的《電力發(fā)展“十三五”規(guī)劃(2016-2020年)》和《水電發(fā)展“十三五”規(guī)劃》,明確了“十三五”抽水蓄能發(fā)展目標、規(guī)劃布局和重點任務,提出到2020年全國將新開工抽蓄電站6000萬千瓦。要求堅持“統(tǒng)籌規(guī)劃、合理布局”的原則,根據各地區(qū)核電和新能源開發(fā)、區(qū)域間電力輸送情況及電網安全穩(wěn)定運行要求,加快抽水蓄能電站建設。因此,抽蓄電站將迎來新的發(fā)展機遇,同時也對抽蓄電站的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
面對機遇與挑戰(zhàn),為適應國網新源快速發(fā)展要求,公司及時制定了設備運維管理“十三五”工作的總體思路:
一是圍繞安全生產工作目標,貫徹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理念,完善設備全過程管理工作機制,深化反措(企業(yè)內部約定俗成的說法,即防止事故再發(fā)生的措施)全過程和技術監(jiān)督全過程管理,推動項目全過程管理高效集成。
二是應用運檢作業(yè)安全質量智能化管控手段,優(yōu)化設備管理全過程信息數字化監(jiān)測平臺,建成具有“大數據全景展示、自診斷評價和實時遠程推送”等功能的智慧設備。
三是以“安全的習慣、工匠的追求”為目標培育運檢員工隊伍,加快研究,重點突破,穩(wěn)步推進,建成以“電站運維一體化、現場作業(yè)標準化、狀態(tài)評價專業(yè)化、運檢管理精細化”為核心的“四化”運檢管控體系,為實現“數字化智能型電站、信息化智慧型企業(yè)”提供保障支撐。
國網新源提出建設“兩型兩化”為總目標的方針,非常適合國家的發(fā)展政策,而且緊密結合了國家提出的《中國制造2025》的戰(zhàn)略方向,通過建立“兩型兩化”的電站和企業(yè),推進落實國家電力的“十三五”規(guī)劃目標。
為實現這一總體目標,需要對國網新源運維一體化模式下的設備管控體系進行整體設計和研究,公司啟動了運維一體化模式下的設備管控體系研究,經過近一年的研究,初步形成了公司的設備管控體系框架。該框架既引入了先進的設備管理理念,又結合了公司的抽蓄電站的特點,還體現出公司“十三五”規(guī)劃的總體思路。
首先,電站的運維一體化是前提。電站運維一體化就是讓運行人員和維護人員實行一體化的管理,充分調動運行和維護的融合,培養(yǎng)未來的復合型人才,實現公司的精益化運行。公司4年前提出抽蓄電站運維一體化的方針,并自2013年進行試點、2014年正式推廣,絕大部分單位已度過了磨合期,進入了有效運轉階段。公司于2016年開始全面運維一體化評價工作,從初步評價的結果來看,運行良好,非常適合公司新形勢下的管理模式。
國網新源的運維一體化模式,具有非常鮮明的特征,是在新形勢下結合現代化的設備管理體系所建立的運維一體化。
浴盆曲線
其次,引入設備全壽命周期管理理念,實現設備的全過程管理。通過運維一體化的試運行和驗收的情況,也發(fā)現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重點是在設備全過程管理方面需要加強管控,公司于2016年建立設備全過程管理機制,發(fā)布《設備全過程管理手冊》和《設備全過程管理評價細則》,首次開展公司層面的設備全過程管理評價。
設備全壽命周期管理,也稱為LCM(LifeCircleManagement)。全壽命周期管理有三重含義:一是在三維空間上的全壽命周期管理;二是突出設備全壽命周期故障率曲線,不同階段的不同管理特色;三是全壽命周期的費用管理。
設備的全過程管理,是從設備的長期經濟效益最大化出發(fā),全面關注設備的規(guī)劃、選型、設計、制造、購置、安裝、運行、維修、改造、更新、直至報廢的全過程。重點關注設備全過程成本、績效和風險三方面進行綜合并尋求最優(yōu)。
設備的全過程管理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于組織的經營戰(zhàn)略目標,堅持以效益為中心,依靠技術進步,提升設備人機系統(tǒng)的科學管理和設備全過程管理水平,保障安全生產、提升產品質量、實現管理規(guī)范,促進精益管理和提質控本增效。具體目的如下:
一是通過設備全過程的規(guī)范化管理,減少設備管理失誤,達到精益管理。
