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教育并不是要把童心“教”給學生,而是要尊重和認可學生原本就有的寶貴的童心,幫助他們更好地成長。
提到童心教育,人們總是能夠想到首都師范大學附屬小學。這是一所底蘊深厚的學校,1957年建校,歷經(jīng)幾次合并遷址,風風雨雨走過60個年頭;這又是一所充滿朝氣的學校,自2008年提出童心教育以來發(fā)展迅猛,目前首師大附小與首師大附屬玉泉學校成為一體化管理的教育集團,擁有3個校址、200余名教師、近4,000名學生。
如果說是附小孕育了童心教育,那么童心教育就是促使學校實現(xiàn)超常規(guī)發(fā)展的關鍵所在?;仡櫷慕逃哌^的歷程,從誕生至今,變化的是日漸豐盈的辦學成果,不變的是“讓孩子享受快樂童年”的初心。大家耳熟能詳?shù)摹奥收?、關愛、求索”,已經(jīng)不僅僅是童心教育核心價值觀的體現(xiàn),更是貫穿人生命成長歷程的一種態(tài)度。作為教育工作者,必須要有純真的目標與追求,必須要讓教育回歸釋放人自由心靈的原點。所以,學校堅持主張走出成人中心主義,從兒童立場看待兒童的教育,提出童心教育的理念。童心教育并不是要把童心“教”給學生,而是要尊重和認可學生原本就有的寶貴的童心,幫助他們更好地成長。
一、涵養(yǎng)童心,建立童心課程體系
我們深知,童心教育理念不是高高在上的空中樓閣,而是幫助學生通向理想王國的階梯,要想真正讓每個孩子受益,必須依托與學生密切相關的課程來實施。我們著力打造一個有生命力的童心課程體系,力求在課程建設中不斷滿足兒童對未知世界的渴望。
童心校本課程讓學生體驗到學校是有趣的、自由的,它包括德育課程和學科課程兩大類。
德育課程包括童心五品質課程、一年級百天苗圃課程和六年級畢業(yè)課程。童心五品質課程是一門兒童哲學思維的課程,其核心目標是將尊嚴、活力、自我管理、集體感和意識五種童心品質的培養(yǎng)貫穿于兒童的成長之中,把兒童培養(yǎng)成為具有正確的價值觀、多角度思考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及迎接社會挑戰(zhàn)的學習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的人。一年級百天苗圃課程是針對剛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而開發(fā)的,為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學校關注幼小銜接,關注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合力,幫助學前兒童適應小學生活,實現(xiàn)順利過渡。六年級畢業(yè)課程是為六年級的學生量身打造的,讓他們在畢業(yè)儀式中懂得感恩,實現(xiàn)從小學到初中的有效銜接。
學科課程關注學生各學科核心素養(yǎng)和關鍵學科能力的發(fā)展。學科實踐活動課程包括語文學科的戲劇課程、數(shù)學學科的數(shù)學游戲(數(shù)獨和圖形)課程、英語學科的走進英語國家課程、音樂學科的合唱課程、體育學科的籃球課程、美術學科的童心美術創(chuàng)意課程(紙藝、陶藝、flash動畫)、科學學科的趣味實驗課程、品德學科的品德體驗活動課程、信息學科的童心之美全球show課程。
課程建設是一所學校區(qū)別于其他學校的核心競爭力,是教育不斷走向深入、走向人本的途徑,是將教育理念轉化為實踐的直觀呈現(xiàn)。我們的童心課程體系認同學生在課程發(fā)展中的主體地位,以強化學生學習的內在動機為切入點設計課程框架,突出對教材的二度開發(fā)與使用,使學生能夠在學校中學會豐富的、具有挑戰(zhàn)性的知識與技能;同時,從學生自我成長意義的生成開始,我們加強課程發(fā)展過程中師生學習共同體的建設,充分體現(xiàn)了以生為本的童心教育理念。
二、觀照童心,以培訓促教師成長
我們關愛每一名教師,不斷讓其獲得職業(yè)幸福感和成就感。我校以“內外共培、師徒共進、童心共育”為主題,奠定校本文化的基礎。內外共培,強調與專業(yè)團體、大專院校等教師培訓機構形成戰(zhàn)略合作關系,致力于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方面的培訓;師徒共進,主要通過教師伙伴關系的確立,實現(xiàn)教學相長;童心共育,則是教師參加培訓的終極價值所在。學校培訓文化的宗旨是:尊重教師—服務教師—評價教師,即組織教師愿意參加的培訓、在培訓的過程中給予熱情的幫助、形成有效的評價機制(團隊考核和個人自評結合)。
