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華
摘要:隨著社會的進步人民群眾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更多的群眾開始意識到健康生活的重要性,群眾文化的需求和發(fā)展也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但是從廣場舞的質量和品位看,舞蹈節(jié)目缺少精品,缺乏特色,由于自編自導的一些節(jié)目也不夠規(guī)范,雷同節(jié)目較多,選材窄,創(chuàng)新不夠,要繁榮發(fā)展群眾文化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墒窃鯓訉V場舞這樣一種時尚體育文化與傳承地方文化相結合進行推廣,更是在提高全民文化素質上具有非常深遠的影響。
關鍵詞:廣場舞 地方民族舞 分析
中圖分類號:J722.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17)08-0086-02
廣場舞主要是在廣場上以集體舞蹈表演展示,多為群眾自發(fā)性組織,帶有松散型、隨意性特點,在表演形式上也較為自由,可以說是雅俗共賞,老少皆宜,是娛樂和健身活動有機結合的群眾性文化活動,所以深受廣大人民的喜愛。
一、廣場舞與民族舞的區(qū)別
(一)廣場舞的特性
廣場舞是一種時尚體育文化、精神文化、公共文化,具有很強的凝聚力和滲透性,由于廣場舞在鍛煉身體的同時豐富了人們的文化生活,還通過廣場舞健身這一平臺,釋放生活及工作中的壓力,使心靈得到舒緩,并增進人民群眾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廣場舞的節(jié)奏歡快,音樂韻律感強,在和諧社會中,以最活躍、群眾參與度高、最具吸引力的特性滿足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廣場舞的開展對全民健身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廣場舞的音樂聽起來讓人心曠神怡,放松心情,每當跳舞時都能把煩惱丟到九霄云外。廣場舞舞不僅可以調節(jié)人體的生理平衡,保持好身材,還可促進和諧社會的發(fā)展,它是一種具有自娛性的健身方式之一。
(二)民族舞蹈的特性
舞蹈是人類最早產生的藝術之一,也是人們溝通的方式,從古一直繁衍到今天,有著各式各樣的舞蹈風格。隨后的發(fā)展中,在舞蹈的世界里繼續(xù)傳承著別樣的文化。每一個民族都有著自己獨特的舞蹈形式,尤其是一些少數民族,更有著自己民族舞蹈的特色。每逢盛大節(jié)日就會跳起自己的舞蹈來慶祝節(jié)日。而舞蹈在中國乃至世界上都是一個很重要的文化藝術形式。
民族民間舞作為民族的標志物,是一個國家乃至一個民族的靈魂。以不同地區(qū)、不同民族的民間舞蹈,在表演和風格上都有著非常明顯的差異,它需要藝術家在原有素材上進行加工和再創(chuàng)造,提煉出具有藝術性、觀賞性的文藝作品。
學習民族舞的好處:不僅有較強的娛樂性,還培養(yǎng)了舞者氣質,讓人心情愉悅、增強自信感的同時提高審美觀,并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
二、廣場舞的發(fā)展趨勢
每個時期人們的審美需求都在不斷地發(fā)生著改變,在社會不斷進步下,我國也將西方民族特色的舞種引進來,如:印度舞、肚皮舞、街舞等,中西結合,共同發(fā)展。但立足于民族文化才具有它的根和靈魂,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文化長河中,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高深莫測,也同時凝聚著中國文化藝術的風云滄桑。
廣場舞的發(fā)展已在全國各大城市的廣場、公園一角、鄉(xiāng)村場壩等地,廣泛活躍著這樣一群熱愛生活的人們。起初以健身為目的的老年朋友,在他們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下,隨之發(fā)展到中青年乃至小孩子都在動感節(jié)奏的旋律中和簡單而易被大眾所接受的舞蹈動作中帶動著也跳起了廣場舞,可見,廣場舞自發(fā)組織的群眾性文化活動包容性強、接受性快地蔓延發(fā)展。精神文化需求成了人們必不可少的群眾文化生活,為了有利全民文化素質的提高,廣場舞文化結合著地方民族特色文化的發(fā)展有著更深遠的意義。
隨著社會文明的整體進步,在促進文藝繁榮發(fā)展的同時,也在進一步推動著群眾文化的蓬勃發(fā)展,如:開展廣場舞大賽的相關活動,它不僅凝聚了廣大群眾參與的積極性,更能為繁榮群眾文化作出貢獻,并給予廣大熱愛廣場舞的群眾搭建了相互促進、共同學習、交流的平臺。通過比賽形式可相應對廣場舞質量的提升,并涌現出一批優(yōu)秀的廣場舞組織者,期間不僅能起到帶頭作用,而且也可鍛煉和提高廣場舞老師的編排水平。由此可見,現形的廣場舞不再是人們心目中簡單以全民健身為目的,而要將廣場舞推上新臺階,必須提升全民文化素質,打造出可觀賞性、特色性、藝術性強的廣場舞。這就需要不斷注入地方民族文化元素的特點加以豐富和強化廣場舞帶來的豐富多彩的視覺感,使得廣場舞文化有創(chuàng)新性,同時又將地方民族文化進行了傳承。
終究,中國文化鑄就的是“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為了這富有使命感、責任感、榮譽感而自豪!