二是通過以市場為導向的設備資源撥備、利用,通過組織的生產、設備、科技、研發(fā)、工藝的信息全面協(xié)同,追求設備使用成本最佳、性能最優(yōu)、風險可控。
三是通過設備全壽命周期成本(LifeCycleCost,LCC)控制,包括設計成本、制造成本、使用成本、維修保養(yǎng)成本、廢棄處置成本等,使設備的全壽命周期成本最優(yōu)。
四是把自主維護(Autonomous Maintenance,AM)、預防維修(Preventive Maintenance,PM)和維修預防(Maintenance Prevention,MP)工作納入一體化管理,實現設備故障的源頭問題解決和主動維修。
五是通過設備檢維修系統(tǒng)解決方案設計,使設備的維修策略科學化,達到提高維修效率和質量,降低維修風險和成本的目標。
六是通過員工的多維培訓體系的建立,提高員工素質和能力,實現員工與企業(yè)的同步成長。
第三,經過對國網新源下屬華東桐柏抽水蓄能電站和華東天荒坪抽水蓄能電站的多次調研和實際運行的研究,需要明確各層級和部門的責任,進一步完善各階段的相互融合,需要從整體上來實現信息的貫通,本框架就是要達到這個目的。目前國網新源的運維一體化有兩個重點:
一是公司實行設備主人制,這個制度非常好地解決了運維一體化之后設備主體責任的問題,而且運行和落實得比較好。
二是運維過程中的“四化”,通過實現運維的“四化”要求,切實提高設備的運維管理,實現管理的精益化,達到安全、可靠、高效、降本的最終目標。
運檢“四化”之電站運維一體化:是體系的核心。是以公司運檢部為綜合協(xié)調管控,電站運維一體化為主體,檢修公司和技術中心為專業(yè)支撐的組織保障體系。
運檢“四化”之現場作業(yè)標準化:是體系的抓手,是以運檢規(guī)程為統(tǒng)領,設備樹為框架,運維檢修標準化手冊(作業(yè)指導書)為抓手,移動作業(yè)終端等為支撐的作業(yè)風險管控和運檢質量保證體系。
運檢“四化”之狀態(tài)評價專業(yè)化:是監(jiān)控手段。組織編制并發(fā)布水電站A級、C級檢修標準項目及工藝質量標準,開展修前策劃、修中實施、修后總結的全過程監(jiān)控,構建檢修作業(yè)專業(yè)化評價體系。借助軟件分析平臺和專家決策系統(tǒng),實時分析設備運行趨勢及現狀,科學診斷設備運行趨勢及現狀,為設備狀態(tài)檢修提供支撐。
運檢“四化”之運檢管理精益化:是運檢管理目的。利用數據平臺,逐步拓展設備在線監(jiān)測手段,實現對各電站主設備運行參數監(jiān)測及運檢的精益管理,提高運檢效率降低運行成本。
根據以上實際情況,經多次征求意見和討論,設計了國網新源的運維一體化模式下的設備管控體系框架。
一是體現出國網新源“十三五”規(guī)劃的總體要求,實現設備的統(tǒng)一管理、分段負責的全過程管理;將公司決策層、管理層及執(zhí)行層的管理界限有了明確的區(qū)分,便于公司整體運行的效率。
二是以建設“兩型兩化”為總目標,以資產全壽命周期的管理理念為主線,利用HPMIS數據平臺為紐帶,將設備全過程管理融為一個整體。
三是框架以設備全壽命周期為主線,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實現了設備全壽命周期成本的控制,將管理重心前移,“把好關口”,實現設備全壽命周期的成本最優(yōu)化。
四是安全管理和運營質量管控作為框架的重要支柱,運檢“四化”為核心;框架結構合理,重點突出,充分體現出公司運維一體化的特點,便于后續(xù)的發(fā)展和復制。
五是通過強化設備主人制,加強反措全過程執(zhí)行和技術監(jiān)督全過程管理,落實各項技術標準和運維規(guī)程,從基礎操作上確保設備的本質安全。
六是以管理制度、技術標準、運維規(guī)程、作業(yè)指導書、工作記錄、備件裝備等現場管理為基礎,實現運維一體化后,實際操作落地執(zhí)行。
本設備管理框架以設備全壽命周期理念為主線,既體現了國網新源發(fā)展規(guī)劃的戰(zhàn)略,又體現了設備全過程管理的特點。
本設備管理體系框架的載體是以“四化”為核心的運維一體化模式,通過設備主人制,確保設備的點檢、潤滑和自主維護的實施,實現設備管理的落地。通過信息化平臺將設備全過程的數據進行有效傳遞,利用反措及技術監(jiān)督流程,實現設備的點檢定修與預防性維護 完美結合。
國網新源運維一體化模式下的設備管控體系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