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浙江 王秋珍
魅力語文
隱藏在文字里的魔術(shù)(二)
——沒有細節(jié)就沒有文學
文/浙江 王秋珍
責任編輯:楊 青
(接上期)
美學家朱光潛認為,記敘文的敘事部分大半只像枯樹搭成的花架,用處只在撐持住一園錦繡燦爛、生氣蓬勃的葛藤花卉。而細節(jié)就是滿架的繁花。細節(jié)描寫的方法之一就是停下腳步去描繪和欣賞那“滿架的繁花”。
且讓我們先欣賞作家宗璞《紫藤蘿瀑布》中的文字:
我不由得停住了腳步。
從未見過開得這樣盛的藤蘿,只見一片輝煌的淡紫色,像一條瀑布,從空中垂下,不見其發(fā)端,也不見其終極。只是深深淺淺的紫,仿佛在流動,在歡笑,在不停地生長。紫色的大條幅上,泛著點點銀光,就像迸濺的水花。仔細看時,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淺淡的部分,在和陽光互相挑逗。
這里春紅已謝,沒有賞花的人群,也沒有蜂圍蝶陣。有的就是這一樹閃光的、盛開的藤蘿?;ǘ鋬阂淮ぶ淮?,一朵接著一朵,彼此推著擠著,好不活潑熱鬧!
“我在開花!”它們在笑。
“我在開花!”它們?nèi)氯隆?/p>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開、下面的待放。顏色便上淺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來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開的花像是一個張滿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帶著尖底的艙,船艙鼓鼓的;又像一個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綻開似的。
作家停下腳步欣賞美麗的紫藤蘿,它們像孩子在嬉戲,在歡笑,在嚷嚷。美麗的畫面,美麗的細節(jié),成了描寫紫藤蘿的經(jīng)典。我們也需要在關(guān)鍵處停下腳步,描繪出應該呈現(xiàn)的內(nèi)容。
請同學們看下面的文章:
豆腐西施
王秋珍
老街腰部站著一棵榕樹。樹冠呈饅頭形,葉茂蔽天,老街的人喜歡來這兒聚聚。
其實,大伙不僅僅奔著榕樹而來。榕樹邊就是豆腐攤,有一家賣主是西西,長得水靈水靈。那皮膚,像雞蛋剛剝了殼,像能掐出水的豆腐。那手指,簡直就是一棵棵的小蔥,看一眼,就知道有多滑嫩。
莫非,是豆腐滋潤了她?
其實,西西的工作蠻辛苦的。
頭一晚,西西將一顆顆黃豆挑揀清洗再浸到桶里。大清早,當大伙還在夢鄉(xiāng)里的時候,西西就起來磨豆。
西西家的小院里,長年放著一個石磨,一塊石頭壓在另一塊石頭上,上為磨盤,下為磨底。磨盤上有洞穿的一孔,磨底有螺旋的石紋。石磨上,綁著一根光滑得發(fā)亮的榆木磨桿。人家是一人添豆一人推磨,西西卻能自己添自己推。浸泡過的黃豆一點點進入磨眼,隨著磨盤與磨底發(fā)出的吱吱聲,豆香像長了腿一樣四處奔跑。
豆磨好了,西西再把大半鍋的水燒開,將豆?jié){全倒入水中燒沸。接著,西西支好豆腐架,放上淘籮,將一塊方形的粗紗布,也就是豆腐服,拋在淘籮上,形成一個大網(wǎng)兜。西西將熬好的豆?jié){一瓢一瓢倒入豆腐服中。伴著嘩嘩的聲音,豆腐服下是純豆腐,里面就是豆腐渣了。為使它煉得徹底些,西西用夾板夾住豆腐渣,將殘留的豆?jié){擠凈。