2013年我校啟動了師帶徒“一起成長”項目,主要針對的是28歲以下剛入職或者是教學時間較短的青年教師;我們堅持開展“拜大師為師”“拜名師為師”“校內培訓師”活動,針對的是教學經(jīng)驗豐富的優(yōu)秀教師;我們啟動“100小時專業(yè)培訓”項目,針對全體教師,每年安排不少于100小時的培訓,讓每一位教師通過這100小時的歷練都能夠達到優(yōu)秀;我們實施啟動校區(qū)“小伙伴分享、共同成長”項目,在培訓中,我們以問題為中心開展分享式的校本培訓,即先提問、再學習,以解決問題為目的,將上一周的問題確立為本周培訓的主題,培訓的過程即是解決問題的過程;我們堅持“專家跟進”項目,簽訂大學專家“半日工作日協(xié)議”,首師大初等教育學院為各個學科安排了專家,每周進入校園聽評課,對教師的教學能力進行前期的診斷和課堂教學的指導。當教師和學生都能源源不斷地從童心教育中汲取生長的力量時,童心教育的真正意義也就發(fā)揮到了極致。
三、順應童心,讓活動點亮生命
童心教育關愛每一名學生的成長,致力于讓每一名孩子不斷獲得成長和成功的體驗。課上,通過前置學習、小組合作、真·美課堂實踐活動,讓每個孩子的思維和身體動起來,參與到課堂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課下,無論是體育活動、實踐活動、還是社團活動、興趣班,都能讓每個孩子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培養(yǎng)特長;大型活動中,班級合唱、運動會、童心挑戰(zhàn)賽、科技節(jié)、藝術節(jié),人人參與、人人精彩是我們不變的初衷;每學期末,童心評價體系讓孩子通過評價建立自信,發(fā)現(xiàn)多元的自己。
想實現(xiàn)“人人參與、人人獲得成功的體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愛心與智慧并行。如一年一度的運動會,我們一定要讓每一名學生都成為場上的選手。為實現(xiàn)這個有挑戰(zhàn)性的目標,我們?yōu)楦髂昙壍膶W生量身定制各種競賽項目,融專業(yè)賽事、趣味賽事、個人賽事、集體賽事于一體,讓每個孩子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項目,獲得屬于自己的榮譽。再如,學生喜歡的科技節(jié),我們采取以班級認領項目、學生自主承辦的方式,最大程度地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和主觀能動性,讓每個孩子在活動中都能鍛煉能力、獲得體驗。此外,新年音樂會、慶“六一”活動、非遺文化進校園等大型活動,也都積極鼓勵孩子們參與。當然,組織這樣的活動需要大量的人力協(xié)助,每當這時,都會有一大批家長成為童心校園里的志愿者,他們不僅配合學校做好各項工作,還出謀劃策,引進很多有益的教育資源,讓學生享受最優(yōu)質的教育體驗。
四、呵護童心,實行一體化管理
一體化的管理是學校集團化辦學的重要手段,能保證兩所學校、三個校區(qū)實現(xiàn)同步發(fā)展,保證童心教育在小學和初中階段連貫實施,讓孩子享有完整的童年。一體化管理并不是簡單的“統(tǒng)一”和“規(guī)范”,而是秉承科學嚴謹、客觀求實的態(tài)度,在尊重校區(qū)差異、地域差異、文化差異、社會資源差異等的基礎上,孕育出各具特色的童心文化。
隨著國家深化基礎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不斷推進,我們的教育也經(jīng)歷著重大的變革。我們在對小學六年的教育進行重新思考和定位后發(fā)現(xiàn):孩子的童年應是人生中一個連貫的周期,是一個不可割裂的整體,是人生中最為重要且不可逆的重要階段。我們應當為孩子提供更加連貫的教育,讓孩子擁有更加完整、幸福的童年。
2015年,我們啟動了九年一貫教育的研究,進一步豐富童心教育理念的內涵。學校形成新的校訓:求索成習慣、真愛成自然、明德于思行、童心伴每天;提出了新的辦學目標:有特色的童心教育、高質量的初中教育、高水平的銜接教育;重新規(guī)劃了課程體系建設,各有側重又一脈相承。現(xiàn)在,學校已經(jīng)初具規(guī)模。面對未來,我們深知沒有退路,我們將堅定初心,繼續(xù)前行。
是童心讓我們不斷發(fā)現(xiàn),勇于挑戰(zhàn)不可能;是童心給了我們力量,在前行的路上走得更遠。
【宋繼東,首都師范大學附屬小學校長】
責任編輯︱李 敏
讀者熱線:010-62003990
欄目投稿信箱:zgdy_huat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