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繼續(xù)我們的旅行,通過林木蔥蘢和多蔭的小道深入山谷。這是一條夾在懸崖峭壁之間的、在原始森林中的真正的小路。
走了一個小時,我們聽到附近瀑布發(fā)出的沉悶而強大的聲響。我們走到陰暗的峽谷的底部。法托納的溪流在那里像一大捆銀白色的麥子,從三百米高的地方陡然下落,墜入山下的空隙中。
深淵的底部的確是個美妙的去處。
奇樹異草在陰影中交錯混雜,濕淋淋的,浸泡在一場永不停止的滂沱大雨中。它們沿著黑色的懸崖峭壁,牢牢地攀附著藤類、喬木狀蕨類、苔蘚和美麗的細(xì)柄藤。瀑布直瀉而下,墜落成碎片和粉末,那聲勢就像一場傾盆大雨,就像一大群頭發(fā)亂蓬蓬的狂怒的人。
接著,它又在巖石裸露的水池里匯集起來,翻騰不已。它花了好多個世紀(jì)挖掘、磨光這些水池,然后形成河流,在草木蒼翠的森林里,繼續(xù)走它的路。
粉塵一樣的水滴,像面紗那樣散落在這整個自然界的上空,在上面,露出了天空和一半消失在陰暗的云霧里的大、小山頭。天空好像是從井底看到的一樣。
(節(jié)選自法國·皮奈爾·洛蒂《法托納的瀑布》,有改動,題目為編者加)
寫法點撥
選文描寫瀑布時,分別將瀑布比作了不同的事物,法托納瀑布在三百米高的地方時像“一大捆銀白色的麥子”;墜落時又像“一大群頭發(fā)亂蓬蓬的狂怒的人”;落入水池翻滾濺起的水滴,像“面紗”。作者用這些形象的比喻將瀑布做了全面的描繪,使讀者仿佛親眼所見一般。
小露一手
同學(xué)們,我們在描寫某一種事物時,可以運用多個比喻,從各個角度對事物進(jìn)行描寫,比如,一棵樹,在風(fēng)平浪靜的時候,看起來像什么,在狂風(fēng)暴雨中像什么,遠(yuǎn)看像什么,近看像什么,等等。發(fā)揮你的想象力,將事物的各個方面呈現(xiàn)出來,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