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文+農群蓮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白蟻是水庫堤壩的重大隱患,它的活動直接危害到堤壩的安全,搞好堤壩的白蟻防治工作,對于保護水庫具有重要的意義。白蟻防治任重道遠,對其相關活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剖析,才能更好地開展防蟻滅蟻工作,以保障水庫堤壩長治久安。
一、白蟻防治工作的重要性
白蟻具有喜濕性、隱蔽性、擴張性、遷移性、重復入侵性等特點。廣西南方常年潮濕多雨,比較適宜白蟻繁衍生長,而水庫堤壩一般種有植被,容易滋生白蟻,蟻患危害比較嚴重。白蟻常年隱居地下,如果在水庫堤壩內修筑巢穴、修筑蟻道,很不容易被發(fā)現(xiàn)。而且白蟻具有強大的繁殖能力和擴張能力,要是不及時治理、任其建巢穿道,將可能出現(xiàn)壩體被整體腐蝕的情況。一旦汛期到來,雨量增加、水位上升,水流大量滲透到蟻道內,導致蟻道不斷變寬變大,最終會造成堤壩滑坡、塌方甚至垮壩,嚴重威脅到下游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而一旦防治的藥物過了藥效期,白蟻還會卷土重來,這就決定了白蟻防治任務的艱巨性和長期性,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松。由此可見,堅持對水庫堤壩白蟻進行防治,是水庫堤壩安全運行、發(fā)揮水庫防汛抗旱職能、維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保障。
二、白蟻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部分管理人員思想麻痹。有的水庫堤壩多年來沒有發(fā)現(xiàn)白蟻,或者蟻患因及時治理未造成事故,使一些堤壩管理人員對白蟻的活動規(guī)律以及蟻患的隱蔽性、危害性、重復性認識不足,從而在思想上放松了警惕性,工作中也有所懈怠,以為發(fā)現(xiàn)后只要及時治理就行;有的甚至會片面認為白蟻都多年不見蹤跡了根本不足為患。
2、有的管理單位沒有制定白蟻防治工作方案,或者有章不遵、有章難遵。有些水管單位對白蟻防治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沒有把白蟻防治列入日常工作日程,不編制工作方案,對于怎樣防治白蟻無章可循;有的單位雖然制定了工作方案,但只是掛在墻上、停在口上,有章不遵、敷衍了事,比如:例行巡查時只停留在表面,認為只要地表沒有白蟻就萬事大吉;對白蟻進行治理時以為清理蟻山、投放蟻藥趕走白蟻就行了,全然不顧白蟻的活動規(guī)律;有些工作章程的制定只不過為了應付上級檢查,隨手就拿來別人的工作方案,全盤照抄、生搬硬套,根本未按照當?shù)氐膶嶋H情況進行深入研究、科學編制,使得方案沒有針對性、指導性、戰(zhàn)略性意義,工作開展起來難免困難重重、處處碰壁,工作效率低下不說,甚至誤導方向、延誤戰(zhàn)機,導致蟻患重大難以收拾。
3、治蟻人才缺乏,業(yè)務培訓不足。白蟻防治工作具有較強的專業(yè)性,需要掌握一定的專業(yè)知識才能順利開展。有的單位沒有設置白蟻防治專員、崗位,出于各種因素也沒有重視開展相關業(yè)務培訓。不少堤壩管理人員在開展白蟻防治前,都不清楚什么是白蟻,不了解其成長環(huán)境和活動規(guī)律等基礎常識。多數(shù)管理人員屬于“兼職”、臨時上陣,沒有專業(yè)的理論知識和實戰(zhàn)經驗,白蟻日常巡查、治理活動多是盲目、被動的,有的管理人員甚至簡單地認為滅蟻就是挖掉蟻巢、投藥驅趕,這些嚴重影響著白蟻防治工作的有效開展。
