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明秀
全球媒體熱議“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 高明秀
這次圍繞“一帶一路”建設而召開的世界性多邊外交盛會,受到全球媒體的高度關注。在海外媒體對本次論壇的報道中,“重塑全球經濟秩序”“引領全球化2.0版本”“連接歐亞非”“涵蓋超過65個國家”“將提高世界70%人口的生活水平”“覆蓋地區(qū)GDP達全球三分之一”“極大的機遇”“成果將惠及每個人”等,成為大量出現(xiàn)的高頻詞句。
美國《紐約時報》發(fā)表文章稱,習近平主席在論壇開幕式上的演講為全球化2.0版定下了中國基調,中國將引領新一輪全球化,重塑全球經濟秩序。該報援引美國商界人士的觀點認為,道路修好,港口造好,電廠建好,機會就將隨之而來。美國公司應該積極行動起來,抓住“一帶一路”為美國企業(yè)帶來的商機。
美國《華爾街日報》發(fā)表文章稱,在全球化時代,中國從未停止與世界的互動,從中國商品“走出去”到中國企業(yè)“走出去”,從中國資本“走出去”到中國文化“走出去”,在這一過程中,有共識、有分歧,有收獲、有失去,均屬正常。但總體向好的態(tài)勢,使中國逐漸展示出其追求和平、推崇共贏、敢于擔當?shù)膰H形象。2014年至2016年,中國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總額超過3萬億美元,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累計投資超過500億美元。中國企業(yè)已經在20多個國家建立了56個經貿合作區(qū),為有關國家創(chuàng)造了近11億美元稅收和18萬個就業(yè)崗位。
美國《福布斯》雜志刊文指出,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魅力在于,打造了一個多樣化和相互連接的網絡:這是一個連接中歐的升級版運輸線路和新貿易樞紐網絡,一個加強版覆蓋整個歐亞地區(qū)的經濟體系。與傳統(tǒng)的“線路”相比,這樣的“網絡”更高效、安全和健康,或將成為世界貿易的轉折點。與當前全球治理側重規(guī)則治理不同,“一帶一路”倡議更加注重非制度層面的溝通與互動,不急于建立難以落實或分歧較大的規(guī)則、制度,減少了不確定性,增加了靈活性。在進行理念創(chuàng)新的同時,也注重貿易、金融、政策、人才、文化等多個領域的創(chuàng)新,提升了參與的便捷性,使這一公共產品能帶來更多“獲得感”。
法國《歐洲時報》發(fā)表文章稱,習近平主席的演講向世界闡釋了更為完整、更加系統(tǒng)的“一帶一路”建設理念與內容,再次表達了該倡議和平與合作的本質屬性,對外界的種種質疑作出了集中回應。近10年來,世界經濟持續(xù)低迷,這使得“一帶一路”倡議成為向全世界雪中送炭的公共產品。無論是基于擺脫困境的需要,還是參與其中獲得利益的訴求,都使“一帶一路”建設具有光明的前景。一項公共產品的持久力,取決于其價值理念能否最大程度地為國際社會所接納?!耙粠б宦贰背h所包含的價值理念,具有和平友好、文明包容的特質,與世界各國的普遍追求與認知是吻合的。這正是該倡議能夠為世界逐漸接受,繼而受到歡迎,并可能有更多國家、組織參與進來的根本原因。
英國《金融時報》發(fā)表文章稱,“一帶一路”的標簽已經擴展到涵蓋遠至新西蘭、英國,甚至北極地區(qū)的一些項目?!耙粠б宦贰背h可以助推發(fā)展中國家經濟增長,同時提振貿易,并為投資者帶來回報。中國的“一帶一路”構想將在未來10年內改變世界貿易格局。
英國路透社報道稱,“一帶一路”是中國的倡議,但關乎每個人的利益。該倡議旨在通過基礎設施建設和投資,拓展亞洲、非洲、歐洲及其他地區(qū)之間的聯(lián)系,把中國同亞洲、歐洲和非洲的絕大部分地區(qū)連接起來,推動全球貿易和發(fā)展繁榮,因而對國際社會具有可信性。
英國《經濟學人》雜志刊文指出,當前全球舞臺上有抱負的國際化構想并不多,但“一帶一路”是其中之一。中國推動“一帶一路”所需資金堪稱天文數(shù)字。據(jù)估算,未來5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基礎設施投資需求將超過1.5萬億美元?!耙粠б宦贰庇媱澯葹橹匾暬A設施開發(fā)和建設,通常伴隨著中國提供的長期低息貸款,因而中方需要在債權債務、風險管控等方面做好充分準備。
意大利第一大財經類報紙《24小時太陽報》認為,“一帶一路”倡議體現(xiàn)了中國對外關系的新思路,提出了一種更具“平衡性”和“包容性”的中國特色對外交往模式。該倡議是中國應對國際地緣政治形勢變化和全球經濟危機給出的方案,將惠及沿線所有國家。意大利和其他歐洲國家應抓住機遇,在“一帶一路”中扮演重要角色。
