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永軍+晉永芬
摘 要:茄子采用適宜砧木進行嫁接栽培,可以增強茄子抗土傳病害和根結線蟲的能力,克服了連作障礙,同時茄子砧木根系發(fā)達,吸水吸肥能力強,抗逆性好,從而顯著增加了茄子產(chǎn)量,這一方法深受廣大菜農(nóng)的歡迎。
關鍵詞:培育;嫁接;溫室
中圖分類號:S64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533029
筆者從2014年開始嘗試茄子插接育苗方法,經(jīng)過試驗,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與當前生產(chǎn)上采用的劈接法、貼接法和靠接法相比,插接法既有利于培育壯苗,增強防病效果,也提高了工效。
下面就北方日光溫室越冬茬茄子栽培中的插接育苗方法做一介紹。
1 砧木品種選擇
經(jīng)過幾年的對比試驗,托魯巴姆同時抗4種土傳病蟲害,根系發(fā)達,嫁接親和性好,嫁接后除具有極強的抗病蟲性外,還具有耐高溫、耐干旱和耐濕的特點,果實品質(zhì)極佳,總產(chǎn)量高,建議采用這一品種。
2 接穗品種選擇
京茄黑寶、碩源黑寶、超亮紫茄、布利塔長茄、愛麗舍長茄等品種都具有耐低溫弱光、連續(xù)坐果能力強、抗病耐病性能好等特點,可以做越冬茬栽培的接穗品種,可根據(jù)當?shù)氐南M習慣進行選擇。
3 育苗時間
6月上旬播種砧木托魯巴姆,7月上旬播種接穗。
4 種子處理與催芽
4.1 種子處理
播種前用少許酒精溶解赤霉素,再加水配制成500~600mg/L水溶液,常溫下浸泡砧木種子24h;接穗種子用0.2%的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溶液浸種1h,用清水洗凈并搓去種皮黏液,在25~30℃水中浸泡10h。
4.2 種子催芽
將浸泡好的種子用清水沖洗干凈后,用擰過的干凈濕毛巾包好,放在28~30℃的環(huán)境中催芽(可用恒溫催芽箱,也可以用電熱毯,方法是把地膜鋪在電熱毯上,把處理好的種子放在地膜中央,在包裹種子的毛巾上再蓋上地膜,為了保證通氣,在上方覆蓋的地膜上撕開幾個小口子,最后用棉衣將電熱毯蓋住,接通電源,將開關設置在低溫檔。這個方法與催芽箱的催芽效果基本相當。)每天翻動種子1~2次,當包裹種子的毛巾稍干時,用微型噴壺適當補水。砧木種子7~9d后即可發(fā)芽,接穗種子5d左右即可發(fā)芽。砧木或接穗種子有50%~60%露白時就要及時播種。每667m2用砧木種子15~20g,接穗用種子35~40g。
5 育苗前的準備
育苗場所選擇在沒有種植過茄果類蔬菜的溫室或拱棚中,育苗前對設施進行高溫消毒或藥物消毒。 高溫消毒是密閉設施7~10d,利用太陽光充分暴曬進行消毒;藥物消毒是封閉設施,用45%百菌清煙劑200~300g/667m2加30%敵敵畏煙劑200~300g/667m2,分布均勻,點燃后熏棚8~10h。消毒結束后,及時做好育苗床,搭設小拱棚。栽667m2茄子需育苗床面積15m2左右。為合理利用育苗場所,可以聯(lián)戶育苗。
6 播種方法和出苗前的管理
砧木種子播種在平底育苗盤中,接穗種子播種在128孔育苗穴盤中。育苗土采用商品育苗營養(yǎng)基質(zhì)。拌和育苗基質(zhì)的標準是手握成團,指縫水滴不落。
播種砧木時,將拌和好的育苗基質(zhì)輕輕裝在平底育苗盤上,刮平后5~6盤摞成一摞后輕壓,形成深0.5~0.6㎝的播種面,均勻撒播種子后蓋上基質(zhì)并刮平,每個平盤用種1.5g左右,播完后整齊擺放到育苗床上,用噴霧器及時噴水,噴到、噴透,然后覆蓋地膜;接穗播種時,將128孔穴盤裝滿基質(zhì)并刮平,10個摞成一摞,用力均勻下壓,使每個穴盤都形成深0.6~0.8㎝的播種穴,將發(fā)芽的種子進行點播,每穴1粒種子,播完覆蓋基質(zhì)并刮平,整齊擺放到育苗床上,用噴霧器噴水后覆蓋地膜。
出苗前,白天氣溫保持在28~30℃,夜間20~22℃。由于播種時間為6、7月份,正值高溫季節(jié),為防止高溫烤芽,白天育苗盤地溫接近28℃時,在小拱棚架上及時覆蓋雙層遮陽網(wǎng)或黑色地膜,進行遮陽降溫。
7 嫁接前的幼苗管理