俗話說:“一物降 一物,鹵水點豆 腐?!秉c鹵是關(guān)鍵的一環(huán)。鹵水少了,豆腐太嫩,結(jié)不成豆腐花;鹵水多了,豆腐太老、太硬。西西將純豆?jié){倒入鍋中,加熱之后,就拿銅瓢點鹽鹵。西西一點點地加鹵水,就像在蒸蛋上用調(diào)羹慢慢地加醬油。那專注又帶點專業(yè)的神情,儼然一幅美麗的版畫。慢慢地,豆?jié){結(jié)塊了,像云,似雪,如花。水越來越清,豆腐花越聚越多。氤氳在豆腐花的霧氣里,西西像電影里的西施一樣,臉上泛著羊脂玉的光澤。
最后,西西開始壓豆腐。西西將木框擺好,將豆腐服放在木框中,將豆腐花一瓢瓢舀到木框里。舀完了,就將豆腐服的四角翻過來,將豆腐花包住,上面壓上砧板、缽頭過上幾分鐘。
西西一天只能做一框豆腐。
老是有男子沖著西西說:“豆腐西施,瞧你那白臉蛋,是豆腐做的嗎?”每次,西西都懶得搭理。于是,就有人不高興了。一天,小三黑拿起一塊豆腐說,這豆腐長成啥疙瘩了???還要臭美!話里有話。西西只當沒聽見。
不過,有好事者拿來了不遠處小蘇豆腐攤的豆腐。不比不知道,一比還真有差異。你看人家小蘇的豆腐,光滑、白嫩,西西的豆腐呢,表面粗糙,白里帶點黃。
小三黑總結(jié)道,可憐我們被蒙了這么久。
沒過多久,榕樹下聚的人少了。那個長著一臉雀斑的小蘇咧著大嘴巴,開心得雀斑都要飛起來了。
西西不疾不徐,一臉榕樹般的隨和。風吹過,一旁的榕樹發(fā)出嘩嘩的聲響,不知在為誰唱贊歌。
日子一天天地過去,榕樹開花了。小小的花兒躲在小罐子似的花托內(nèi)。天氣越來越暖和了。某個午后,不知誰突然發(fā)現(xiàn),小蘇的豆腐攤歇業(yè)了。
正在大伙納悶時,小三黑出現(xiàn)了,他神神秘秘地說,你們知道嗎?小蘇的豆腐有問題她的豆腐里加了甲醛,做出來白白嫩嫩的還保鮮呢。吃了不僅嗜睡還影響視力。我呀,就是受害者。說完了,他又往榕樹方向掃了一眼,輕聲道,這回,我可算正義了一回。
此后的每一天,西西的豆腐總是早早就斷貨了。有人建議她再做一框,她笑而不語??赡敲佳鄯置髟谡f,人生就像做豆腐,認認真真才是真。
豆腐西施西西如何推磨、添豆,如何熬豆?jié){,如何點鹵、壓豆腐,本文寫得相當細致,這么鋪陳,一來給文章增加了知識信息量,二來突出了主人公做豆腐的認真。假如這里不停下腳步,只寫西西做豆腐很認真,會削弱后文帶來的震撼力,無法達到應有的效果。寫文章也需要一張一弛,有時需要快一點的節(jié)奏推進情節(jié),有時需要舒緩的節(jié)奏,來點看似閑筆的細節(jié)描寫,使文字在一呼一吸中煥發(fā)生命的活力。
細節(jié)描寫切忌人云亦云,沒有個性。寫人要如見其人,寫景要如臨其境。金庸先生小說中的人物幾乎每一個都成為經(jīng)典。因為每一個都是獨特的“這一個”。我們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發(fā)現(xiàn)細節(jié),寫下細節(jié)。
北島曾說,我們生活在一個沒有細節(jié)的時代。他在大學里教散文寫作,讓大家寫寫童年,發(fā)現(xiàn)幾乎沒有一個學生會寫細節(jié)。每個人的童年都是差不多的,或者說是模糊的。這非??膳?。對生活的熱愛是通過細節(jié)表現(xiàn)出來的。你筆下的“這一個”才是彌足珍貴的。我們來看這段文字:
外婆家的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里面盛滿了清澈的水,我喜歡把手無力地搭在水面上,享受那種若有若無的漂浮的感覺。水缸和那時的我一般高,我想要玩水了,就搬一條凳子過來,踩在上面把手伸進水里。要是被外婆看見了,就會把我抱下來,說:“那是外婆用來洗菜的水呀,你怎么能弄臟呢?”我就笑著,把臉埋進外婆那條帶著蔬菜清香的圍裙里。那時小小的我,喜歡抬起頭看著外婆在那個石頭砌成的臺子上洗衣服,喜歡用手接住滴落下來的肥皂水,或是看著水順著石頭的紋路流到草地上。
(胡籍文《老屋情結(jié)》)