5月14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高級別會議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六場平行主題會議。
日本著名學者西園寺一晃在日本媒體撰文指出,在人類歷史上曾經出現(xiàn)過不同類型的大國、強國,但它們都憑借自身強大的軍事、經濟力量去推行霸權主義。如果按照習主席演講所說的那樣,中國將與相關國家合作推進“一帶一路”構想的話,那么世界上將會出現(xiàn)一種新型大國、強國,它不推行霸權主義,對世界和平與繁榮負有責任感,并將為之傾注全力。這對于人類歷史來說將是一項劃時代的創(chuàng)舉。
日本《經濟新聞》刊文指出,“一帶一路”倡議對中國周邊區(qū)域經濟的貢獻潛力巨大。特別是在基建項目投資方面,中國企業(yè)在亞洲發(fā)展中國家建設各種交通、能源設施,對投資環(huán)境的改善可供其他國家投資者共享。亞歐乃至美國企業(yè)正在密切關注中國政策的走向,并隨時考慮參與相關投資。
韓國聯(lián)合通訊社報道說,此次論壇凸顯了中國在國際舞臺上日益重要的地位,將鼓勵更多國家積極參與到“一帶一路”建設中來。韓聯(lián)社評論稱,習近平自豪地向世界傳達“絲路精神”,歡迎全世界加入,是自信的展現(xiàn),也是共享成果的承諾。
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刊文指出,盡管西方國家對“一帶一路”倡議仍有疑慮,但美日韓等國意識到,隨著越來越多國家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如果不搭上這班快車,可能就會失去改造全球經濟和金融體系的話語權。隨著主要發(fā)達國家的參與,“一帶一路”爭取到了越來越多的國際認同性,使其逐步從中國倡議變成了世界共識。但《聯(lián)合早報》同時提醒說,一些(中國)國有企業(yè)或融資機構如果因為好大喜功而急于立項,沒有嚴謹?shù)貙椖孔骺尚行匝芯浚涂赡茉谘鼐€國做出超前投資,導致項目竣工后使用率低,淪為浪費資源的“白象”。
泰國華文報紙《星暹日報》刊文稱,在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后,亞歐國家迎來了整體復興的新契機。在亞歐大陸東部、南部國家陸續(xù)進入經濟高速增長時期的背景下,被稱之為“心臟地帶”的中亞和東歐可以借助“一帶一路”搭上中國等新興經濟體快速發(fā)展的便車。
泰國《曼谷郵報》報道說,備受泰國官方重視的“東部經濟走廊”(EEC)建設已經準備好成為“一帶一路”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泰國希望借此成為連接中國和歐亞大陸之間的橋梁。
蒙古國《蒙古真理報》刊文指出,“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富鄰”政策的一個側面反映。蒙古國作為連接亞歐基礎設施的樞紐,已在其中找到了互利合作的機遇。
南非《郵衛(wèi)報》刊文指出,“一帶一路”建設將是世界上最大的基礎設施項目。要實現(xiàn)區(qū)域聯(lián)通計劃,必須實現(xiàn)區(qū)域穩(wěn)定。迄今為止,中國廣泛支持促進地區(qū)和平進程的外交行動。中國與埃塞俄比亞、肯尼亞、烏干達一道,推動非洲地區(qū)的和平與繁榮。南蘇丹歡迎中國在該地區(qū)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希望“一帶一路”成果惠及本地區(qū)每一個人。
埃及《今日消息報》報道說,全球民眾都需要穩(wěn)定與富足的生活,“一帶一路”的核心理念完全符合民眾的需求。在埃及,每年夏天停電是家常便飯,民眾苦不堪言。中埃共建“一帶一路”以來,埃及的停電時間明顯縮短了,電力供應有了保障。
剛果(金)《潛力報》報道說,剛果(金)有品種豐富的熱帶農作物,但是交通條件太差,很多農作物沒法及時運出產區(qū)。如果有中國的技術、資金和人員幫助修建基礎設施,將全國主要地區(qū)連接起來,剛果(金)其他領域的建設才能跟得上。
此外,各國媒體還對論壇本身的成功舉辦作出了評價。各國媒體普遍認為,中國連續(xù)主辦了一系列大型國際會議,經驗越來越豐富。中國邀請各方廣泛參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也主動貢獻想法,會議成果由所有參與方共同分享,開創(chuàng)了國際多邊外交的全新模式。本次論壇籌備標準高,組織有序,信息發(fā)布及時、透明,是一次成功、務實、高效的世界性多邊外交盛會。
(作者為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當代世界出版分社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