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花,即使再小也需要雨水的滋潤,肥土的養(yǎng)育,陽光的饋贈及綠葉的襯托,具備了這些,才顯得美麗動人;人生中,一個人若想有所發(fā)展,就離不開眾人對他的幫助與支持,離不開相互溝通,相互合作……在這個大千世界里上演的一段又一段故事,無不證明著合作的力量是無法估量的。
◆蜜獾(huān)和導蜜鳥
蜜獾和導蜜鳥是一對好伙伴,它們相互合作,共同搗毀蜂巢。野蜂常把巢筑在高高的樹上,蜜獾不容易找到它。待目光敏銳的導蜜鳥發(fā)現(xiàn)樹上的蜂巢后,便去尋找蜜獾。為了引起蜜獾的注意,導蜜鳥往往扇動著翅膀,做出一種特殊的動作,并發(fā)出“嗒嗒”的聲音;蜜獾得到信號后便匆匆趕來,爬上樹去,咬碎蜂巢,趕走野蜂,吃掉蜂蜜。導蜜鳥站在一旁,等蜜獾美餐一頓后,才去享用蜂房里的蜂蠟。
◆管仲和鮑叔牙
管仲家貧,自幼刻苦自學,通“詩”“書”,懂禮儀。他和摯友鮑叔牙分別是公子糾和公子小白的師傅。齊襄公十二年(前686年),齊國動亂,公孫無知殺死齊襄王,自立為君。一年后,公孫無知又被殺,齊國一時無君。逃亡在外的公子糾和公子小白都力爭盡快趕回國內(nèi)奪取君位。管仲為使公子糾當上國君,埋伏中途欲射殺公子小白,箭射在公子小白的銅制衣帶鉤上。公子小白裝死,在鮑叔牙的協(xié)助下?lián)屜然貒?,登上君位。他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齊桓公?;腹次?,設(shè)法殺死公子糾,也準備殺死射了自己一箭的仇敵管仲。鮑叔牙極力勸阻,指出管仲乃天下奇才,要桓公為齊國強盛著想?;腹邮芰私ㄗh,接管仲回國,不久即拜為相,主持政事。管仲這才得以施展全部才華。
◆合作與否的不同結(jié)局
從前,有兩個饑餓的人得到了一位長者的恩賜:一根魚竿和一簍鮮魚。其中,一個人要了一簍魚,另一個人要了一根魚竿,然后分道揚鑣了。得到魚的人在原地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魚湯,他狼吞虎咽,還沒有品出魚肉香,轉(zhuǎn)瞬間,連魚帶湯就被他吃了個精光,不久后便餓死在空空的魚簍旁。另一個人則提著魚竿繼續(xù)忍饑挨餓,艱難地向海邊走去,可當他看到不遠處那片蔚藍色的海洋時,最后一點力氣也使完了,只能眼巴巴地帶著無盡的遺憾離開人間。
又有兩個饑餓的人,他們同樣得到了長者恩賜的一根魚竿和一簍魚??墒撬麄儾]有各奔東西,而是商定好共同去尋找大海。他倆每次只煮一條魚,經(jīng)過遙遠的跋涉,終于來到了海邊。從此,兩人開始了以捕魚為生的日子;幾年后,他們蓋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過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