當有50%~60%幼苗出土時,要及時撤去地膜,接穗白天溫度25~28℃,夜間15~18℃,砧木白天27~29℃,夜間18~20℃;齊苗后,每天仔細觀察幼苗和營養(yǎng)基質(zhì),發(fā)現(xiàn)缺水,需用噴霧器及時補水,在第1真葉展開時葉面噴施1次400~500倍的20:20:20水溶性平衡肥溶液。砧木幼苗長到2葉1心時及時分苗到50孔穴盤中,分苗前平盤要澆到水,分苗后用適宜濃度的生根液澆透,從分苗到緩苗,白天溫度30℃,夜間20℃,緩苗后根部澆施1次500倍平衡肥,并適當降低溫度,白天26~28℃,夜間16~18℃。
齊苗后,用3000倍95%惡霉靈對幼苗進行灌根處理,用愛綠士3000倍液加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混合液或25%噻蟲嗪水分散粒劑40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混合液噴霧防治病蟲害2~3次。
嫁接前5~7d,適當控制澆水,利于秧苗的木質(zhì)化進程。
8 插接法操作要點
8.1 嫁接適期
當砧木長到3葉1心到4片真葉,接穗長至2片真葉展開到2葉1心時為嫁接適期。
8.2 嫁接過程
嫁接前1d,用600倍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溶液對砧木和接穗進行1次仔細消毒。嫁接場所要遮蔭,相對濕度達到60%以上。嫁接時,先將1盤砧木苗在1~2片真葉以上部位水平剪斷,并去掉所留真葉處的腋芽,然后用直徑1.4~1.6mm、一端帶有斜面的鋼簽,從砧木苗真葉葉腋處按45~60 度角向對面斜插,以鋼簽不插破表皮為宜,形成一個3mm深的小孔,鋼簽暫時留在小孔內(nèi),選擇莖粗細與鋼簽相當?shù)慕铀朊纾酶蓛舻牡镀瑥慕铀胱尤~下方切去根系,再把接穗子葉下方的莖削成2.5mm長的楔形切口,迅速拔出鋼簽,把接穗切口斜面朝下插入砧木的小孔中直到小孔底部。
8.3 嫁接后的苗期管理
嫁接后的苗子要及時澆足水,迅速放入育苗床上的小拱棚中,育苗畦要提前澆足水并鋪上地膜,小拱棚的棚膜上覆蓋2層遮陽網(wǎng)或黑色地膜。嫁接后4d內(nèi)要完全遮蔭,全密閉小拱棚。白天溫度28~30℃,夜間20~22℃,相對濕度95%以上,即小拱棚的棚膜內(nèi)面均勻布滿水珠。此時也正值高溫季節(jié),如果小拱棚內(nèi)的溫度接近30℃,可在小拱棚的覆蓋物上噴灑冷水降溫。從第5天開始,早晚去掉遮蔭物,逐漸見光,并在小拱棚頂部進行扒縫放風,中午前再關閉風口,覆蓋遮蔭物,以后逐漸延長通風和見光時間,以接穗不萎蔫為原則。8~9d后嫁接苗基本愈合,可以轉入正常管理,此時用0.2%磷酸二氫鉀加銀法利600倍混合液對嫁接苗進行葉面噴霧,防止接穗葉片染病。
嫁接到移栽約需1個月左右的時間,要精心管理,勤觀察秧苗,防止缺水、脫肥和病蟲害的發(fā)生,及時去掉砧木長出的新芽,從而培育出健壯的嫁接苗,為茄子越冬茬栽培豐產(chǎn)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汪端華,楊建國.茄子砧木種子簡易催芽技術的研究[J].吉林蔬菜,2010(04).
[2]李宇虹,陳清.設施果類蔬菜土壤EC值動態(tài)及鹽害敏感性分析[J].中國蔬菜,2014(02).
[3]王永和,韋中,郁潔,徐陽春.適宜戈壁荒漠地區(qū)的番茄栽培基質(zhì)[J].江蘇農(nóng)業(yè)學報,2013(06).
作者簡介:史永軍(1962-),男,河北省樂亭縣人,大學本科,1987年6月畢業(yè)于內(nèi)蒙古農(nóng)牧學院農(nóng)學系,高級農(nóng)藝師,現(xiàn)任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東勝區(qū)農(nóng)業(yè)技術推廣中心蔬菜站站長,主要研究設施作物高產(chǎn)高效栽培和與之相關的植保工作;晉永芬(1970-),女,內(nèi)蒙古商都縣人,碩士研究生,高級農(nóng)藝師,現(xiàn)任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東勝區(qū)農(nóng)業(yè)技術推廣中心蔬菜站副站長,主要研究土壤與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