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腔
老人躲冬防兇險
◎文/老腔
14年前,我的母親就是在一個干冷的冬季永遠離開了我們。也是在17年前一個干冷的冬季,我的娘親一夜起來半身不遂了。她在病榻之上煎熬了三年,始于高血壓,歿于腦血栓。每每想起往事,心里五味雜陳。我的老泰山,也是在冬天永遠撒手遠去。他是歿于肺纖維,聽說是癌中之癌。每年正月初二,我們從四面八方聚攏過去的時候,老丈人是要親自下廚的,他的拿手好菜就是蒸碗子。三年前,他已經沒有下廚的能力了。接著是怕冷,稍有寒意,他就沒完沒了地喘。為此,我們費盡心思,每到冬季,就讓他搬到最暖和的子女家。后來發(fā)展到不能聞到異味。我們幾個姑爺,一去看他,都自覺戒煙。不能聞的異味甚至包括墨汁的味道。老泰山看我寫字,羨慕地也想學。我于是筆墨紙硯一次買齊送去,連要臨的帖也一并送達。我是希望,專注于一項愛好,會對他的肺病裨益大獲。待到一段時間后,我去檢查臨帖的情況,居然一張都沒寫。倒是在桌上鋪排了水寫布,好像是日日在此方寸之間用著功。叩問其故,說是聞不得墨汁味兒。我才知道,肺病之于異味有多么相害。去年國慶前夕,老泰山的肺病轉化成肺纖維,時過不久就仙逝了。兩位老人的冬逝,一次再一次用寒冬刺痛了我滴血的心。好在兩位老人都年過八旬,心中的愧疚稍稍減淡一些。但畢竟老年人躲冬,不能不引起子女和這個社會高度關注。
春發(fā)冬藏,是自然規(guī)律。道家名言:道法自然,說盡了世間萬物應該取法的規(guī)律。冬季萬物遁跡了,蒼茫大地,生命之物,統統隱蔽起來。那么人類,其實也應該冬藏。古人總結得多好:晚起以待日出。冬季是個陰盛陽衰的季節(jié),這從太陽照射的時間長短即可看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用在這里恰如其分。冬季追日,以和自然,便是法道之舉。
那么為什么要冬藏呢?老年人為什么一定要躲冬呢?簡而言之,酷冬嚴寒,會給生命本體帶來嚴重損害,所以暗含了極高的兇險。按照熱脹冷縮的原理,冬季里,我們的身體各個部件都收縮了。其他部件收縮倒也罷了,血管,尤其是毛細血管、小動脈的收縮,即刻引起的是血壓的升高。所以你就知道,高血壓的患者為什么冬季會出狀況了。我的母親就是在一個可惡的冬季,腦中風而半身不遂的。當時我們送她到醫(yī)院,體檢血壓已高達180。這個數字我到現在都記憶刻骨。是兇險的冬季,讓我的老娘血壓驟升,釀成大患的。另一方面,嚴寒也讓身體的部件變得僵硬易損,失卻了平時應有的彈性和柔韌。所以不光是血管容易破裂,就連我們的骨骼也變得易折易斷。冬天是血管病高發(fā)期,冬天也是骨病易發(fā)期。而采取的措施其實相當簡單,就是一個字——藏。藏有兩方面的深意,一是減少外出,尤其是減少無日照外出,謂之為藏。二是包裹起來,讓身體不至于失去應有的熱量,亦可謂之為藏。
嚴冬的另一個兇險在于,細胞的免疫力大大減弱,從而快速破壞一個系統,造成感染,誘發(fā)各種病變。這其中首當其沖的就是呼吸系統。為什么呢?因為它們直接接觸寒冷的空氣,也可以說直接遭罹嚴冬的攻擊。嚴寒會在最短的時間里摧毀呼吸系統的黏膜,生成細菌,制造感染。所以感冒的各種癥狀,就是冬季施虐的最淺表的淫威。深層的到喉管,最下層的到肺部。而肺乃是五臟六腑中最嬌弱的器官,最易被攻擊,最易發(fā)生狀況。幾乎所有的死亡,最終都要歸結到肺感染,或者肺衰竭。而預防這些兇險的辦法,其實也非常簡單——保暖即可。人活一口氣,珍重呵護好自己的肺,就可以讓這口氣長久一些。我還建議,冬季戴口罩,其實也是很棒的護衛(wèi)呼吸系統的措施。
普通人尚且如此,老年人的本錢少而又少了,更應該冬藏。不僅僅是冬藏,更需要躲冬。碰見火,我們要躲。遭了洪水,我們要躲。遇到猛獸,我們要躲。嚴冬來了,我們也要躲,老年人更應該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