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正明
[摘要]新課程改革強調課堂教學的對話、生成、互動,廣大教師逐步從唱獨角戲、滿堂灌的課堂教學走向師生互動。但實踐發(fā)現(xiàn),課堂互動中存在著諸多“低效現(xiàn)象”。探析產(chǎn)生課堂互動學習低效的五種原因及應對策略,以期能為信息技術課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信息技術;互動學習;低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4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9068(2017)15007902
在課程教學改革日新月異的今天,“師生互動”這一教學模式越來越為廣大信息技術教師所接受,廣大教師逐步從唱獨角戲、滿堂灌的課堂教學走向對話、生成和互動。然而筆者通過親身實踐發(fā)現(xiàn),課堂互動并不是一加一就一定等于二,運用不當往往難以取得預期的效果,運用得當甚至可以達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信息技術課如何避免“低效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構建有效的課堂互動?本文試從以下五個方面加于剖析。
一、設定目標,避免“為互動而互動”
新課程改革推行以來,更加強調學生的主體參與性,因此,部分教師產(chǎn)生了跟風心理,課堂互動流于形式,為互動而互動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有的教師不論什么教學內容,都樂此不疲地競猜、游戲、比賽,整堂課亂糟糟鬧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還有些教師在導入或講解時總會問“是不是”“好不好”“對不對”等一些根本不是問題的問題,一廂情愿地把虛假的互動進行到底。試
問,這樣的互動有效嗎?
教學過程中的師生互動應針對某一知識點或需要解決的問題,設立預期目標,并根據(jù)不同的問題情境和知識領域,選擇采取與之相符合的互動方式。設定了預期目標,互動就不會僅流于形式,它能使互動有目標,使過程有序化,在此基礎上的互動,才能產(chǎn)生效果。有教師在上浙江攝影出版社三年級下第8課《大小寫字母巧輸入》時,課前互動,教師課件出示一些國家的國旗,請學生猜一猜是哪個國家?并說說這些國家的英文簡稱,進而引出任務一,讓學生嘗試在寫字板中輸入CHN,揭示今天所學課題《大小寫字母的輸入》。此互動看似隨意,實則環(huán)環(huán)緊扣,步步深入,將學生帶入本課教學內容,這才是真正有效的師生互動。
二、運用機智,避免“互動卡殼”
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互動是“生成”的互動,是靈動的、變化的、不可預測或不可完全預測的,因此,在互動時隨時都可能出現(xiàn)意外的狀況?!耙馔狻碧幚淼煤?,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處理得不好,輕則對學生造成打擊,影響教學效果;重則出現(xiàn)教學互動“卡殼”的現(xiàn)象,使課堂教學不能順利進行。
處理這些“意外”,需要教師有足夠的課堂機智,并通過敏銳觀察、靈活思維、果斷決策對教學過程中的各種信息反饋做出有效的反應和機智的處置,最大限度地開啟學生思維才智,獲得最佳教學效果。
同樣是上第8課《大小寫字母巧輸入》,另一位教師在教學Cpas Lock時,讓學生按按這個鍵,看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其中,一位女生相當細心,她說:“按一下這個鍵,在狀態(tài)欄中會出現(xiàn)Cpas Lock鍵的簡寫‘CAP這三個字母?!钡沁@位教師在此次互動中顯然課前沒有預設到這個環(huán)節(jié),因此,一下子還沒有搞清楚怎么回事就讓這個學生坐了下去。如果這個時候多說一句你能給大家試一試嗎?我們的學生就會多一種知道CapsLock鍵已經(jīng)鎖定的方法了。同時,讓學生學會多觀察任務欄狀態(tài)的提示,也能將我們的課堂教學向更深更廣推進,切實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yǎng)。如果當時這位教師能夠抓住這一次“意外”,肯定會讓信息技術課堂別樣精彩。
三、面向全體,避免“學困生缺場”
