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玉清,郭 峰,鄭志剛
(山東省東平縣人民醫(yī)院超聲科,山東 東平 271500)
超聲診斷子宮癌肉瘤1例
徐玉清,郭 峰,鄭志剛
(山東省東平縣人民醫(yī)院超聲科,山東 東平 271500)
子宮腫瘤;癌肉瘤;超聲檢查
女,57歲,絕經16年,陰道不規(guī)則出血 4 d,下腹痛 1 d,來院就診。患者自訴16年前絕經后一直無不適,6 d前無明顯誘因陰道流血,量少,色淺紅,無血塊,無異味,伴下腹痛,在鄉(xiāng)鎮(zhèn)醫(yī)院治療2 d無效來院就診。既往無手術史、外傷史、輸血史、藥物過敏史,否認肝炎、結核等傳染病史。42歲絕經,周期正常,經量中等,無血塊,無痛經。婦科檢查:子宮前位,增大如孕3個月,質地中,表面光滑,活動欠佳,壓痛明顯,雙附件區(qū)未捫及明顯異常。超聲見:膀胱充盈,子宮前位,體積明顯增大,如妊娠3個月大小,外形飽滿,子宮宮腔及肌層正常結構消失,內探及約9.1 cm×9.1 cm×6.4 cm的混合性略高回聲光團(圖1),邊界欠清晰,形態(tài)不規(guī)則,內回聲不均質。局部放大顯示略高回聲光團內部可見少許散在分布的片狀無回聲區(qū),略高回聲光團周邊無明顯包膜,周邊呈毛刺狀改變,并向子宮肌層浸潤,盆腔及雙側附件區(qū)未探及明顯局限性異常回聲,下腹部未探及局限性游離液性暗區(qū)。CDFI示宮腔略高回聲光團周邊及內部,均可見較豐富的彩色血流信號,血流結構紊亂,無方向感,呈紅藍相間的“短棒狀”血流改變(圖2)。超聲診斷:①宮腔內實性團塊;②結合病史及聲像圖考慮子宮內膜癌;③建議臨床進一步檢查。
術中所見:子宮約4個月妊娠大小,表面充血,見多處轉移結節(jié),2 cm×2 cm×1 cm大小。雙側附件充血,表面見粟粒樣結節(jié)。宮腔內可見9 cm×9 cm包塊,呈灰白色,糟脆,蒂位于子宮后壁,達宮頸管,肌層可見浸潤。 腹腔探查:肝、膽、胃、脾、腸管上無結節(jié),大網膜部分攣縮,右側腹壁上見約1 cm×1 cm的轉移結節(jié)。病理示:宮腔內見一巨大息肉樣腫物,體積約10 cm×7 cm×6 cm大小,采用HE染色,鏡下見腫瘤由腺癌和肉瘤2種成分構成,且肉瘤中含有軟骨樣基質成分(圖 3,4)。
圖1 超聲顯示增大的宮體內混合性略高回聲光團 圖2 CDFI示實性光團內部較豐富的血流 圖3 鏡下在異型的梭形細胞成分為主的背景中見異型的腺體,由肉瘤和腺癌2種成分組成(HE 10×20) 圖4 鏡下示肉瘤成分,核大、核異型分裂象多,局灶見軟骨樣基質(HE×200)
討論:子宮癌肉瘤即惡性中胚葉混合瘤[1],是一種較少見的惡性腫瘤,由上皮瘤成分和間質肉瘤成分組成,占所有子宮惡性腫瘤的1%~10%,占子宮肉瘤的40%,是發(fā)生在子宮體的惡性程度最高的腫瘤之一,總體5年生存率約25%;多發(fā)生于絕經后婦女,平均發(fā)病年齡65歲,小于50歲占5%;因此絕經后陰道出血為子宮癌肉瘤的臨床表現之一;由于惡性程度高,較早經血行轉移。子宮癌肉瘤在宮腔中生長位置可為黏膜下或漿膜下,肌壁間比例相近,其形態(tài)不規(guī)則,可呈分葉狀、息肉狀或不規(guī)則形,很少呈圓形或橢圓形,CDFI多表現為血流豐富,形態(tài)不規(guī)則,可呈“湖泊”或“鑲嵌樣”血流[2]。
子宮癌肉瘤需與子宮內膜癌鑒別。子宮內膜癌是發(fā)生在子宮體內膜層的惡性腫瘤,以腺癌為主,又稱子宮體腺癌,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發(fā)病率居婦科惡性腫瘤的第2位,其主要臨床癥狀是絕經后不規(guī)則陰道流血或陰道流液。
超聲檢查時可通過觀察內膜回聲及邊緣是否規(guī)則提高診斷特異性[3]。一般腫瘤的分化程度越高,內膜回聲越強。若腫瘤有出血壞死其內部回聲表現則強弱不等,根據病灶與子宮內膜向子宮肌層浸潤程度的不同,超聲征象也不盡相同。
綜上所述,子宮癌肉瘤的超聲征象與病理組織學特點密切相關。其典型的超聲征象包括:多單發(fā),體積大,形態(tài)不規(guī)則,病灶內部呈片狀低回聲或“蜂窩樣”回聲時,說明有液化成分存在。彩色血流豐富或稍豐富,也可出現“鑲嵌樣”血流或“短棒樣”血流,血流豐富程度受病灶液化影響較大,液化越重,血流顯示率越低。不同類型子宮癌肉瘤超聲征象既有共性也有個性。需注意的是,行彩色多普勒超聲時,應仔細詢問患者的年齡、癥狀、病史,對高度懷疑惡性可能者應建議手術。由于子宮癌肉瘤超聲表現缺乏特異性,所以在術前診斷較困難,須結合臨床癥狀、術后病理等提高其診斷準確率。
[1]黃艷秋,趙忠霞.子宮平滑肌肉瘤超聲表現一例[J/CD].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電子版),2009,6(2):369-370.
[2]王衛(wèi)為,冷天罡,孫俊杰,等.子宮癌肉瘤超聲表現一例[J].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2009,6(4):763-765.
[3]孫琪,孫鵬,劉俊嬌,等.子宮惡性中胚葉混合瘤二例報告[J].新醫(yī)學,2014,45(6):419-420.
2016-08-18)
10.3969/j.issn.1672-0512.2017.03.045
鄭志剛,E-mail:zzgt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