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楠
(河南省三門峽市中心醫(yī)院神經外科 三門峽 472000)
綜合護理干預對重度顱腦損傷患者行顱內血腫微創(chuàng)清除術后意識恢復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李星楠
(河南省三門峽市中心醫(yī)院神經外科 三門峽 472000)
目的:分析綜合護理干預對重度顱腦損傷患者行顱內血腫微創(chuàng)清除術后意識恢復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選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重度顱腦損傷患者68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34例。對照組施行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施行綜合護理干預。統(tǒng)計對比兩組意識恢復情況(MMSE評分)、生活質量(QOL量表)評分。結果:護理后研究組MMSE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研究組物質功能、心理功能、日常生活及社會功能等項目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綜合護理干預可有效促進重度顱腦損傷患者行顱內血腫微創(chuàng)清除術后意識恢復,提高其生活質量。
顱腦損傷;綜合護理干預;生活質量
顱腦損傷主要是由于暴力作用頭顱引發(fā)損傷,多伴有意識障礙、頭痛嘔吐等癥狀,且根據(jù)病情程度可分為輕、中、重、特重四種類型。其中重度顱腦損傷多表現(xiàn)為昏迷時間長、意識障礙逐漸加重、有明顯神經系統(tǒng)陽性體征[1]。手術作為治療重度顱腦損傷的首選方案,雖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呼吸困難及生命體征,但術后多數(shù)患者易出現(xiàn)意識障礙或肺部感染等并發(fā)癥,使其生活質量下降[2]。故術后給予重度顱腦損傷患者優(yōu)質護理極為重要。本研究選取68例重度顱腦損傷患者,分組分析綜合護理干預對重度顱腦損傷患者行顱內血腫微創(chuàng)清除術后意識恢復及生活質量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重度顱腦損傷患者68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34例。對照組男20例,女14例,年齡18~62歲,平均年齡(40.81±17.30)歲;研究組男22例,女12例,年齡20~65歲,平均年齡(39.50±17.33)歲。對比兩組性別及年齡等基線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1)納入標準:均經MRI、頭顱CT檢查診斷為重度顱腦損傷;知情同意本研究;(2)排除標準:伴有精神障礙者;伴有心肝腎等重要臟器疾病者。
1.3 方法術后兩組均予以抗感染、吸氧及控制顱內壓等基礎治療。對照組施行病情觀察及生命體征監(jiān)測等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施行綜合護理干預:(1)根據(jù)重度顱腦損傷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制定相關理論和實踐技能培訓計劃,加強護理人員知識與技能培訓,包括術后臥位指導、吸痰技巧、測量氣囊壓力及其飲食、康復與功能鍛煉指導,實施親情護理和呼喚式護理。(2)初期通過音樂、圖片、語言等方式刺激患者軀體知覺,提高其軀體感知功能及覺醒能力;中期加強訓練患者注意力及記憶力;后期加強患者適應能力與獨立能力,進一步強化中期功能訓練。(3)術后應積極與其進行交流溝通,同時注意說話態(tài)度及語氣,幫助其緩解內心負性情緒同時建立良好護患關系,有利于其積極主動配合治療,減少住院時間。(4)初期使其肢體及關節(jié)為功能位,主要進行被動運動康復訓練,包括膝部伸展、手部關節(jié)伸展及拇指對掌等,可有效防止關節(jié)肌肉痙攣;患者病情穩(wěn)定后以主動活動訓練為主,包括上下樓梯、上下床等。
1.4 觀察指標(1)以簡易精神狀態(tài)量表(MMSE)評估護理前后兩組意識恢復情況,分數(shù)越高表明其意識恢復情況越好;(2)以生活質量量表(QOL)評估護理前后兩組生活質量,分數(shù)越高表明生活質量越高。
1.5 統(tǒng)計學分析通過SPSS20.0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以(±s)表示計量資料,配對t檢驗,以例/%表示計數(shù)資料,配對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MMSE評分對比護理前兩組MMSE評分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研究組MMSE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MMSE評分對比(分,±s)
表1 兩組MMSE評分對比(分,±s)
組別n護理前護理后研究組對照組34 34 tP 21.95±4.09 22.43±4.16 0.480>0.05 27.56±1.54 24.04±2.44 7.114<0.05
2.2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對比護理前兩組生活質量評分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研究組物質功能、心理功能、日常生活及社會功能等項目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對比(分,±s)
表2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對比(分,±s)
組別n時間物質功能心理功能日常生活社會功能研究組對照組34 34護理前tP研究組對照組34 34護理后tP 21.26±3.65 21.24±3.46 0.023>0.05 29.03±4.19 26.61±4.33 2.342<0.05 19.43±3.43 20.03±3.27 0.738>0.05 28.83±4.76 25.66±4.61 2.789<0.05 28.55±4.53 30.27±4.77 1.525>0.05 43.28±5.14 38.91±5.06 3.533<0.05 20.27±3.43 20.15±4.22 0.129>0.05 26.82±4.58 23.01±4.63 3.411<0.05
顱腦損傷作為神經外科多見疾病,其致病因素多為交通事故、高處墜落等,具有較高死亡率及致殘率。既往臨床多重視搶救患者生命,忽略其功能康復,導致術后多數(shù)患者存在并發(fā)癥問題,嚴重影響其預后。研究學者認為,予以顱腦損傷患者護理康復訓練,有利于促使其部分神經元再生,重建神經代償功能和運動反射,可最大限度改善其肢體功能及生活質量[3]。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護理要求質量不斷提高,常規(guī)護理模式已逐漸被摒棄。蔡真理等[4]研究指出,予以顱腦損傷患者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可有效促進其肢體及神經功能恢復,降低致殘率,提高其生活質量。曹麗芬等[5]研究表明,予以重癥顱腦損傷患者綜合護理干預,能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研究組MMSE評分高于對照組,且物質功能、心理功能、日常生活及社會功能等項目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表示綜合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重度顱腦損傷患者行顱內血腫清除術后意識恢復情況,提高其生活質量水平。主要原因在于綜合性護理措施可分別于病情恢復初期、中期、后期等不同階段施行不同意識訓練方法,提高患者意識,同時加強其獨立生活及適應能力。此外,綜合性也注重心理護理及肢體功能訓練,使其心理至生理得到全面改善,進而提高其生活質量水平。綜上所述,綜合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重度顱腦損傷患者行顱內血腫微創(chuàng)清除術后意識恢復情況,提高其生活質量。
[1]張淑新.重型顱腦損傷患者術后偏癱行康復護理的價值[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4,23(31):3518-3519
[2]唐玉新.早期護理干預對預防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并發(fā)肺部感染的臨床觀察[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4,18(18):40-42
[3]佘會英,閆保良.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顱腦損傷患者神經功能障礙恢復的作用[J].河北醫(yī)藥,2015,37(16):2529-2531
[4]蔡真理,鄢瓊,裴靜波.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創(chuàng)傷性顱腦損傷患者神經、肢體運動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4,11(20): 127-130
[5]曹麗芬,吳海峰,朱淑萍,等.綜合護理干預在重癥顱腦損傷腸內營養(yǎng)患者的應用[J].江蘇醫(yī)藥,2016,42(13):1469-1471
R473.6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3.092
2017-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