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樂媽媽
我的女兒妙樂曾習慣性地抱怨:“沒人陪我玩兒?!睆哪撤N意義上講,抱怨對孩子本人并不是一件特別煩惱的事情,不會導致更嚴重的問題,但是它卻讓家中其他人或是孩子的朋友們感到不勝其煩。所以,孩子抱怨不是病,但確實得治。
什么是習慣性抱怨
習慣性抱怨,一般而言,不是某個單獨的請求,而是用抱怨的口氣一次又一次重復同樣的請求,無論父母拒絕了多少次。在孩子學齡前和上學早期,你會最常聽到孩子的抱怨。孩子在一個下雨的日子里不斷像唱歌似地抱怨:“沒什么事情可做啊。”或者當父母已經(jīng)說了幾次不可以時,孩子還是抱怨說:“我為什么不能看完這個節(jié)目再睡?”“為什么我不能每天吃一個冰激凌?”“我為什么不能和××玩?”“為什么你不能再多給我講一個故事呢?”大部分這類請求都是很正常的,是許多孩子都想要的東西或想從事的活動,特別之處在于抱怨者不肯接受否定的回答,他們表現(xiàn)出對于自己所要求的特權或財物懷有如此不顧一切的需要。
父母要怎么做
如果孩子有這種習慣性抱怨的問題,我們能做些什么呢?首先,你必須確定是不是自己的某些態(tài)度導致了孩子的抱怨?!澳闶褂玫哪承┍磉_方式可能讓孩子覺得模棱兩可、猶豫不決、唯命是從或是心存內(nèi)疚,混合著你作為一個受害者的不可避免的煩躁易怒情緒。這是最難的一步,因為父母通常對自己的唯命是從相當缺乏了解,處于相當無意識的狀態(tài)?!?/p>
妙樂抱怨“沒人陪我玩兒”,是我的內(nèi)疚感一直在作祟。在她兩歲半的時候,我曾經(jīng)把她送到我姨媽家三個半月。
對此,我一直對妙樂懷有愧意,覺得應該時刻陪在她身邊。所以,當她的要求觸及到這一領域的時候,我雖然顯得很憤怒很不耐煩,但是內(nèi)心卻是無條件接受的。就好像我就應該受到懲罰,我就應該無條件地滿足她的任何需求。如果我們經(jīng)過觀察或者反思確認了,是因為自己猶豫不決的態(tài)度讓孩子沒完沒了,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地在那兒抱怨磨嘰個不停,而不是孩子天生就是這樣讓人討厭,那么,只需要兩三個有效的招數(shù),或許就能把這經(jīng)常在耳邊嗡嗡的“蒼蠅”趕走。
當孩子要求給他多讀或多講一個故事時
方法 你覺得自己已經(jīng)講了半天有些疲倦了,那就欣然而堅定地對孩子說:“我現(xiàn)在累了,我想去讀我自己的書了,你可以自己看圖畫書?!碑吘故悄阏莆罩置娴目刂茩啵绻銓ψ约旱臋嗬_信無疑,那么你的孩子很快就會認識到乞求是徒勞的。
這件事還有一個前提,就是在講故事前,要跟孩子約定好,講幾個故事。做了這個約定,如果孩子再耍賴,再抱怨,爸媽也是有依據(jù)拒絕的。
有時候妙樂想讓我多講一個故事的時候,我就會說:“我們已經(jīng)說好了講3個就睡覺,現(xiàn)在已經(jīng)講完3個了,要說話算話?!彼钦f:“求求你了,再講一個嘛!”那么我就會用堅決的態(tài)度回應:“如果說話不算數(shù),那么以后就不再有睡前故事了。你自己選擇,是以后每天都有故事聽,還是今天再聽一個就永遠沒有故事聽?!庇谑?,她撅了撅嘴,說:“那好吧?!笔帐袄L本,上床睡覺。
孩子抱怨沒有什么事情可做時
方法 聰明的做法是不要被卷進去為他提供各種可能的建議,孩子在這種情緒下會輕蔑地把你的建議一一否定,更聰明的做法是,不要在這個時候長篇大論地發(fā)泄對孩子被寵壞的憤怒和不滿,這只不過是承認了自己的挫敗感。你可以把這個責任拋回給孩子,而不要讓自己陷入徒勞的爭執(zhí)之中,你可以說:“好吧,我還有好多工作要做,如果有時間的話,做完工作之后我還有許多有意思的事情要做呢。”
妙樂經(jīng)常抱怨的就是:“沒意思!沒人陪我玩兒!沒什么好玩兒的!”因為家里就我們?nèi)谌?,沒有數(shù)量充分的“戰(zhàn)士”能輪流陪她玩兒。而當我和她爸爸都累了或者同時在忙自己的事兒的時候,她就會開始抱怨起來。我也嘗試著說:“媽媽忙著呢,忙完了陪你玩兒,你先自己干點兒什么?!庇谑牵娴呐吭诖采涎蹨I汪汪地等我好幾十分鐘。中間不停地問我:“媽媽你忙完了沒?媽媽你忙完了沒?”煩得我要發(fā)瘋。
于是,我又調(diào)整了一下策略。我給她幾個選項,讓她選擇一個游戲內(nèi)容,比如看書、畫畫、玩芭比、搭積木……然后再跟她預約一個時間。她現(xiàn)在還看不懂時鐘,我就告訴她,大針指示到數(shù)字幾,我就忙好了,能和她一起玩兒。這樣,她就暫時停止嘮叨了。
正在經(jīng)受一個見啥抱怨啥的孩子的折磨時
方法 制定出盡可能多的規(guī)則以覆蓋所有孩子通常會提出的請求,然后下定決心堅決執(zhí)行。比如:睡覺時間始終固定,無論有什么樣的借口都不能改變;規(guī)定只能看某個電視節(jié)目;邀請朋友來家里吃飯或是和朋友晚上出去玩都必須按計劃執(zhí)行;在日常超市購物過程中,不能買特殊的食物、飲料或是玩具。重點是:必須堅決執(zhí)行!
在本文中,我所提及的都是一些特殊問題,是關于某些長期、持續(xù)愛抱怨的孩子,這樣的孩子讓自己和他們的父母都不好過。那是一種過分要求和權力游戲的模式,這種模式是歷經(jīng)幾個星期幾個月完全形成的,也需要有相當長的時間才能成功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