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實驗,考察UV/H2O2技術處理化學鍍鎳清洗廢水時的影響因素及鎳的處理與回收效果。試驗表明,使用功率500W波長為185nm的紫外燈,調節(jié)廢水pH值為5,H2O2的投加量為COD值的2倍,攪拌速度為10000r/min,反應時間為2h時COD去除率可達到93.8%。再通過加入NaOH沉淀,不僅能使Ni2+達標排放,而且還能回收5.2068g/L純度為99.2%的Ni(OH)2。
關鍵詞:UV/H2O2;化學鍍鎳廢水;COD去除率;Ni2+
Abstract: It elaborates effectors of electricless nickel waste rinse water treatment and performance of nickel elimination and wastewater reclamation based on experiment of UV/H2O2 technical treatment. The experiment shows content of COD can be reduced by efficiency of 93.8% with conditions of UV light (Power 500W, Wavelength 185nm) and all settings as follows: adjustment wastewater pH 5, H2O2 dosing quantity double than COD content, stirring speed 10000r/min and 2-hours reaction time. With NaOH further added, not only Ni2+ can be discharged within spec, but also Ni(OH)2 precipitate with purity 99.2% and concentration 5.2068mg/L is available by reclamation.
Keywords: UV/H2O2; electroless nickel plating wastewater; removal efficiency of COD; Ni2+
前言
化學鍍鎳是當前國內外廣泛應用的一種工業(yè)表面處理工藝。然而,由于化學鍍鎳廢水的化學成分復雜,廢液中含有大量的有機酸和添加劑,導致鎳主要以絡合物[Ni3(C6H5O7)2]的形式存在,不利于COD的降解和Ni2+的沉淀,因此只有破壞了這些具有絡合作用的介質之后,才能取得良好的化學沉淀效果[1]。
UV/H2O2技術是一種高效的高級氧化工藝,其作用原理主要是: H2O2在紫外光的照射下會被光解為高反應性的羥基自由基(OH·),如(1)式方程:
H2O2→2 OH· (1)
在OH·的強氧化作用下發(fā)生氧化分解反應,有機化合物中的分子鍵吸收紫外光的能量而斷裂,降解為易于生物降解的小分子、H2O2和CO2[2],該應用過程具有清潔綠色、不會引入二次污染、不影響水質等特點[3]。本文應用UV/H2O2技術處理化學鍍鎳清洗廢水,研究其影響因素以及鎳的沉淀與回收效果。
1 材料與方法
1.1 實驗水樣
本實驗所用化學鍍鎳廢水取自某表面處理公司,原水pH=2.1, COD=1576mg/L,Ni2+=3270mg/L。
1.2 實驗試劑及儀器
采用的主要試劑有NaOH(分析純),H2O2(質量分數為30%)。采用的儀器主要有DR3900可見分光光度計,DR200消解儀,Mettler Toledo pH計,IKA磁力攪拌器,YZ-PPAB電子干燥箱等。本課題使用自制的反應器示意圖如圖1所示。
1.3 實驗方法
通過進水口加入水樣,通過加藥口加入一定量的H2O2,將帶有套管的紫外燈(功率500W,波長185納米)置于水中,通過調速開關調節(jié)攪拌速度至10000轉/分鐘,通過出水口取樣,用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測定COD值。2小時后,取500mL的燒杯裝滿水樣,加入一定量的NaOH調節(jié)pH至12,沉淀0.5后過濾沉淀物,用PAN光度法測定濾液中的Ni2+的含量。同時將濾餅置于干燥箱中,調節(jié)至120℃,干燥2小時后稱重,計算Ni(OH)2的回收純度。
2 結果與討論
2.1 對COD去除率的影響
2.1.1 紫外燈對COD去除率的影響
保持pH=5,H2O2:92.7mmol,使用3款紫外燈反應30分鐘,測定COD去除率如圖2所示:
由圖2可知,波長相同時,紫外燈功率越高COD去除率越高;功率相同時,波長越短,COD去除率越高。這是因為光化學反應進行的程度(即所得到的產量)與被吸收的光能的數量成正比,亦即與被吸收光的強度成正比[4]。因此,通常情況下,提高紫外光照射強度有利于光化學反應的進行。同時,波長較短的185nm紫外光具有更強的激發(fā)能,能夠更加有效地激發(fā)分子鍵解離釋放出自由基[5]。
2.1.2 pH值對COD去除率的影響
取7個1000mL燒杯,分別裝滿原水,調節(jié)pH值為2~7和10,依次加入反應器,投加92.7mmol的H2O2反應30分鐘后測得COD去除率如圖3。
由圖3可知,pH值對COD降解效率影響總體較小,相比而言,pH處于弱酸性時COD降解效果較好,當pH=5時COD降解效率達到最大值。
2.1.3 H2O2投加量對COD去除率的影響
