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新雨
同是地球的兩極,北極有大量的北極熊,南極為何沒有“南極熊”?為此,我們進行了種種假設與推斷。
假設一:南極食物短缺,南極的熊被餓死
熊是雜食動物,無論樹皮、樹葉、果實,還是昆蟲、魚類,熊都來者不拒,其食譜非常廣泛。那么,難道南極就沒有一種熊可吃的食物嗎?非也,企鵝、海豹、海獅、海豚和鯨都可以成為熊的美味大餐。倘若南極真的有熊,其進化方向應是更擅長短距離的突襲,以確保在企鵝入水前將其捕獲;或擁有在海洋中自由遨游的本領,以獵取海獸。因此,食物短缺導致“南極熊”餓死的假設不成立。
假設二:南極過于寒冷,南極的熊被凍死
同是地球的兩極,南北極地理環(huán)境卻有差異:北極周圍是北冰洋,南極周圍則是南極洲大陸。相對于海洋而言,大陸的溫差更大,比熱更小,冬季降溫更快,因此在冬季,南極要比北極冷。是不是這個原因使一南極沒有熊?
我們拿處在嚴寒中的北極熊來進行分析,北極熊能在北極生存的原因如下:皮下有厚厚的脂肪層;體表的白毛為中空結構,可吸收太陽能取暖;體表白毛下的皮膚為黑色,可最大限度地吸收和儲藏太陽能;體毛很長且被一層油脂覆蓋,不容易被冰冷的海水浸濕;腳掌上長有厚厚的毛,又防滑又防寒;大量進食高熱量食物;當北極進入極夜時,它開始冬眠。
南極平均氣溫比北極低20攝氏度,但這是南極大陸的平均溫度。南極如果有熊,它會選擇溫度更高、食物更充足的南極洲沿岸,這里相對于內陸溫差要小得多。這里的年平均溫度為零下10攝氏度。如此看來,南極的熊想要生存下來也并非不可能,南極的熊因為溫度過低被凍死的假設不成立。
假設三:南極不適于熊的繁殖,南極的熊一代代消亡
就目前對熊科動物繁殖與環(huán)境關系的研究來看,只要溫度適宜,食物較為充足,熊科動物就能順利繁殖(需在無人為因素干擾的情況下)。南半球夏季時,南極洲沿岸的環(huán)境條件,完全能滿足適合在寒帶地區(qū)生活的熊科動物繁殖的需求,所以南極不適于熊的繁殖的假設不成立。
假設四:熊科動物未到過南極
達爾文認為,每一個物種只有一個起源中心,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會不斷遷移、擴散。既然南極有適合熊科動物生存的條件卻沒有熊,那么是否有可能,熊科動物根本就沒有到過南極?
南極四面環(huán)洋,這就讓其他地區(qū)的熊無法遷移過來。雖說不同的環(huán)境使物種有不同的進化方向,但至今未發(fā)現(xiàn)有熊善水到能橫渡大洋的現(xiàn)象。北極因大部分為海洋,北極熊能生活在與大陸相連的冰川上。這意味著,只要有時間,熊早晚能遷移到北極。
如果熊不走水路,會不會在泛大陸時期就到了南極洲?研究表明,熊類的祖先——祖熊,約生活在2000萬年前。然而,早在6000萬年前,南極洲就與其他大陸板塊分離了,在此后的冰河世紀,南極大陸才短暫地與南半球其他大陸相連接。但是,熊科動物絕大部分聚集在北半球,南半球僅有數(shù)量稀少的熱帶熊,南美洲大陸更是僅生活著熊的遠親——眼鏡熊。北極熊會不會直接遷移到南極?現(xiàn)有的研究表明,地質史上從未出現(xiàn)過全球海洋凍結成一塊的情形。北極熊不善于遠距離游泳,它們能到達南極的唯一途徑是穿越美洲大陸。然而,它們又不能在熱帶和溫熱帶生存。另外,南極至今未發(fā)現(xiàn)熊科動物的化石。因此,我們認為,南極沒有熊很可能是由于熊的祖先不曾到過南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