三、民族舞蹈具有的特點和意義
作為黔中腹地的布依族、苗族地區(qū),以當地的民族舞進行分析研究,試圖通過它們的舞蹈種類、形態(tài)特征、風格韻律和音樂旋律等方面來區(qū)別不同民族民間舞的特征,最終探索出不同民族舞蹈的生存發(fā)展脈絡,從中挖掘出民族深層次的文化內涵。
(一)苗族舞蹈具有獨特的審美特性
苗族舞具有豐富的藝術情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對于民族民間舞蹈的保護和傳承具有深遠的意義。結合苗族舞蹈,不僅增加和豐富了廣場舞的元素,更重要的是提高人們對廣場舞發(fā)展的特色性、代表性及豐富性而具有民族美的追求、表現和創(chuàng)造,更是把地域特色文化的元素及對文化的傳承和保護,傳遞給更多的廣大群眾,使之接受、參與并將民族舞蹈的特點和發(fā)展趨勢繼續(xù)傳承下去。
(二)布依族舞蹈的特征
從黔中的布依族歷史文化和生活環(huán)境等方面來分析黔中布依族民間舞的發(fā)展概況,通過對“民間舞”概念中整理出黔中布依族民間舞種類,它是地方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舞蹈的動作敘述分析研究黔中布依族民間舞,主要是舞蹈文化背景(民族文化、民間民俗習慣、宗教祭祀、生產生活、自娛自樂等)及生存發(fā)展變遷過程、服飾特點、道具種類等幾方面的角度來論述黔中布依族民間舞蹈文化。
(三)民族音樂及舞蹈律動
布依族人民喜歡唱歌,民歌尤具特色,有古歌、敘事歌、情歌、酒歌和勞動歌等;形式有獨唱、對唱、齊唱和重唱;曲調有“大調”“小調”之分。各地民歌曲調不盡相同,同一地區(qū)的民歌,也因歌詞內容、演唱場合和歌唱方式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曲調。呈現出百花齊放,各具特色的特點。
然而布依族民間舞的形態(tài),它的特點則以自然、群體、寫實、創(chuàng)新等方式展現,如律動特點:以頭帶“轉”、以手帶“擺”、以身帶“順”、以胯帶“晃”、以膝帶“顫”、以腳帶“點”等來代表布依族舞蹈特點。通過舞蹈動律闡釋舞蹈身體語言的文化信息,一是身體語言信息所賦予舞蹈的形象性和抽象性;二是通過信仰文化體系探尋更深層次的文化內涵;三是布依族民間舞造型的銜接和節(jié)奏的處理上來闡釋布依族民間舞是一種動態(tài)的文化表現形式。
苗族音樂與布依族音樂共性與區(qū)別在于它們的音樂都具有著悠揚、深遠、古樸的文化歷史背景,也都有著情歌對唱的形式展現。苗族音樂以粗獷、奔放、輕快為特征的蘆笙音樂元素為主,時而悠揚、時而奔放、時而輕松、時而纏綿;布依族音樂把銅鼓作為樂器,舞蹈時把銅鼓懸掛起來,一人用鼓槌敲擊鼓面,一人手執(zhí)木桶對準鼓底,以增加共鳴,聲音渾厚深沉,舞者(一般是集體)圍著銅鼓,隨著鼓點節(jié)奏起舞。
四、廣場舞服飾與民族服飾上的區(qū)別
廣場舞服裝多采用運動與生活裝相結合作為廣場舞的符號代表,這樣的服裝在平時鍛煉時達到整齊劃一的效果,同時也給城市的一角增添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線。但是如果代表著一個城市的文化,必須注入地方民族元素,以達到推出特色文化為依托來展示多彩民族的獨特文化魅力!
五、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對廣場舞與地方民族舞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廣場舞這一群眾文化活動給老百姓帶來的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傊懊褡宓牟攀鞘澜绲摹保蛔兊氖俏覀兂种院愕膭?chuàng)新求索精神,以推出本土特色文化為根基,以民族文化作為標志物,來宣傳推廣和發(fā)展廣場舞文化活動帶來的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