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忠平
【摘要】本文論述了“我快樂、我做主”班級管理方式的探索與實踐。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采取“我快樂、我做主”的班級管理方式,在班級建立崗位負責制度,讓學生民主共擬班規(guī),自我評價、自我監(jiān)督,自主參與班級活動,讓學生在快樂中成長,培養(yǎng)學生自主管理能力。
【關鍵詞】班級管理 快樂 自主 管理方式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4A-0066-02
教育家維果茨基曾提出:“教育應該是這樣來組織的——不是有人來教育學生,而是學生自己來教育自己。”可見,學生應該是教育活動的主體。用這一教學理念去指導小學班級管理活動,就應該在小學班級采取自主管理的管理模式,讓學生在自主管理的過程中感覺快樂?!白灾鳌迸c“快樂”,這也是素質(zhì)教育對小學教育提出的目標。根據(jù)維果茨基的教育理念和素質(zhì)教育的精神,筆者提出在小學班級管理中實行“我快樂、我自主”的班級管理方式,讓班級成為學生獨立發(fā)展、自主成長的樂園。這對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民主意識培養(yǎng)、能力鍛煉等都大有裨益。
一、全員參與,崗位負責
“我快樂、我做主”的班級管理方式,最終目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學生不僅是班級管理活動的對象,也是開展班級管理活動的主體。學生參加班級管理活動,成為班級的主人,自然就會產(chǎn)生一種強烈的班級責任感,積極參與班級事務,為班級活動而努力。實施“我快樂、我做主”的班級管理方式,就是提倡全員參與班級事務管理。
為了鼓勵全班學生都參與班級事務管理,班主任應建立崗位負責的管理制度。具體來說,就是設置多個管理崗位,讓每一名學生擔任相應的職位。學生在承擔崗位職責的過程中,能培養(yǎng)責任心,鍛煉能力,體會當班級主人翁的快樂。班主任可以在班級里設立“小班主任”、學習委員、紀律委員、勞動委員、組織委員、體育委員、宣傳委員、文體委員、小組長等九個崗位,然后根據(jù)學生的學號,讓學生輪流擔任管理崗位。如這一周是學號為1的同學擔任“小班主任”,學號為2的同學擔任學習委員,學號為3的同學擔任勞動委員……一直填滿九個崗位為止。然后下一周是學號為2的同學擔任“小班主任”,學號3的同學擔任學習委員……就這樣循環(huán),讓每一名學生都能擔任不同的職位,承擔不同的職責,發(fā)展組織管理能力。
在崗位負責的管理制度中,班主任也可以實施搭檔制度。如“小班主任”、學習委員、勞動委員等工作崗位,可以采取男女搭檔、自愿搭檔或者以學號的形式來搭檔等形式。一對搭檔可以通過討論的方式,確定具體職責分工。如一位搭檔承擔上午的工作,另一位搭檔承擔下午的工作。學生搭檔管理班級事務,工作更為得心應手,在快樂自主的氛圍中,學生的合作能力與工作能力得到培養(yǎng)。
二、集思廣益,共擬班規(guī)
“我快樂、我自主”班級管理方式的實施,也體現(xiàn)在集思廣益、民主制定班規(guī)方面。班主任組織全班學生一道制定班規(guī),能活躍學生的思維,給予學生表達觀點的權利和空間,發(fā)展學生的個性,達成素質(zhì)教育的目標。
為了體現(xiàn)集思廣益、民主制定班規(guī)的原則,教師可以在開學之初,以建設文明班級為契機,讓學生根據(jù)《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小學生守則》等規(guī)則,以班會的形式討論班規(guī)的具體制定。在討論的過程中,班主任應該激勵每一名學生都積極參與。在廣泛聽取學生意見的基礎上,達成對具體班規(guī)內(nèi)容的共識。這樣才能建立符合學生意愿、體現(xiàn)班級實際情況、人性化的班規(guī)。之后,班主任就把建立在學生討論基礎上的班規(guī)張貼在教室的墻壁上。如學習常規(guī)、食堂紀律、文明禮儀等內(nèi)容,都統(tǒng)一張貼在墻壁上,使班規(guī)成為學生共同的價值追求目標。然后每天都有班干對學生執(zhí)行班級公約情況進行一個小總結,使學生都能夠自覺遵守班規(guī)。民主制定班規(guī)能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讓學生體會到班級管理的自主和快樂。
