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耀晨
“老板”的“板”,胡錦明認為是個寫錯的字,讓人聯想到“木板”、“平板”、“死板”、“挨板子”等含義。這個字應寫作“闆”才名正言順?!伴T”,是創(chuàng)立一個門戶,開辟一方事業(yè)。三個“口”,代表一個企業(yè)的員工,也可以代表客戶和公眾。人多了,“眾口”難調,就顯出“品”的重要。因此,企業(yè)負責人注重德行,抓好產品和服務品質是第一要務。
又如中華的“華”字,繁體的寫法上面有個草頭,代表“葉茂”,中間兩個“十”字,代表枝繁,下面一個“十”字代表根深。這個字的含義,中華文明是根深葉茂枝繁的?,F在的寫法,指一個人在十字路口拿一把匕首。這個字形的含義,是不好的。
中國古人崇尚“名正言順”、“師出有名”,這正是中國姓名學研究的范疇。胡錦明介紹說,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對組織和個人的取名之道,其實有一個久遠的傳承,而且跟漢字的歷史演變息息相關。
現代漢字姓名學最早的奠基之作,是臺灣人楊坤明先生著作的《中國姓名學》。1928年,四十一歲的楊坤明先生遠赴新加坡,在任小學教員期間完成此書的初稿,并于1931年在福建廈門正式出版。由此,中國姓名學,發(fā)展成為有理論系統和廣泛實踐為基礎的獨立學問。姓名學在很多人看來很神秘,但是胡錦明認為:中國姓名學人根本的使命是傳承漢字的正確書寫方法,把漢字中蘊含的哲理和精神永遠傳承下去。
胡錦明是楊坤明的第五代弟子,除了為企業(yè)與個人取名和改名,他把更多時間用來講授《漢字的生命密碼》。他提出并強調一個常識:漢字是文字符號,更是“全息的符號”。漢字字形中體現了中國人自上古以來獨特的世界觀、價值觀和方法論。弘揚傳統文化,就要盡可能完整地傳承漢字書寫形態(tài)中蘊藏的理念和精義。
美名與美德相得益彰
胡錦明告訴《中國商人》,中華文明的根基重在“道德”二字。何為道?道就是自然界的秩序,遵循自然界的秩序做事,就叫“德”?,F在世界各國都講發(fā)展,但是發(fā)展要遵循自然的秩序,要有度。發(fā)展過度,就是“廢”了,“廣”、“發(fā)”為“廢”嘛。再說“德”字,一個雙人旁,代表行為,“心”是發(fā)心,心上有“十”,代表“十方法界”,十下有“罒”,“罒”下有“一”,代表十方法界的心和行都要“網”在“道”上。有一次,胡錦明看到“全聚德”招牌上的“德”居然少寫了中間的一橫。“德”字本來沒有簡化,少寫一橫,沒有了根本的“道”,這就是寫錯了。
所以,一個好的名字,必須是音形義的完美結合,體現了父母長輩對孩子美好的期望,可以激發(fā)一個人自強不息的發(fā)心和志向,美名與美德相得益彰,達成“美名遠揚”、“光宗耀祖”的人生成就。一個隨意取來,比如民間常見的“阿貓”、“阿狗”這樣的名字,則可能在孩子上學和成長中就引來同學的取笑等種種煩惱和困擾。
在中國姓名學的理論和應用體系中,名字對人的意義,則要超越這些通俗的理解,利用漢字獨特的字形和筆劃中反映的易學數理,進行系統的考察和推演。胡錦明和蕭啟宏教授在保護和推廣漢字傳統方面志同道合,蕭啟宏教授指出了漢字造字的根本規(guī)律:“字形藏理、字音通意”,胡錦明認為正是由于這個發(fā)現,蕭啟宏教授才被譽為“當代字圣”。
中華的“華”字,原本的字形可蘊藏中華民族和文明“根深”、“葉茂”、“枝繁”的含義,而當前的字形已看不出這樣的內涵。作為一種“全息符號”,字形的某種缺失,也就是信息的缺失,是漢字精義和文化之美的流失。如今,隨著簡體漢字的普及,人們更多是從文字工具的角度認識和了解漢字。胡錦明建議有條件和時間的朋友,深入學習和認識繁體字的字形和字義,這是傳承和發(fā)揚傳統文化的捷徑。
在中國姓名學者們看來,上古時期有“倉頡造字”、“黃帝正名百物”的歷史和傳說記載,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發(fā)展歷程,首先是從對宇宙萬物的摹寫和命名開始的,隨后是《易經》這個哲學體系的創(chuàng)造和形成?!兑捉洝返闹骱屯晟?,歷經“伏羲畫卦”,“文王作卦辭”,“周公作爻辭”,孔子作《易傳》(又稱“十翼”)四個階段之后,這部經典大功告成。
