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娟
(遵義市播州區(qū)人民醫(yī)院呼吸內(nèi)科,貴州 遵義 5631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呼吸內(nèi)科常見疾病,具有高致病率、高致死率的臨床特征。研究證實,COPD在不同地區(qū)的病死率同該地區(qū)吸煙人群數(shù)量相關[1],并且吸煙是COPD最重要的獨立危險因素。本研究旨在觀察在藥物治療期間對COPD患者實施戒煙干預后,患者吸煙數(shù)量及肺功能改善效果,具體報告如下。
以2014-05—2016-01間遵義市播州區(qū)人民醫(yī)院呼吸內(nèi)科收治的124例穩(wěn)定期男性COPD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所選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斷、處理和預防全球策略(2011年修訂版)》[2]中有關穩(wěn)定期COPD的臨床診斷標準;(2)所選患者均吸煙,且來我院就診時仍未戒煙,煙齡均在10年以上。排除標準:(1)重度COPD患者;(2)合并肺結核、支氣管哮喘或呼吸系統(tǒng)惡性腫瘤等其他呼吸系統(tǒng)疾病患者;(3)對受試藥物過敏者。本次研究試驗方案通過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并與所選患者或健康受試者簽署知情同意書。124例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均分兩組,兩組患者年齡、煙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1.2.1 藥物治療:兩組患者均給予吸氧、止咳化痰、抗感染、解痙平喘以及擴張支氣管等常規(guī)治療措施,均給予沙美特羅替卡松粉吸入劑(商品名:舒利迭,廠商:Glaxo Operation UK Limited(英國),進口藥品注冊標準:H20090242,規(guī)格:每吸含50 μg沙美特羅/500 μg丙酸氟替卡松),1吸/次,2次/d,吸畢后以溫熱清水漱口,連續(xù)用藥6個月。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
1.2.2 戒煙干預:對照組:醫(yī)護人員對該組62例患者僅通過醫(yī)囑提示戒煙有利于COPD癥狀控制等常規(guī)宣教內(nèi)容,不施行其他特殊干預措施。試驗組:對該組患者實施全程戒煙干預,包括發(fā)放戒煙宣傳材料、戒煙策略、戒煙的收益、定期組織吸煙警示教育、明確吸煙對于COPD的嚴重危害、戒煙癥狀控制等宣教措施,每2周采用電話、微信、QQ等平臺進行跟蹤隨訪,及時掌握患者病情進展及吸煙控制情況,對于戒煙困難但又有強烈戒煙欲望患者,可給予尼古丁貼片輔助戒煙,對于COPD癥狀控制較差同時無戒煙欲望患者可實施定期動機性訪談。
1.2.3 觀察指標:分別在第一次來院就診時收集患者基線資料,包括年齡、煙齡、每日吸煙數(shù)量、病程,并行肺功能檢測并記錄結果,治療6個月后再調(diào)查患者每日吸煙數(shù)量及復查肺功能。
試驗組患者經(jīng)戒煙干預及有效治療后吸煙患者數(shù)量呈下降趨勢,其中,每日吸煙數(shù)量在11根以上患者比例較治療前明顯下降(χ2=17.479,P<0.01),對照組患者在治療前后每日吸煙數(shù)量無明顯變化(χ2=1.580,P>0.05),試驗組戒煙率(79.03%)明顯高于對照組(6.45%)(χ2=26.521,P<0.01),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每日吸煙數(shù)量
兩組患者治療前的FEV1(t=0.269,P>0.05)、FEV1/FVC(t=0.120,P>0.05),經(jīng)治療后試驗組患者FEV1(t=2.562,P<0.05)、FEV1/FVC(t=3.599,P<0.01)兩項指標明顯更高于對照組,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相關指標
目前,臨床對于COPD的病因及確切的發(fā)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但國內(nèi)外大量研究證實,吸煙、呼吸道感染、粉塵以及有害氣體等均是COPD發(fā)病的易感因素,其中吸煙被認為是COPD發(fā)病及病情進展最重要的環(huán)境因素[3],黃美健等[4]的統(tǒng)計結果表明,約1/5的吸煙者患COPD,同時約90%的COPD患者有吸煙史,筆者通過查閱文獻資料及結合臨床工作經(jīng)驗認為,吸煙導致COPD發(fā)病或病情加重的主要機制可有以下幾點:(1)煙霧可損失呼吸道內(nèi)組織細胞,導致白細胞介素-2(IL-2)、IL-8、腫瘤壞死因子-α、中性粒細胞等多種炎性介質(zhì)釋放[5-7],引起肺局部異常炎性反應;(3)煙霧誘導中性粒細胞彈性蛋白酶的大量釋放,破壞肺組織彈力纖維;(4)煙霧導致呼吸道黏膜纖毛運動障礙,降低呼吸道清除能力,增加感染幾率;(5)COPD患者多有10年以上的吸煙史,使肺組織長期暴露于煙霧,對肺部的損傷作用不斷累積 ,引起慢性炎癥,最終導致不可逆性氣流受限[8]。因此,對于吸煙的COPD患者,僅憑傳統(tǒng)的抗感染、擴張支氣管等治療措施不會有顯著效果,排除吸煙這一危險因素是預防及控制COPD癥狀的最重要手段。本研究對62例有吸煙史的穩(wěn)定期男性COPD患者給予常規(guī)處置措施和藥物治療及沙美特羅替卡松粉吸入劑,并在治療期間施行全程戒煙干預,在治療6個月后,患者戒煙率明顯提高(P<0.01),同時其FEV1、FEV1/FVC兩項肺功能指標較未施行戒煙干預的對照組改善幅度更明顯(P<0.01)。因此,我們認為:盡早戒煙是預防COPD的重要措施,對于吸煙的COPD患者,在常規(guī)藥物治療基礎上早期施行戒煙干預有利于患者COPD癥狀控制及肺功能改善,對于提高患者活動能力及改善生活質(zhì)量均有重要意義。
[1] 王少飛,張慶.戒煙對COPD患者臨床癥狀和肺功能的影響[J].承德醫(yī)學院 學報,2013, 30(1):15-17.
[2] 蔡柏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斷、處理和預防全球策略(2011年修訂版)解讀[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2,35(4):249-256.
[3] 姜云飛,鮑文華,畢紅霞,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誘導痰與外周血 IL-13表達的研究[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5(12):1741-1743.
[4] 黃美健,朱成圣,梁斌,等.吸煙對COPD患者外周血內(nèi)皮祖細胞功能影響的研究[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5,13(6):946-948.
[5] 陳菁,徐清,楊碩,等.吸煙對COPD患者穩(wěn)定期T細胞功能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2011,31(10):1736-1737.
[6] 高文,徐永健,劉先勝.吸煙患COPD者與吸煙不患COPD者肺組織中白介素-18表達的研究[J].中國組織化學與細胞化學雜志,2010,19(2):124-130.
[7] 雒志明,馬麗娜,聶秀紅,等.吸煙對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響[J].臨床肺科雜志,2011,16(8):1250-1251.
[8] 徐鑫.農(nóng)村中老年吸煙人群COPD發(fā)病危險因素分析[J].實用預防醫(yī)學,2014,21(3):37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