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忠實
第一次寫長篇小說,我的心里真的很有壓力。為了放松這個壓力,我分兩步,第一步寫草稿,第二步寫正式稿。
因為人物和情節(jié)比較多,穿插結構復雜,合理結構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加上西北大學文學系一位關注我創(chuàng)作的蒙老師對我說過一句話:“長篇小說是一個結構的藝術,結構好了小說就立起來了;結構不好,你的小說就像剔了骨頭的肉,提起來是一串子,放下去是一攤子?!彼晕叶疾桓医胁莞澹胁輸M,能把這些人物互相交錯的架構擺出來就行了。
為了減緩心理壓力,保持寫作的放松狀態(tài),我不在桌子上寫,而是在沙發(fā)上寫。上世紀80年代末,那時的經(jīng)濟還不寬裕,農村的木匠給我做了個沙發(fā)。坐在沙發(fā)上用一個大日記本放在膝蓋上寫,寫了40萬字,沒有上桌子。這種寫作方式以前沒有過,就是為了減輕心理壓力。初稿實際上只寫了8個月,正式稿寫了3年,終于完成了這部長篇小說。
我一向不太計較生活形態(tài)跟農民差不多
在整個寫作過程中,我基本過著和當?shù)剞r民一樣的生活。稍微優(yōu)越一點的是,我大約十天、半月吃一次肉,改善一下生活,而農民大約是逢到紅白喜事才能吃到肉。
搞專業(yè)創(chuàng)作以后,我就徹底回到家鄉(xiāng)農村,生活形態(tài)跟農民差不多。我是1982年搞專業(yè)創(chuàng)作回到村子的,到1993年離開村子。在村子里所有人家的紅白喜事,都是聘我當賬房先生。包括農民蓋房上大梁的時候,要舉行慶祝活動,也把我拉去,管煙管酒,還不準我參加勞動。整整十年我在村里就這么過著。
到我籌備寫長篇的時候,我家才蓋了3間平房,我才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大約不到10平方米的書房,之前都是在家里擱柴火的房子里,支了一張桌子。我寫作只要一張桌子就可以了。我跟人抬杠:“母雞下蛋不下蛋不在那個窩好不好,一只空懷的母雞,你給它弄到金鑾殿上還是下不了蛋。真正懷了蛋的母雞,即使沒有窩,一邊走著路它就下蛋了?!弊骷殷w驗生活、感受生活,然后形成作品的成色如何,不在你住得好、穿得好、吃得好,不在這個,關鍵在你的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所以,我一向不太計較這些東西,在生活形態(tài)上沒有任何要求,能保持一種純凈的寫作心態(tài),最好。
我最直接的反應是可以不辦養(yǎng)雞場了
小說寫完,人民文學出版社拿走稿子之后,還留下一份復印稿,我第一個請人看的,就是評論家、朋友李星。我說:“你看一下,談一下你的感覺?!苯唤o他10天后,我從鄉(xiāng)下回到陜西作協(xié),在院子里碰見了他,我問:“你看了沒有?”他黑煞著臉:“到我家說!”我就陪他上到五樓他家。他提著剛從菜市場上買的蒜苗什么的,往廚房里一甩,便進到他的臥室。他突然轉過身來,捶了一下拳說:“咋叫咱把事弄成了!”我聽見這個話,那吊在半空的心,才沉下來。然后,他在房子里根本不坐,也不讓我坐,就轉來轉去,不停地跟我說,小說里的人物、情節(jié)怎么好怎么好。全是他在說,激動得不得了。這是這部小說寫完后,我聽到的第一個讀者的聲音,評論家的聲音,我很感動。
緊接著,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高賢均看完書稿后的一封來信,讓我激動得跳了起來,趴在沙發(fā)上,喊了一聲,幾乎窒息。為什么?這個小說快寫完的時候,我家發(fā)生了點變化,在西安陪著我孩子念書的老母親,身體突然不行了,跟我一直住在鄉(xiāng)下的老婆趕緊趕到城里去,這樣鄉(xiāng)下就留下我一個人。老婆走的時候,我說:“我再進城時小說就寫完了?!崩掀彭樋趩柫艘痪洌骸叭绻氵@個小說出版不了咋辦?”我說:“我就去養(yǎng)雞。”為什么?我這個專業(yè)作家當了十幾年,寫一個長篇小說出版不了,還有什么臉再當下去?況且,我的家庭經(jīng)濟狀況也不允許我再當下去,我過50歲了,孩子還交不起學費,這個專業(yè)作家還當?shù)绞裁磿r候去啊?所以,看了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高賢均的信,他的評價非常令人激動。我跌倒在沙發(fā)上,大叫一聲,我老婆從另外一間房子奔過來問:“怎么了?”她以為我出事了,而我最直接的反應是:可以不辦養(yǎng)雞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