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姍姍
摘 要:《愛無可忍》從一只熱氣球引發(fā)的悲劇入手,向我們展示了一場起于青萍之末的愛與孤獨。本文采用文本細讀的方式,著力分析了彌漫在小說中的畸形的愛戀與無盡的孤獨,展現(xiàn)了現(xiàn)代人的生存困境與精神危機。
關鍵詞:畸形;自我意識;孤獨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15-0-01
伊恩·麥克尤恩是當今英國文壇備受矚目的一位作家,《愛無可忍》這部小說,在麥克尤恩的創(chuàng)作生涯里占據(jù)重要地位。小說以一個意外事件為開端,描寫事件發(fā)生之后主人公的一系列遭際。帕里對喬的愛情莫名其妙的發(fā)生,不知不覺地摧毀著喬的生活,雖起于青萍之末,卻沒有因為事件的漸漸平息而結束。
故事以主人公浪漫的約會開始,在草地野餐,與愛人享受陽光和微風,但就在這平靜的日子里卻發(fā)生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意外。災難發(fā)生了,救人者意外死去,甚至可以說這不是意外,而是一場對人性的拷問。熱氣球事故,并沒有人必須負法律責任,但人性的煎熬卻潛藏于當事者的心底。心的裂痕渴望愛來熨平,這本無可厚非,然而在這部小說里,愛情卻不再具有拯救人心的功能,而成為一種毀滅性力量。喬沒有想到,就是因為在事故之后,他對帕里一次友好地點頭示意,一個沒有其他深意的眼神,卻使帕里在痛苦中孕育了一顆感情萌芽。杰德.帕里是一名德·克萊拉鮑特綜合癥患者,這種病癥的患者有強烈的妄想癥狀,堅定地相信某個人愛上了自己?!盎颊呖赡芎苌偕踔粮緵]有與其妄想的客體接觸過,也會罔顧客體已經(jīng)結婚的事實。如果對方聲明自己對患者不感興趣,或甚至表現(xiàn)出敵視憎惡的態(tài)度,患者會認為這是有悖常理或自相矛盾的表現(xiàn),仍然會堅信對方實際上仍愛戀著自己?!盵1]帕里從打電話、跟蹤、監(jiān)視、寫信到最后雇傭殺手去傷害男主人公,槍殺失敗后自己又懊惱萬分,企圖求得男主人公原諒未遂,又想以自殘相逼,即使最后被關入精神病院他也依然認為男主人公是深愛著自己的,認為男主人公只是由于種種客觀原因而無法表達和面對。帕里的思維已經(jīng)自成體系,完全可以自圓其說。小說中多次寫到女貞樹和窗簾這兩個意向,女貞樹在西方象征著永恒不變的愛,帕里站在這棵樹下,堅守自己的愛情陣地,透過隱秘的窗簾觀察、想象戀人的生活。窗簾在帕里看來,是戀人傳遞愛的信號的中介,甚至是一片葉子?!拔已刂菞l小徑走過去,伸手觸碰你剛碰過的那些葉子……然后我明白了。你利用某種特定的方式觸碰了它們,以某種模式傳遞出了一個簡單的訊息?!盵2]帕里對喬的愛已經(jīng)陷入瘋狂的境地,這是一種非正常的,也跨越了倫理界線的畸形的愛。
存在主義哲學認為,人的存在是悲劇性的、孤獨的,這種生存孤獨感是人之為人的一個特性。作為一個時代先鋒作家,麥克尤恩的作品緊扣時代脈搏,把孤獨看作是生命的常態(tài),“孤獨”是他作品中人物呈現(xiàn)的一種普遍現(xiàn)象。而且孤獨是有根源的,在麥克尤恩塑造的孤獨者身上,多是由于童年缺愛的經(jīng)歷對個體產(chǎn)生了壓抑和扭曲,造成了他們?nèi)烁裆系娜毕荩赡旰蠡橐錾钪械膬尚詫χ艩顟B(tài)更讓他們體會到愛之缺失的孤獨。在《愛無可忍》這部作品里,作者設置了兩個孤獨者形象——喬和克拉麗莎。對于喬來講,兩性關系的不和諧注定了他孤獨的必然性??死惿墓ぷ髦饕旁谘芯繚冗@樣一個浪漫主義詩人,對于女性本身來說,感性思維往往大于理性思維,再加上克拉麗莎的工作性質(zhì)使然,我們可以了解到她是一個浪漫主義觀念濃厚的人。而喬是一個為科學專欄寫作的作家,一生執(zhí)著于科學理性分析。感性與理性的對立使他倆在思想上不能融合甚至說處于分裂狀態(tài)。他們各自沉溺在自己的自我意識中,用截然不同的視角分析帕里事件,沒有傾聽,也沒有溝通,使自己陷于孤獨境地。兩性關系的不和諧在他們的夫妻生活中也得到了印證:自我意識是情欲歡愉的毀滅者。因為午夜的一個電話,出于對女友的保護與對自己能力的自信,喬撒了謊,也正是因為這個謊言又一次打破兩個人平靜的生活??死蛏f:“孤獨啊,喬。在這整件事里你都是如此孤獨,就連你對我說話的時候也一樣。我覺得你把我關在了外面,你對我有所隱瞞,沒有對我說出你的真心話?!盵3]至于克拉莉莎,她自己何嘗不孤獨呢?在年輕的時候因為一場手術意外使她永遠失去了做母親的能力。不能生育是每個女人一生的痛,于是她將自己所有的母性都轉(zhuǎn)移到了喬身上,而喬所做的讓她明白,自己永遠無法走進他的世界,也永遠無法理解他的世界,在精神上她也是孤獨無依的,沒有兒女分散她的注意力讓她為家庭操勞,丈夫的我行我素使她萬分痛苦。同時她又是一個獨立的女性,有自己的思想,沒有辦法屈服于丈夫的男性世界,這就使得她在精神上孤立無援,不能得到她期待的男性的認同感,孤獨在所難免。
《愛無可忍》這部作品通過對畸愛和孤獨的闡釋,向我們展示了現(xiàn)代人的精神困境和危機,這正是作家對現(xiàn)代人類精神力量萎縮的隱憂,表現(xiàn)了他對人類社會的終極關懷與救世情懷。他希望那些孤獨的人可以擺脫自己的孤獨困境,走向和諧,希望精神缺失的人可以得到完滿,擁有正常的愛并享受關懷。
參考文獻:
[1]伊恩·麥克尤恩.愛無可忍[M].郭國良,郭賢路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1.3.290.
[2]伊恩·麥克尤恩.愛無可忍[M].郭國良,郭賢路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1.3.119.
[3]伊恩·麥克尤恩.愛無可忍[M].郭國良,郭賢路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1.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