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日系豪華車品牌,英菲尼迪曾經借助《爸爸去哪兒》的成功營銷一炮走紅。然而成功無法復刻,失敗卻在所難免。質量問題成為英菲尼迪前進路上最大的絆腳石。本次家用汽車將結合東風英菲尼迪以及進口英菲尼迪兩方,為大家詳細揭露車企背后的安全隱患。
啟停故障
來自廣州市的黃先生近日遇到了這樣一件難題,他新近購買的東風英菲尼迪Q5OL在提車當天行駛幾公里后便遇到了啟停系統(tǒng)故障,拖回4S店維修后,再次行駛十幾公里,又遇到了同樣的問題。最終解決后4S店的維修人員表示是系統(tǒng)傳感器存在故障所導致的問題,而這一狀況卻并非個案,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眾多東風英菲尼迪Q5oL車主都遇到了啟停系統(tǒng)存在故障的問題,而大部分車主在檢查后更換了傳感器后問題都得到了解決。然而值得我們注意的是,這樣一個疑似通病的故障,東風英菲尼迪沒有實行大規(guī)模召回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相信廣大車主要的并不是更換傳感器這樣的事后維修,而是希望買到手上的就是一輛毫無故障的好車。
從2016年4月至6月,短短3個月時間里英菲尼迪已經頻繁召回兩次,有人認為召回代表了企業(yè)的一種態(tài)度,說明認真負責,然而英菲尼迪該思考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知錯就改,卻從不考慮為何會犯錯,那么召回只能成為于事無補的馬后炮,企業(yè)的信譽度卻會在一次次召回中消磨殆盡。
服務縮水
回顧2016年,英菲尼迪度過了不平靜的一年,產品表現(xiàn)乏力的頹勢卻難以掩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為豪華車品牌的英菲尼迪后續(xù)服務不斷縮水打折,在中國市場并沒有表現(xiàn)出作為一個知名品牌應該具備的服務質量,需知道,消費者花費重金購買的不僅僅是產品本身,更是汽車銷售所連帶的售后服務。
同樣家住廣州的袁先生也購買了一輛東風英菲尼迪Q50L,在正常行駛半年時間后,車輛突然出現(xiàn)底盤漏油的現(xiàn)象,焦急的袁先生立刻聯(lián)系4S店想要為愛車進行維修,售后人員初步檢查后得出車輛需要更換曲軸后油封的結果,而4S店“暫時沒有油封,需要緊急調貨”,袁先生便開始了漫長的等待。三天以后,4S店表示,該問題需要拆解發(fā)動機,而袁先生所購買批次的新車同時還發(fā)生了副駕駛座椅缺陷被召回,工作人員表示可以一并處理,袁先生的車再次停留在4S店中等待回復。
時間過去了半個月,在袁先生明確表示不接受拆解發(fā)動機的情況下,東風英菲尼迪廠家突然聯(lián)系袁先生表示車輛發(fā)動機存在品質問題,必須拆解,僅購買了半年的新車,就這樣由于發(fā)動機品質問題而遭到拆解的厄運,袁先生表示根本無法接受,在雙方無法達成一致意見的情況下,車輛被無限期擱置起來,截至記者發(fā)稿,東風英菲尼迪廠家以及4s店都沒有給出任何回應。
袁先生的案例并不是個案,上文中提到的座椅缺陷也給許多Q5OL車主帶去了困擾,他們紛紛表示才買了沒多久的愛車在發(fā)生缺陷遭到召回后,拆解過程中均發(fā)現(xiàn)了座椅生銹嚴重的現(xiàn)象。而4S店服務卻并不像購車時那樣周到體貼,廠家也是百般推諉,不愿就此事作出合理解釋與解決辦法,高價購車卻根本享受不到應得的服務,作為英菲尼迪的車主,很多人都漸漸對這個品牌失去了信心與耐心。
產品雞肋
英菲尼迪的產品雞肋功能也一直飽受消費者的吐槽。家住上海市的張先生提到他的Q50便滿腹牢騷,他在論壇上甚至看到過多個車友投訴稱“英菲尼迪QS0車型的inTouch系統(tǒng)操作性太差,每五個車主里就有一個想撬了它”。記者調查走訪后發(fā)現(xiàn)張先生確實所言非虛,這套系統(tǒng)觸控屏反應過慢、第三方APP安裝系統(tǒng)操作過于復雜、自帶功能又可有可無,等等槽點無法一一表述,張先生說起來便是滿腹牢騷,這套雞肋的車載系統(tǒng)大大降低了英菲尼迪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可靠性地位,甚至逐漸成為一些車型的故障來源,也是令人始料未及。
起步較晚已經令英菲尼迪失去了優(yōu)勢,特定時期里中國消費者對于日系品牌的排斥又令英菲尼迪雪上加霜,弱化的駕駛體驗令消費者很難通過操控感、舒適性或者商務性聯(lián)想到英菲尼迪,而相對固定的單一產品結構也令英菲尼迪舉步維艱。不管是售價較低的ESQ還是較高的QX系列,產品更新周期都在兩年左右,這對于產品性能來說并不能帶來本質性的改變,也無法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用車需求。
在suV市場競爭火爆的情況下,英菲尼迪的銷量卻絲毫不見起色,外界猜測其銷量下跌的原因與國家質檢總局發(fā)布的頻繁召回密不可分,而產品線相對單一的功能過于雞肋也令英菲尼迪銷量下滑成為無可避免的事實。
銷量萎靡
縱觀2016年,英菲尼迪在豪華車第二陣營中的銷量表現(xiàn)并不盡如人意,有專業(yè)人士分析表示這是車企頻繁召回之下造成的必然結果。無獨有偶,就在3月8日,英菲尼迪再次向國家質檢總局備案,就旗下Q×30存在側氣囊安全隱患問題發(fā)起了召回計劃,而這已經是2016年11月剛剛上市的QX30發(fā)起的第二次相同原因的召回計劃,個中原因不禁讓人望而卻步。
讓人倍感諷刺的是,相關數(shù)據(jù)顯示,英菲尼迪2016年在華召回缺陷車輛共計6.9萬輛,而其在華2016年總銷量也僅有4萬余輛,賣的不如修的多,頻繁召回背后是難以遮掩的產品質量難關。
盡管在2013-2015年英菲尼迪借助營銷曾經展現(xiàn)出銷量猛增態(tài)勢,然而業(yè)內人士卻也爆出了英菲尼迪用高庫存來支撐銷量的真相,經銷商不堪重負的負面新聞時有發(fā)出,而隨后在營銷手段逐漸熄火之后,經銷商普遍反映日子反而比之前好過,英菲尼迪揠苗助長的惡果可見一斑。
眾所周知,東風英菲尼迪入華以來,僅推出了QX50和Q50L兩款國產車型。單一的產品線本就令人擔憂,由于安全問題屢遭召回又一而再再而三地傷害著消費者的購車信心。我們無法預料的,是英菲尼迪在將召回當做一面擋箭牌,出了問題認錯態(tài)度極其良好,從頻繁召回這一點可以看出,英菲尼迪從沒思考過如何從根本上杜絕問題發(fā)生。
憑借《爸爸去哪兒》等綜藝節(jié)目,英菲尼迪確實做了一次成功營銷,而這樣的營銷卻并沒有得到成長期的品牌效應,階段性困境顯露無疑,究其原因還在于頻繁召回下的產品質量難題,非寧靜無以致遠,英菲尼迪是時候靜下心來,努力在中國市場站穩(wěn)腳跟,真正從服務和質量上贏得消費者的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