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貌描寫也叫肖像描寫,是對人物的外貌特征,包括容貌、衣著、神情、體形、姿態(tài)等進行描寫,進而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達作者的情感傾向,加深讀者對人物的印象和認識。以寫人為主的記敘文,必然要用到外貌描寫。
外貌描寫在寫作中會經(jīng)常用到,它是為揭示人物性格特征服務(wù)的。一個人的精神狀態(tài)往往通過外貌、神態(tài)等表現(xiàn)出來,最典型的就是魯迅對閏土的刻畫。“先前的紫色的圓臉,已經(jīng)變作灰黃,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皺紋;眼睛也像他父親一樣,周圍都腫得通紅,這我知道,在海邊種地的人,終日吹著海風(fēng),大抵是這樣的。他頭上是一頂破氈帽,身上只一件極薄的棉衣,渾身瑟索著;手里提著一個紙包和一支長煙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記得的紅活圓實的手,卻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了?!边@段外貌描寫,揭示了閏土的悲慘命運,特別是通過外貌對比,使“中年閏土”與“少年閏土”判若兩人。
寫作中,我們還要注意哪些呢?下面就舉幾個例子。
【升格前片段】
兩年前,媽媽下崗了。為了生活,媽媽做了馬路協(xié)勤員。當(dāng)?shù)弥獘寢屪鲞@種工作,我對她說:“太丟人了!”媽媽一臉緊張,拘謹?shù)卣驹谀抢铩K靡苫蟮难凵窨粗?,似乎在說:“這不都是為了你嗎?”
經(jīng)過校門口的交通崗時,我都會遇見媽媽,這是我所不想見到的。我把頭埋得很低,有時避而遠之。因為,我怕被別人發(fā)現(xiàn),那個馬路過上的婦女就是自己的媽媽。
高二下學(xué)期,早晚都要補課,雖然每天起得很早,可等我到校時,媽媽早就到崗上班了。我也知道,媽媽這樣做全為了我,我卻沒有勇氣和她說話,因為很多同學(xué)都看著我呢。
修改建議:以“母愛”為主題的文章,肯定離不開母親的外貌描寫,但是,該語段的外貌描寫還不夠完善。作者雖然寫到媽媽的“臉、頭發(fā)、眼神”等,只是一筆帶過,沒有把真實的媽媽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很難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開學(xué)伊始,班里來了一個新同學(xué)。他,頭發(fā)很黑,戴著一副眼鏡,穿著一雙棕色的皮鞋。他特別喜歡笑,站在講臺上做自我介紹時,嘴角上時不時地浮動一絲笑意,讓人覺得很親切。他上身穿著一件淺色的襯衫,袖口向上微卷著,下身是一條牛仔褲,很隨意的樣子。不過,他有一個小缺點,就是皮膚太黑了,看上去,就像是從非洲來的一樣。
修改建議:這是一段外貌描寫,可以說是不惜筆墨,卻并不出彩,反而弄巧成拙了。仔細觀察,是寫好人物音容笑貌、衣著打扮、舉止言談的前提,不過,也不能面面俱到。在掌握人物的體貌特征之后,我們可以先從整體上描寫人物的身材,再由上至下,有順序地進行局部描寫,千萬不要“跳格寫”。
【升格后片段】
兩年前,媽媽下崗了。為了生活,媽媽做了馬路協(xié)勤員。知道媽媽做這種工作,我狠狠地對她說:“太丟人了!”媽媽臉色憔悴,面色蠟黃,頭發(fā)蓬亂著,顯然起得太早了,她還沒來得及梳理,就像一個大病初愈的人。她一句話也沒有說,只是用一種無奈的眼神看了我一眼,然后到廚房做飯去了。
我忘不了每天走近校門口的場景。那個熟悉的身影,就站在來往的行人中,像一根木桿,冰冷、親切,讓我感到焦慮與恐慌。每次經(jīng)過交通崗,我的心就跳個不停,好像有一把刀子逼著我把頭低下,甚至避而遠之。我怕被同學(xué)們發(fā)現(xiàn),那個身穿黃馬甲、手拿小旗、嘴里不停地吹著口哨的女人就是媽媽。
我也深知,媽媽這樣做全為了我,然而,就沒有勇氣和她說話。我怕別的同學(xué)看不起我。