“學困生缺場”是指在課堂互動過程中只有少數(shù)優(yōu)等生和部分學生參與其中,而多數(shù)學困生由于知識、能力等的欠缺,不能在對話、討論時參與其中,或不能在課堂交往中恰當?shù)乇磉_自己的觀點等種種原因而缺場。教師如不能正確看待學生的“缺場”,不采取措施解決“學困生缺場”問題,教學效果勢必大打折扣。
課堂互動中要避免“學困生缺場”現(xiàn)象,首先要承認每個學生個體在學習基礎和信息技術能力上的差異,教學中要考慮到各類學生的實際水平和接受能力,要面向全體學生,既要滿足基礎較好學生的學習要求,又要兼顧信息技術基礎較弱學生能夠逐步跟上,縮小差距。如筆者在教學浙攝版六年級下冊第5課《編制畢業(yè)留念冊》時考慮到學生雖然學過演示文稿的制作,但間隔時間長加之平時運用少,特別是學困生制作慢,要求他們全部自己創(chuàng)作有一定難度,因此,我在課前給學生提供了教師制作好的幾個個人介紹樣板,學生可以模仿或修改這幾頁幻燈片設計個人的自我介紹,也可以自己創(chuàng)作,而將教學重點定位在超鏈接的實現(xiàn)上。這樣的安排學優(yōu)生和中等生能“吃飽”,學困生也不至于因為制作時間長、難度過高而“缺場”,較好地保證了教學效果。
四、調整心態(tài),避免“教師一言堂”
網(wǎng)上有這么一個故事:有個漁人有著一流的捕魚技術,然而他的三個兒子卻技藝平平,漁人百思不得其解,因為他一直手把手地教兒子們怎樣捕魚,凡是他長年辛辛苦苦總結出來的經(jīng)驗,他都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他的兒子們,而兒子們的捕魚技術竟然趕不上普通漁民的孩子。為何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呢?其實答案很簡單——漁人在傳授經(jīng)驗時沒有和兒子們有效互動,他凡事親力親為、包辦過多,才造就了兒子們的平庸。信息技術教學也是同樣的道理,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不注重讓學生在互動中積極發(fā)動思維,大膽表現(xiàn)自我,求同存異,暢所欲言,僅把師生互動視作迫使學生接受現(xiàn)成知識的手段,那么,就會出現(xiàn)“教師一言堂”現(xiàn)象,從而重演漁人的悲劇。
在師生互動中要避免“教師一言堂”現(xiàn)象,以下幾點是我們所要注意的:首先,要調整心態(tài),將自己和學生放在同等的地位,不以老師的身份去壓制學生,給學生以暢所欲言的機會;其次,要學會傾聽學生的不同意見,不輕易否定學生的“非標準答案”,并以包容的心態(tài)對待學生在互動時的“無心犯錯”;最后,要善于啟發(fā)學生的思維,捕捉學生的靈感,杜絕“填鴨式”灌輸知識的現(xiàn)象。
五、充分準備,避免“放任自流”
互動教學除了師生互動外,還有生生互動,是指生生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包括互相傾聽,互相反饋,互相激勵,互為師生、互相合作與競爭。相對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更容易出現(xiàn)“放任自流”現(xiàn)象。我們時常可見課堂上教師放手讓學生自主交流、學習,而學生或是手足無措呆若木雞,或嬉笑打鬧趁機游戲的現(xiàn)象。這固然有學生的原因,如,缺乏交流的意識和技巧等,但更深層的原因還是教師課前準備不足,以致課上操作失誤?!胺彩骂A則立,不預則廢”,課前的充分準備可以保證生生互動的流暢和高效。
在參加90課時培訓時,有教師在上六年級上第8課《網(wǎng)上購物行》一課時,設計的任務是給學生們差不多年齡的女兒買一臺筆記本電腦,要求學生們合作商量完成任務。這一任務的出示范圍相當寬泛,又無明確的目標,在此之前也沒有進行如何搜索網(wǎng)絡商品、比較相關參數(shù)、信息的真?zhèn)伪鎰e指導。學生在完成這一任務的過程中,表面上看似課堂氣氛熱鬧,學生活躍。但在最終成果展示時,任務完成者寥寥無幾,就算完成的也說不出為什么選擇這款產(chǎn)品。當然也就談不上教學目標中通過對電腦資料進行分析、比較,得出自己需要的結論,體驗對信息鑒別的一般過程了。
課堂互動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情感交流、互相影響的過程,是促使學生智慧覺醒、價值體現(xiàn)、信念形成的過程。作為新課程的踐行者,信息技術教師要通過對課堂互動學習的觀察、評價與反思,發(fā)現(xiàn)影響“互動學習”的諸多因素,研究對策、探索出構建有效的課堂互動的途徑與策略,以產(chǎn)生教學共振,進而達到提高信息課堂教學效果的最終目的。
(責編韋淑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