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裝的技巧
閑下來??措娨晞?,原因很簡單:它有字幕。聽力好的人如今也都離不開字幕了,這讓我耳朵的自卑感減了一點兒。假如《新聞聯(lián)播》有了字幕,我也會時不時加入被“謝謝收看”的行列。不過茲事重大,不妄議了?!啊缎侣劼?lián)播》頭條工程編委會”已成立。央視無小事。
回到“偽裝”這題目,因為幾出有影響的劇,都在說偽裝。網(wǎng)上投票《偽裝者》里哪個最會裝?當(dāng)然是明樓。身兼日偽、軍統(tǒng)和中共地下黨三重身份,左右逢源滴水不漏。舊情人汪曼春變成殺人不眨眼的魔頭,仍對他一往情深。明樓虛與委蛇,卻時刻牢記身份與使命。有場戲,明樓要從汪手中救出大姐,他緊擁著汪說:“一個是我的親人,一個是我最愛的人……”我一下子出戲了?!白類邸边@兩個字就那么好講出口?感情欺騙之無恥嵌在政治使命之神圣中,須多么高超的技巧!要我做這“感情臥底”肯定露餡。我可以周旋,但絕吐不出那個“愛”字。假扮夫妻是搞諜報的常用手段。《潛伏》里孫紅雷搖床,《黎明決戰(zhàn)》里曹炳琨睡地板,把握最到位的是《懸崖》 。男女主角偽裝夫妻的任務(wù)已完成,作別時她伏于他肩,那微微的抖動只有他才能覺出。一回回危難中生出的情愫,止于禮而律于紀(jì),那也是愛的一種境界了。
偽裝作為一種政治策略或自我保護(hù),歷史上不乏其例。孫臏裝瘋、劉禪裝傻、司馬懿裝病、楊信裝啞、王文韶裝聾,野史稱五大偽裝事件。發(fā)展到近代,更成了諜戰(zhàn)的必修課?,F(xiàn)代政治角斗的復(fù)雜與殘酷,使偽裝、臥底因其精準(zhǔn)有效而被認(rèn)可。近幾年時有知情者或當(dāng)事人打撈特殊時期的臥底、告密事件,人們重新思考:回到歷史的情景中去分析,也許比一味評判人品更靠譜?!拔母铩敝嘘愐?、譚震林等在懷仁堂與陳伯達(dá)、張春橋吵翻,引發(fā)了全國批判“二月逆流”的浪潮。幾位老帥和副總理挨批后,毛澤東還是不放心,通過空軍政治部把王秉璋送到西山和老帥們住在一起,暗察他們干些什么、說些什么。王秉璋不負(fù)重托,跟老帥們搞起了“三同”。你想那些老帥氣惱滿胸怎會沒一點兒動靜?但王的報告堅稱:他們都接受教育、態(tài)度轉(zhuǎn)變,一致認(rèn)為這場運動搞得好!這才是高明的偽裝者——索性一裝到底了。它需要技巧,更需要膽量?!熬乓蝗笔录?,王被認(rèn)為“上了林彪賊船”,審查關(guān)押長達(dá)10年。歷史要有人擔(dān)責(zé),他明白。
偽裝了的假藥、假酒、假奶粉被我們一一識破了,另一些偽裝品騙了孩子們許多年。小學(xué)課文《愛迪生救媽媽》被指造假,因為文中說的闌尾手術(shù),那個時代還沒有。這種偽裝的高明之處,是泡入了營養(yǎng)的“雞湯”——香噴噴的,管它真假呢。文學(xué)創(chuàng)作更是一言難盡。以小說而言,故事、人物皆為虛構(gòu),似乎天生一層偽裝,見不到作家真面。其實不然。作家的修養(yǎng)、情趣乃至品性,透過紙背一一呈現(xiàn),那是遮擋不住的。王小波的《黃金時代》中涉性文字不少,但都自然流淌,似生活里的柴米油鹽;因為小波自身就是個實在、干凈的人。再比照那以□□為噱頭的《×都》,借用著名評論家之語吧:“作家在描述這些性行為的時候,完全是以欣賞和投入的筆調(diào)進(jìn)行的,它突出表現(xiàn)的是淫蕩的生理快樂。”有些作家頗有才華,但偶有很臟的文字流于筆端;習(xí)慣難改是因為,內(nèi)心無法偽裝。
我們都在社會里分飾各種角色,時時需要裝扮;裝得久了,就脫不下“假”的外衣。我們不企求變回《皇帝的新衣》那孩子,但須在心里保留一份純真。在《朗讀者》節(jié)目里,老翻譯家許淵沖憶起1939年將林徽因悼徐志摩的詩《別丟掉》譯成英文,那是為了喜歡一位女同學(xué)。他寫信給她,卻不知她已有了人。50年后獲得國際大獎時他收到了她的來信,然而已時過境遷……說到這里,我看到這位96歲的老人眼角的淚花。
面對世紀(jì)老人,還侈談什么“偽裝”、“技巧”?臉都該紅了。
《讀稿筆記》專用郵箱:dugaobij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