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主任醫(yī)師 丁關慶 圖片提供/壹 圖
CA15-3是一種糖蛋白,由于30%~50%乳腺癌患者的CA15-3明顯升高,所以是監(jiān)測乳腺癌術后復發(fā)的最佳指標。對早期乳腺癌的敏感度較低僅為20%~30%;有轉移時陽性率可達80%,CA15-3值>正常參考值4倍以上時可確定有轉移。在臨床檢出轉移灶前幾個月,CA15-3即可增高;發(fā)生轉移患者中,CA15-3明顯升高者生存期比CA15-3值正常者明顯縮短;在治療過程中,CA15-3的變化可反映療效。因此CA15-3可作為乳腺癌診斷的輔助指標,并可監(jiān)測轉移、評估療效和預后。肺癌(特別是腺癌)、卵巢癌和乳腺、卵巢的良性病變患者,有時CA15-3亦有升高。正常參考值為<25U/ml。
CA27·29是一種與腫瘤相關的黏蛋白抗原,臨床意義與CA15-3相似,主要用于乳腺癌的療效評估和監(jiān)測轉移復發(fā)。對Ⅰ期乳腺癌患者檢測診斷意義不大。CA27·29也可用于轉移性結直腸癌和胰腺癌患者癌癥復發(fā)的檢測,且明顯早于其他顯像技術。正常參考值為40 U/ml。
PSA是人前列腺腺泡和腺管上皮產生的一種糖蛋白,特異度為90%~97%,敏感度為87%~89%。健康男性總PSA(tPSA)<3微克/升,游離PSA(fPSA)占總PSA的10%~20%。PSA增高見于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性疾病。fPSA較tPSA更敏感,當tPSA正常而fPSA升高時,提示前列腺癌可能性大,故目前常同時測定tPSA和fPSA。PSA對前列腺癌的診斷和術后監(jiān)測有實用價值。
前列腺切除后若原來高濃度的PSA持續(xù)不降,或術后再度上升,提示手術不徹底或有轉移的可能。急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腺瘤患者,血清PSA升高程度輕微;若病程中PSA進行性明顯升高,應考慮有前列腺癌的可能。
前列腺觸診后血清PSA會升高,應在觸診后一周再查血。早期前列腺癌的PSA可正常,因此對人群的普查意義不大。
PSA正常參考值:tPSA<4ng/ml,fPSA 0~0.93ng/ml。不同年齡組的PSA水平也有不同,應選用與年齡相對應的PSA正常參考值。
40~49歲:0~2.5ng/ml。
50~59歲:0~3.5ng/ml。
60~69歲:0~5.4ng/ml。
70~79歲:0~6.3ng/ml。
NSE在肺小細胞癌中陽性率可達60%,特異度為60%~80%,早期肺小細胞癌陽性率低。該指標與腫瘤大小、病情分期密切相關。NSE亦是神經母細胞瘤的標志物,對早期診斷和判斷預后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甲狀腺髓樣癌患者,NSE亦可輕度升高。需要注意的是,NSE不能使用血漿進行檢測,因為紅細胞和血小板含有NSE,溶血樣本容易出現(xiàn)假陽性。
19CYFRA21-1又稱血清骨膠素21-1,陽性檢出率肺鱗狀上皮細胞癌為80.0%、腺癌為63.6%、小細胞肺癌41.0%。其對肺癌臨床分期有一定參考價值,分化程度愈低,含量愈高。正常參考值為<3.3ng/ml。
Scc-Ag增高見于肺癌、子宮頸癌、頭頸部癌等鱗狀上皮細胞癌,其含量隨病情加重而升高。正常參考值<1.5ng/ml。
