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偉?劉艷
摘 要:課外閱讀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至關重要,沒有大量的閱讀,想學好語文幾乎是不可能的。本文就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現(xiàn)狀、意義以及如何有效開展語文課外閱讀進行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有效策略;課外閱讀
一、小學生課外閱讀的現(xiàn)狀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但由于課堂時間有限,不可能把所有的閱讀時間都放在課堂上,教師要重視課外閱讀。當前小學生的閱讀現(xiàn)狀不理想,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沒有很好的閱讀氛圍,教師沒有合理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二是閱讀時間比較短,極少有學生能主動閱讀半小時以上。三是閱讀方法不佳,許多學生在教師的要求下進行閱讀,東翻翻,西看看,沒有閱讀目的,閱讀效率低下。四是學生不做閱讀筆記,沒有將精華或是體會記錄下來,沒有積累寫作素材的習慣。
二、開展課外閱讀的意義
1.閱讀對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
古人有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許多教育家和文學家也說過,獨立的課外閱讀對學生智力、道德、審美等方面的發(fā)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能夠豐富學生的知識,滋潤學生的心靈。新課程標準指出: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面,增加閱讀量,多看書,看好書,并鼓勵學生獨立自主地選擇書籍。在義務教育階段內,學生的閱讀量要達到四百萬字以上。近些年的考試中,單純考查知識點的題目在逐漸減少,更多的是考查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
2.課外閱讀是開闊視野、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
現(xiàn)代社會是一個信息化的社會,如果一個人不具備較強的閱讀能力和甄別能力,海量的信息就無法為己所用。提高獲取信息的能力,除了大量閱讀外,沒有捷徑。小學生正處于學習閱讀的初級階段,對任何事物都容易產(chǎn)生興趣,如果這時候教師能給予正確的引導和指導,學生會很容易“上道”,從而開闊視野,學會如何從資料中獲取信息?,F(xiàn)代社會是一個五彩斑斕的社會,有各種各樣的新生事物吸引著學生的注意力。大量、正確的閱讀能夠幫助學生沖破這個局限,讓學生看到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感受這個世界的繽紛色彩,也讓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三、開展課外閱讀的有效策略
1.精讀
課本上的文章幾乎都是精品,其中許多文章都是大家所寫,教師要引導學生靜下心來領會文章的構思和布局,并摘錄精彩詞句,在腦海中慢慢消化,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產(chǎn)生更多的體會。
2.略讀
略讀分為略讀、瀏覽、掃讀三類。第一,略讀。有些文章不是名篇,沒必要背誦,但文中有很多知識點,學生只需快速瀏覽,在理解每個知識點的基礎上識記即可。第二,瀏覽。對于大部分報刊可采用這種方法,了解文章的大概內容即可,目的在于在有限時間內獲取更多的信息。第三,掃讀。一般可用來閱讀不需要大量記憶和理解的文章,可以在限定的時間內讀完,以訓練閱讀速度。
3.合理安排時間
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制訂合理的閱讀計劃,特別是時間方面的規(guī)劃。有自律能力或是有一定閱讀能力的學生也可以自行安排閱讀計劃,如在早中晚各安排一段時間,閱讀總時長控制在1小時左右,最重要的是要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早晨的時間比較寶貴,也是記憶力較好的時段,學生可以自主閱讀或是朗讀名篇;中午時間可以根據(jù)午休習慣讓學生閱讀一些自己喜歡的書籍;晚上學生一般比較累,可以安排閱讀一些理解能力要求不高的材料。
4.養(yǎng)成記筆記的習慣
一是指導學生記錄的內容。語文內容包羅萬象,如果什么都記等于什么都沒記。學生可以記錄優(yōu)美、精彩、生動的語句或是對話,精彩的頭尾、精彩的議論或是一些常識,人文、歷史方面的知識,名言警句、名人故事或事跡等。二是指導記錄的方法。筆記一般分為摘抄、提綱、體會型等方法。摘抄筆記一般會把閱讀時自己認為比較好的詞句、片斷摘抄下來。提綱筆記一般會把較長的原文濃縮成提綱摘錄下來。體會筆記一般把閱讀時的體會、心得隨時記下來。三寫筆記要循序漸進。教師要根據(jù)年級的不同提出不同的要求。
參考文獻:
[1]韓桂榮.淺談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辦公室業(yè)務,2016(23).
[2]叢洪亮.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探討[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
[3]戴奕婷.小學閱讀教學的“因材施教”與“因裁施教”[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