亮點展示:升格后的語段顯得充實而飽滿,對媽媽的表情神色、衣著打扮、言談舉止等進行精雕細刻,入情入理,把一個飽受生活艱辛的母親形象展現(xiàn)出來。而且,語段中增加了“我”的心理感受,從側(cè)面表現(xiàn)了母親的偉大。
開學(xué)伊始,班里來了一個新同學(xué)。他的個子很高,站在那里就像一棵亭亭玉立的小樹,渾身有使不完的勁兒。他的頭發(fā)黑黑的,額前的幾綹被汗水浸濕,很不規(guī)則地趴著。他戴著一副眼鏡,把那雙大眼睛藏在鏡片后面了。雖然隔了一層玻璃,但并不影響通過這個窗口走進他的內(nèi)心。他特別喜歡笑,站在講臺上做自我介紹時,嘴角時不時地浮動笑意,讓人覺得很親切。他上身穿著一件淺色襯衫,袖口向上微卷著,下身是一條牛仔褲,腳上穿著一雙運動鞋,看上去很隨意的樣子。不過,他有一個小缺點,就是皮膚太黑了,看上去就像從非洲來的。
亮點展示:升格之后的語段彌補了外貌描寫常犯的通病——“跳格寫”,而且語言更豐富,很好地介紹了新同學(xué)的音容笑貌,讓人對他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其中,對頭發(fā)、眼睛、衣著的描寫很具體,一個“趴”字跳了出來,給語段增色不少。
【升格前片段】
一天,健康的你突然病倒了。這場病讓你一下子老了許多。你躺在病床,能看明白一切,卻不能表達一點。你躺在病床上,是那樣無助,那樣蒼老,與昔日慈祥、溫和的面龐形成極大反差。爸媽和叔叔不停地忙著,我和弟弟站在你看不到地方。看著你蒼白的臉龐,我再也忍不下去了。我拉著弟弟,繞過護士來到床邊。我輕輕地問你要什么,你張開口,只吐出了幾個音節(jié)。你有些著急,搖了搖頭,用手去指。我從你指的方向拿來一個蘋果,遞給你。你反手把蘋果推給了我。一瞬間,你笑了,和往日一樣。爺爺啊,你的大孫子已經(jīng)長大,比你高上半頭了;你的小孫子也將要長大,快要和你一般高了,你卻躺在病床上……
修改建議:寫人離不開所處的環(huán)境,更需要勾勒外貌,不能忽略細節(jié)。病床上的爺爺是什么樣子的呢?疾病讓爺爺“老了許多”,“老”到什么程度?該語段寫的不具體,也不生動。寫人時,還要把自己的真情實感融入進去,更能打動人心。
【升格后片段】
一天,你突然病倒了。你的嘴仿佛被凍住了,說不出話來。這病,讓你一下子老了許多。頭頂稀疏地爬著銀絲,顴骨比以前更突出了,眼里布滿了血絲,手不自覺地抖著……你躺在床上,眼里無光,能看明白一切,卻不能表達出來。床上的你,是那樣無助,那樣蒼老,與昔日慈祥、溫和的模樣形成極大反差。這些深深地刺痛著我的心。爸媽和叔叔正忙著,我和弟弟站在你看不到的地方??粗欠N令人揪心的表情,我再也忍不下去了。我拉著弟弟,繞過護士來到床邊。我輕輕地問你要什么,你張開口,只吐出了幾個斷續(xù)的音節(jié)。你有些著急,搖了搖頭,用手去指。我從你指的方向拿來一個蘋果,遞給你。你反手把蘋果推給了我。一瞬間,你笑了,咧開嘴,就像個孩子,似乎在說病并無大礙。你的臉上,涌動著愛,像冬天里的暖陽,照在我和弟弟身上。爺爺啊,你的大孫子已經(jīng)長大,比你高出半頭;你的小孫子也將要長大,快要和你一般高了,你卻躺在病床上……
亮點展示:爺爺病入膏肓,此時,他的衰老與沮喪必然是外貌描寫的重點。升格之后,作者從頭發(fā)、顴骨、眼睛、手等幾處入手,勾勒出爺爺?shù)拇篌w形象。其中,還滲雜著作者的復(fù)雜心情,特別是爺爺“推蘋果”這個鏡頭,把愛表達著淋漓盡致。
【新題設(shè)計】
1.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應(yīng)以一顆感恩的心去對待生活。感恩親人對我們的關(guān)懷,朋友對我們的幫助,老師對我們的培養(yǎng)……請以“感恩”為話題,寫一篇作文。要求:角度自選,標題自擬,不少于600字。
2.身邊發(fā)生的一個個故事,生活中的一幅幅畫面,猶如一道道風(fēng)景,銘刻在我們心中。它讓我們成長,教我們自信,給我們力量……請以“身邊的風(fēng)景”為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