TSGF是數(shù)種與惡性腫瘤生長相關的糖類物質和代謝物的統(tǒng)稱,對常見腫瘤的靈敏度為86%、特異度為97%,對判斷預后、評價療效亦有意義。正常參考值<64U/ml。
AFU是非特異性溶酶體酸性水解酶,診斷原發(fā)性肝癌的陽性率為70%~80%,與AFP水平及腫瘤大小無關;對AFP陰性肝癌和小肝癌陽性率分別為76.1%和70.8%;繼發(fā)性肝癌、良性占位病變均呈陰性,但肝硬化、慢性肝炎的假陽性較高。
hCG是一種糖蛋白類激素,由胎盤滋養(yǎng)層細胞合成,婦女受孕8天時血和尿中可測出hCG。hCG是惡性滋養(yǎng)細胞腫瘤診斷、監(jiān)測療效和估計預后的重要指標。葡萄胎時,hCG超過100KU/L,常高達1500~2000KU/L,且持續(xù)不降。一般來說。葡萄胎清除后hCG陽性不超過2個月(個別患者可3個月),人工流產和自然流產hCG陽性不超過30天和20天,足月分娩后陽性不超過12天,異位妊娠為8~9天。若超過上述時間,hCG依然持續(xù)高值或有上升,可考慮有絨癌可能。絨毛膜上皮癌治療后依然有hCG升高者應繼續(xù)治療。絨毛膜上皮癌患者腦脊液中hCG值的明顯升高,可作為腦轉移的一個證據(jù)。hCG亦是非精原細胞性睪丸癌敏感的標志物,約10%精原細胞瘤hCG升高。此外,子宮內膜異位癥、卵巢囊腫、肝硬化以及乳腺癌、胰島細胞癌、惡性黑色素瘤和原發(fā)性肝細胞癌,亦偶有hCG的輕度升高。
胃泌素釋放肽(GRP)屬于胃腸激素,主要刺激胃的G細胞分泌胃泌素。肺小細胞癌患者往往存在高水平GRP,但GRP穩(wěn)定性差,難以檢測作為GRP的前體。胃泌素釋放肽前體(proGRP)的半衰期較長、更穩(wěn)定,可以進行體外檢測,來反映GRP的水平。proGRP對肺小細胞癌較敏感,在疾病的早期發(fā)現(xiàn)、療效判定以及復發(fā)監(jiān)測方面均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其診斷肺小細胞癌的臨床價值高于NSE,兩者同時檢測能夠提高診斷的準確性。判斷界值30pg/ml。
如堿性磷酸酶(ALP)、酸性磷酸酶(ACP)、乳酸脫氫酶(LDH)、β2微球蛋白、降鈣素、甲狀腺球蛋白等均可作為瘤標應用于臨床。
例如AFP升高在確定肝癌診斷時應和慢性肝病引起的AFP升高作鑒別。慢性肝炎、肝硬化有19.9%~44.6%的患者AFP升高,但AFP水平多在25~200ng/ml之間。另外,良性肝病活動常先有谷丙酸轉氨酶(ALT)明顯升高,AFP是相隨或同步關系,一般在1~2個月內隨病情好轉ALT下降,AFP隨之下降。有時良性肝病活動,AFP亦可呈反復波動,持續(xù)低水平等動態(tài)變化,但還是需要警惕肝病活動的同時可能有早期癌的存在。
某項瘤標輕微升高時,應每隔一個月復查1次,連續(xù)3次,若逐漸上升則有臨床意義,若逐漸下降一般認為意義不大。
原發(fā)性肝癌的AFP陽性率約70%,聯(lián)合應用CEA和CA19-9陽性率可>90%。在轉移性肝癌中,可用CEA和CA19-9聯(lián)合檢測,以協(xié)助診斷和隨訪病情。在結直腸癌中,CEA和CA19-9是最重要的檢測項目,其他可選用的有CA72-4、CA50和CA125等。生殖細胞惡性腫瘤則常檢測AFP和hCG。胰腺癌的主要瘤標是CA19-9,CEA、CA50可作為補充檢測指標,有報道稱聯(lián)合檢測陽性率可高達80%。
腫瘤的確診應結合影像學檢查如B超、CT、MRI以及纖維鏡等,以提高早期診斷的準確率。(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