胡錦明說,中國姓名學是以漢字為基礎的, 字就是名,是取名用的。萬物有名,就有了歷史和人文的存在。中國姓名學將《周易》中的象、數、理、氣,結合漢字的字形和含義,總結出命名的“五大原理”:意義,天地,陰陽,五行和數理。
正如老子在《道德經》開宗明義寫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碧斓厝f物本來沒有名稱,黃帝正名百物,倉頡造字紀錄,中華民族的文明由此開啟。胡錦明特別談到中國姓名學的這些淵源時,流露出對漢字書寫形式的虔誠情懷,以及對漢字音形義完美結合的信念。
“常人看到的是幾個漢字組合的姓名,但在我們看來每個字都是“卦”,是一個人過去和未來的檔案。”胡錦明建議對漢字文化感興趣的讀者去看看《中華大字典》。其中,漢字的“字”分別有“乳”也、“養(yǎng)”也、“愛”也、“飾”也、“妊娠”也、“牝”也、“文字”也、“名”也、“地名”也、“姓”也十種含義。
這十種含義,系統反映了一個人由童蒙走向智慧的過程,幼兒得乳而活,善食而養(yǎng),慈心愛眾,文飾其行,育化其志【妊娠】,結果成器【牝】。這個內外兼修,接受教養(yǎng)的過程,總括起來就是一個人以“字”為根,立“名”為本,進而于社會上展開人生的事業(yè)。歷史上有“字縣”,有“字”姓,則更彰顯漢字的“開天辟地”之功。
如果在孩子剛開始識字的時候,就能把“字”的這些含義和故事先講清楚,孩子識字學習的態(tài)度是不是會更加鄭重其事,對漢字含義的體會是不是會感到充滿趣味?如果孩子剛好又有一個好的名字,他又能慢慢體會名字的含義和長輩的期望,是不是一生奮斗的志向和人生的軌跡更加清晰?
個人的姓名是這樣,企業(yè)和品牌的名稱也是如此。十多年前,海爾位居中國十大品牌之首時,當時華為規(guī)模還不是很大。但胡錦明認為“華為”這個名字也不同凡響,未來必能超越海爾。因為華為無論從名字的含義還是數理關系來看都更完美一些。
被師父啟發(fā)的人生
胡錦明從不輕易給人起名和改名,比如煙酒、屠宰、賭博行業(yè)的人,給再多錢他也決不會接受。他的兒子曾經是一家公司的股東,當他得知這家公司決定投資屠宰市場,每年計劃屠宰6000萬只雞時,他讓兒子毅然離開了公司。
“真誠正念,是師門的教誨?!背鰩熞呀浭嗄甑暮\明,越來越感到師父這句話的份量:“我們研究的這一行,不是職業(yè),也不是事業(yè),而是一種傳承漢字的使命?!?/p>
胡錦明師從“于登大千”,于登大千也是一位虔誠的居士,法名“慈文”。有一年,胡錦明當時在南京的公司開業(yè),師父也來了,還一起上了九華山去看肉身菩薩。當師父看到一位主持出來,當即跪拜,在參觀的過程中,對每一位僧人都是恭恭敬敬。
這一幕曾經令胡錦明心中感嘆。因為在他心里,師父的地位是很崇高的。師父收徒極為謹慎,第一次拜見師父時,他曾看見一個人提了兩大旅行袋的現金要拜師,但師父只是平淡地說:“你回去吧,我們不需要這個,你該做什么去做什么。”
師父平日的修行生活,胡錦明也自感望塵莫及。如今老人家已經是高齡,依然保持著多年來過午不食的習慣。他每天都要用毛筆字抄寫佛經,然后是幾個小時的跪拜禮佛。
“如果是我,十分鐘就吃不消了,但師父天天如此!”胡錦明拜師后,曾經有幾年時間閉門不出,孜孜不倦地精讀師父指定的教材:《黃帝外經》、《黃帝內經》、《易經》、《中華大字典》、《中國姓名學》。有一段時間,他每天要把《中國姓名學》及師門傳承的《內部文獻》通讀一遍,《中華大字典》更是手不釋卷。
這幾年中,他跟師父見面的機會比較多。出師后,除非師父想見時主動聯系他,師徒二人才能見見面。雖然現在很難見到師父,但他牢記著師門的教誨和傳承漢字的使命。
“學習越深入,越能感受到漢字的博大精深。比如人字,一撇一捺,一撇代表自己,一捺代表別人,一撇開始重,越來越細,一捺開始細,越來越粗?!焙\明說:人字看似簡單,含義無窮,他告訴我們這些后人——要把自己看得越來越輕,把別人看得越來越重,這樣的人生,才能走向德行的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