三、自我評價,自我監(jiān)督
評價與監(jiān)督也是班級自主管理的重要內(nèi)容。完善的評價、監(jiān)督機制,能讓學生反思班級管理規(guī)章的正確與否,擔任班級崗位是否履行職責,班干管理活動是否合理,等等。
“我自主、我快樂”班級管理方式下推行自我評價與自我監(jiān)督機制,需要建立一個可以量化的評分標準,根據(jù)這標準評判學生的日常管理活動。在“小班主任”工作情況的評判上,可以制定可量化的評分標準,如檢查其他班干管理活動、總結同學們在學習上的情況、制定本周班上活動計劃等。做得好的,記2分;一般的,記1分;不好的,記0分。而學習委員的評分標準,則應著重看他(她)能否很好地完成指導學困生學習、檢察同學是否完成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等方面。其他班干的管理職責內(nèi)容也依此類推。
在制定可量化的評價標準之后,班主任就要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與自我監(jiān)督。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依據(jù)評分制度與評分標準進行自我考核打分、小組其他成員考核打分、班干考核打分。通過打分,讓學生自我反思,衡量自己的行為是否合理。通過互相打分的形式,讓學生學會自我約束,將學生自我行為規(guī)范由他律向自律的方向轉變,從而實現(xiàn)建立“我自主、我快樂”評價監(jiān)督機制的目的。
“我快樂、我自主”的班級管理方式,需要教師采用表揚與批評糾正這兩個基本的評價手段。教師可以讓班上的學習委員公布小組里每個成員的考核分數(shù)。分數(shù)高的給予表揚;分數(shù)不足的,就提出改進意見。通過表揚與糾正的方式,促使學生不斷改進、完善,促進學生形成完善的人格。
四、班級活動,快樂自主
班級自主管理的重要內(nèi)容還包括自主開展班級活動。通過班級活動,學生能廣泛接觸社會、自然,達到認識社會、增長知識、拓展眼界、提高社交能力和培養(yǎng)高尚情操的目的。
“我快樂、我自主”的班級管理方式,需要教師設計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形式。如可以設計蘊含教育意義的社會調(diào)查、主題班會、社會服務、參觀訪問、社會交往等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增強學生自身的思想認識,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品行。在發(fā)展學生智能方面,可以借助專題辯論、讀書交流、研究制作、觀察實驗等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和科學興趣。在發(fā)展學生體能方面,可以舉辦增強體力和運動水平的經(jīng)常性的戶外活動,如野營、旅行等,這樣能使學生感悟到其中的社會美、藝術美、自然美,增強創(chuàng)造美和鑒賞美的能力。教師也可以組織自我服務、公益勞動等活動,以提高學生的勞動技能,培養(yǎng)學生的勞動觀念。豐富的班級活動形式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特長,幫助學生發(fā)展個性。
為了提高學生參與班級活動的積極性,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設計班級活動。如可以讓學生自主設計“六一”兒童節(jié)系列活動、校運會、學校讀書節(jié)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等。教師可以放手讓學生自主設計活動方案,然后在班會課上表決通過。通過之后,安排學生分組準備,在活動開展之后,進行小組總結反思。通過一次次班級活動的鍛煉,讓學生的組織能力獲得鍛煉,激發(fā)學生參與班級事務的積極性。
學生不僅是學習活動的主體,也是班級管理活動的主體。采取“我快樂、我自主”的班級管理方式,能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積極性,營造快樂、溫馨、團結向上的班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