H2O2濃度是影響UV/H2O2工藝氧化效率的關鍵因素,在UV照射下產生OH·,本實驗取5個1000mL的燒杯,分別裝滿原水,調節(jié)pH值為5后依次加入反應器,H2O2的投加量分別為COD值的0.5、1、2、3、4倍,反應30分鐘后測得COD去除率如圖4。
由圖4可知,COD的去除率隨著H2O2投加量的增加而上升,當H2O2的投加量為COD值的2倍時處理效率最高,當H2O2質量濃度超過這個數值時COD去除率反而下降,這是因為:
(1)H2O2作為OH·的釋放劑,一定范圍內增加H2O2濃度有利于產生更多的羥自由基,從而提高COD降解效率。
(2)應用UV/H2O2系統處理廢水時,H2O2的投量存在一個臨界值,當H2O2濃度超過這一極大值后,系統的氧化能力變化不大甚至降低,原因是溶液中開始發(fā)生如下副反應[6,7]:
H2O2+OH·→ HO2·+H2O (2)
HO2·+OH·→ H2O+O2(3)
OH·+OH·→ H2O2(4)
由(2)(3)(4)可知, H2O2在作為自由基釋放劑的同時還是一種自由基捕捉劑, HO2·的氧化性能遠遠小于OH·從而抑制了反應過程。另一方面,H2O2在溶液中濃度大,其吸光度也大,影響其紫外光在溶液中的穿透距離,從而影響反應效率,所以連續(xù)投加方式效率最高[7]。
2.1.4 反應器和反應時間對COD去除率的影響
本實驗取2個1000mL的燒杯裝滿原水,調節(jié)pH值為5后依次加入反應器,H2O2的投加量都為92.7mmol,并采用連續(xù)投加的方式,分別測試反應器處于工作狀態(tài)和非工作狀態(tài)下的處理效果;每15分鐘取樣,測得去除率如圖5。
由圖5可知, 反應器處于工作狀態(tài)下的COD去除率高于非工作狀態(tài)下的去除率,而且,隨著反應時間的延長差異逐步擴大;原因是反應器處于工作狀態(tài)時,反應器中的廢液以紫外燈為軸進行高速地旋轉運動,有利于紫外光的能量和羥自由基的均勻分布和充分反應;同時,摩擦作用使反應器內部無法產生廢物堆積,因此,延長反應時間,仍然能夠繼續(xù)深度降解COD,經過120分鐘處理COD降解到97.5mg/L,符合該企業(yè)環(huán)評中規(guī)定的排放要求。
2.2 鎳的處理與回收
經過UV/H202技術120分鐘處理,COD降解到97.5mg/L絡合平衡已經被破壞,取1個1000ml的燒杯,裝滿經處理后的水樣,調節(jié)pH至12,沉淀30分鐘后,過濾測得濾液中Ni2+含量為0.43mg/L,達到GB21900-2008電鍍行業(yè)污染物排放標準中新建企業(yè)水污染排放限值要求[8]。
濾餅烘干后測得質量為5.2068g,而根據廢水處理前后的Ni2+含量,可以測算出沉淀物中純Ni(OH)2的質量為5.1652g,二者相除得到沉淀物中Ni(OH)2的含量為99.2%。由此可見,UV/H2O2技術不僅能夠解決含鎳廢水的污染問題,同時還可以回收高純度的Ni(OH)2,變廢為寶,為企業(yè)創(chuàng)造經濟效益。
3 結論
(1)提高紫外光照射強度有利于光化學反應的進行。同時,波長較短的紫外光具有更強的激發(fā)能。
(2)pH處于弱酸性時COD降解效果較好,當pH=5時COD降解效果到最佳。
(3)H2O2的投量存在一個臨界值,臨界值根據反應條件的不同而存在較大的差異,在本實驗中臨界值為COD值的2倍。同時,連續(xù)投加H2O2的方式可以減少H2O2的副反應,提高處理效率。
(4)當廢液以紫外燈為軸進行高速地旋轉運動時,有利于提升UV/H2O2系統的處理效率。
(5)用NaOH的調節(jié)pH至12,沉淀30分鐘不僅能使Ni2+達標排放,而且還能回收5.2068g/L純度為99.2%的Ni(OH)2。
參考文獻
[1]江霜英,高廷耀,胡惠康.化學鍍鎳廢液的預處理[J].同濟大學學報,2004,32(2):226-228.
[2]方景禮.廢水處理的實用高級氧化技術[J].電鍍與涂飾,
2014,33(8):352.
[3]劉鵬.紫外催化氧化處理高濃度難降解化學鍍廢液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4:1.
[4]HUA Q, ZHANG C, WANG Z, et al. PHoto degradation of methyl tert-butyl ether(MTBE) by UV/H2O2 and UV/ TiO2[J].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08,154:795-803.
[5]劉楊先,張軍.UV/H202高級氧化工藝反應機理與影響因素最新研究進展[J].化學工業(yè)與工程技術,2011,32(3):19-20.
[6]BEHNAJADY M A, MODIRSH AH L N, FATH I H ,et al. Kinetics of decolorization of an azo dye in UV alone and UV/H(2)O(2) processes[J].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08,B136: 816-821.
[7]梁新剛.化學鍍鎳廢水中磷的去除和有機物降解的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1:18-19.
[8]GB21900-2008.電鍍污染物排放標準[S].
作者簡介:蔡月林(1986,4-),男,民族:漢族,籍貫:江蘇省鹽城市,職務/職稱:EHS經理/初級,學歷:研究生,單位:南京大學環(huán)境學院,研究方向:表面處理的廢水處理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