把手搭在水面上,享受漂浮的感覺;把臉埋進外婆帶著蔬菜清香的圍裙里;用手接住外婆洗衣服時滴落下來的肥皂水。這是多么獨特的細節(jié)呀,它就屬于作者胡籍文同學,這是她童年時的獨特體驗。你的童年有這類生動又有趣的細節(jié)嗎?寫下來,它就是屬于你的“這一個”。
美國新聞學家雷特狄克認為,在人們的心里,蘊藏著各種各樣的記憶,如果你能喚起他們心中的這些形象,你的描寫就具有了激動人心的力量。我們要寫出獨特的“這一個”,需要寫出人和物的神韻,要賦予描寫的對象生命感,寫出蘊含其間的精氣神,而不能只追求形似。請同學們看看陳穎同學的作文:
大紅門
淚,抹不去傷痛,卻挽留了最初的記憶。
——題記
天空,黑色在漸漸蔓延。昏黃的路燈下,昔日的喧鬧似乎早已不復存在,小雨稀稀落落。窗戶雖關(guān)著,我卻分明感受到了絲絲涼意。依舊是古城肖像,卻找不到昔日的溫暖。淚,劃破黑夜的痕跡,記憶,卻依然清晰。
在如此寂靜的夜里,我在思念著你。
記憶里,你蹣跚的背影依舊清晰,你的話語不多,可你的笑容卻訴說了許多,愉快,悲傷,寂寞,時光似乎被拉長了,回憶漸漸被它抹去了棱角。你慈祥的微笑還是暖在我的心里??僧斘以俅温接晗?,卻沒有了往日的愉快。
也許再次漫步田野,我還可以尋找到你的身軀所在——那個小墳包。但是,它已快被時光漸漸遺忘。外婆,你是否還記得我,記得我們在一起的時光?還有那熟悉的大紅門。
小時候,你掌心的溫度是我最留戀的,你大大的手掌握住我小小的手掌,我就好似有了生命的依賴。還記得那舊得已經(jīng)掉漆了的紅門嗎?它不引人注目,卻讓我的童年十分快樂。還記得那只大大的花斑狗嗎?趴在紅門前的那只大狗,還有那槐花的芳香,也許你都不記得了,也許你已經(jīng)釋然了。
我最喜歡你拉著我的手,帶我去紅門。
這是一個不引人注目的地方,但對那時的我來說卻是兒時的樂園,因為門一打開便是熱鬧的集市。我常常拉著外婆去集市上玩。買一串珠珠兒,嚼兩顆麥芽糖,拿著糖水棒冰,帶著愉快的笑聲回家。不知道為什么,紅門前總是臥著一只大狗,懶懶地趴著,似乎永遠都不會起來。每次路過我都會遠遠地躲著。外婆說,不用害怕,狗也有自己想守護的東西呢!
“那外公呢?他會不會有自己想守護的東西呢?”我問道。外婆的鼻子紅了,沒有說話。過了好一會兒才說:“每一個人都有自己想守護的東西?。∥覀兗曳f穎想守護什么呢?”我只是一個勁兒地傻笑,不說一句話。
后來我去了另一個城市,對這里的事情一無所知。
直到外婆,你去世。我又去了紅門。
紅門已經(jīng)不見了,據(jù)說已經(jīng)被拆掉了,留下了記憶殘缺的碎片。那只狗也不見了,據(jù)說被城管打死了,守護再也不存在。
我分明感到,我的眼角濕了。我的記憶也被打濕了。
作者擷取紅門這個地方,來回憶和外婆相處的點滴。作者小小的手掌被外婆大大的手掌握著,買一串珠珠兒,嚼兩顆麥芽糖,拿著糖水棒冰,帶著愉快的笑聲回家。那只趴在紅門前的大狗也是文章很成功的細節(jié)。作者還讓狗有呼有應,使文字和情感都得到了妥妥的照應。作者的思緒和感情走在逝去的時光里,走在如今已經(jīng)拆掉的紅門里,讀來讓人有種淡淡的憂傷。這篇文章是陳穎同學七年級時的作文,我們感覺到了她文字的凝重和細節(jié)的出彩。
綜上所述,只要同學們在細節(jié)方面下足工夫,就能給看起來平凡的素材寫出動人的一面。當然,注重細節(jié)描寫,并非把拉拉雜雜的任何人、事和物都往細節(jié)里寫,也不是搬用修辭堆砌辭藻,更不是為了湊字數(shù)讓文章冗長。所有的細節(jié)描寫都必須為主題服務。任何無益于表現(xiàn)主題的旁逸斜出的描寫,不管多么優(yōu)美,多么細膩,都應該果斷舍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