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無償獻血者捐獻的血液需要經歷層層關卡才能用于臨床。但是,卻一定很少人會知道,獻血后其實還有這樣一個步驟:就是需要對獻血者們的血液進行“濾白”。
什么是“濾白”?
“濾白”,聽上去和生活中我們對衣物進行的“漂白”很像,但其實,對血液進行“濾白”可不是血液不干凈的意思?!盀V白”,簡單來講就是對血液成分中的白細胞進行濾除。通常,血液送往成分科,在進行成分分離制備之前還有一個步驟,就是對其進行“濾白”,將血液中的白細胞等物質去除掉。“濾白”的整個過程,就是先將一袋袋血液在“濾白柜”上倒掛起來,大約15分鐘左右的時間,通過專門的濾盤裝置,血液中的白細胞就會被過濾掉了?!盀V白”后的血袋則會被放入大型離心機開始進行成分制備和分離。
為什么要對血液進行“濾白”呢?
白細胞被稱為人體的健康衛(wèi)士,是我們人體內的防御細胞,能夠排除異己:當人體受到外來的細菌、病毒侵擾時,白細胞就會主動攻擊、吞噬這些外來物,消滅和殺死它們,使機體不受到侵害。
既然如此,為何還要濾除血液中的白細胞呢?
1.白細胞輸注給受血者,易引起輸血不良反應
白細胞在我們體內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但當它跟隨著獻血者捐獻的血液一起輸注到另一個受血者身上的時候,情況就大為不同了:
當我們獻出血液,血中的白細胞帶著在我們體內吞噬的細菌、病毒,共同存在于獻出的血液內。而白細胞一旦離開人體便會成為短命細胞,3~5天便喪失活性,而它所吞噬的細菌、病毒卻還存在。
當血液輸注給身體衰弱的病人,??梢鸱侨苎园l(fā)熱反應、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征,血小板輸注耐受和輸血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等輸血副反應。此外,一些存在于人類白細胞上的病毒,如巨細胞病毒、T淋巴細胞病毒等,也可通過白細胞的偶然輸入而傳染。
所以,輸血前對血液中的白細胞進行濾除,是為了減少給受血者造成傷害,使輸血更加安全、放心。
2.血液制品濾除白細胞的優(yōu)點
降低非溶血性發(fā)熱反應;阻止或延緩HLA同種免疫作用,減少輸注無效;防止某些白細胞相關病毒的傳播;預防癌癥手術患者因輸血造成復發(fā)率增高;減少手術后感染,縮短平均住院日,減少醫(yī)療費用;操作簡單易行;白細胞去除率高;濾除白細胞的血液制品可以在血液有效期內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