4、只關注壩體蟻情,忽略周邊區(qū)域的防治工作。土質堤壩多是依山筑造而成,堤壩兩側山坡區(qū)域雜草叢生、天陰潮濕,能夠為白蟻活動提供比較適宜的生存環(huán)境。而白蟻會根據(jù)生存和活動的需要遷移他處開辟新的領地,倘若兩側活動、生長的白蟻遷移到堤壩內活動,就能危及堤壩的安全。多數(shù)管理單位能夠定期修剪綠地和清除堤壩雜物,但很少清理堤壩兩邊的雜物。有的管理人員開展白蟻活動普查工作時,往往只對堤壩處進行巡查,對白蟻進行滅殺也只是處理堤壩內的區(qū)域。等到堤壩兩側的白蟻遷移到堤壩再治理,不僅造成工作重復、單位治理成本提高,而且無形中增加了工作壓力,影響了整體工作的有序性。
5、重治輕防,只注重治理,預防意識淡薄。有的堤壩管理人員認為,只要及時發(fā)現(xiàn)白蟻、迅速采取措施滅殺,就不會造成災難性事故。但是因白蟻蹤跡不易被察覺,可能發(fā)現(xiàn)時已經太遲,失去了滅殺的有利時機,到時可能難以彌補、產生不良的后果。
三、加強白蟻防治效果的幾點意見
1、強化安全意思,思想上提高防治白蟻工作重要性的認識。通過加強宣傳、定期召開動員大會等方式,增強大家的憂患意識,全面提高單位領導和堤壩管理人員的安全意識,形成全員重視的思想氛圍。作為單位領導,要肩負起統(tǒng)帥和指揮的作用,不僅自身覺悟要高,還要加強監(jiān)督指導,重視對員工的思想教育工作,時刻關注職工的思想狀態(tài),去除各種僥幸心理,確保白蟻防治工作常抓不懈。
2、制定行之有效的白蟻防治方案。一是完善管理制度,落實責任制度,貫徹到單位領導和堤壩管理人員的目標責任中。二是針對當?shù)厍闆r制定具體的防治工作方案,不僅包括如何預防、殺滅白蟻,還應該對如何日常巡查、常規(guī)普查步驟進行詳細規(guī)定,以確保各項措施全面落實到各個階段中,年末還要進行必要的總結計劃。需要強調的是,工作方案應該按照一年一定的原則,不能簡單復制,要及時跟進形勢的變化,確保與時俱進、科學有效。
3、重視引進白蟻防治專業(yè)人才,加強人員的理論學習和業(yè)務培訓。最終的目標是切實提高本單位堤壩管理人員的業(yè)務水平,打造一支優(yōu)秀的工作隊伍,隨時把握堤壩蟻情并及時自行治理,避免白蟻泛濫帶來災害或把損失的程度降到最低。白蟻防治涉及到預防、巡查、治理等多個環(huán)節(jié),必須加強相關的專業(yè)培訓。首先,單位應在內部開展培訓班,系統(tǒng)學習白蟻認知、預防等基本常識,提高堤壩管理人員的專業(yè)基礎知識;其次,根據(jù)不同的理論水平和業(yè)務能力,組織相關人員參加上級部門組織的各種培訓,使專業(yè)知識和技能水平更加全面;再次,注重加強理論聯(lián)系實際,合理安排工作經費,聘請專家開展實地培訓,增強實際操作技能。
4、加強對堤壩周邊區(qū)域的白蟻防治工作。除了在堤壩處修整植被、清理垃圾,還要定期清理附近堆放的柴草、枯爛葉和白蟻喜食物等雜物,減少適宜白蟻生存、活動的場所。日常巡查時,對堤壩及壩兩頭的區(qū)域都要進行認真細致的檢查,做到不留余漏。查殺堤壩白蟻時,需要檢查白蟻是否蔓延到壩址附近,如有發(fā)現(xiàn)也要進行殺滅。
5、提高預防意識,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白蟻治理較預防工作而言難度更大、花費更多,提前做好了預防措施,就可以省去治理的環(huán)節(jié)或者大大降低治理的難度,減輕了單位日常管理的壓力。對堤壩加強日常巡查密度、及時清理壩區(qū)及周邊區(qū)域的垃圾等,都是預防白蟻滋生的重要手段。
參考文獻:
[1]帥移海,蔡新輝. 土壩白蟻來源及防治對策[J]. 水電能源科學. 2009(06).
[2]廖婷等.南寧市水庫堤壩白蟻的發(fā)生于管理問題及其對策研究[J]. 廣西大學.2014(6).
[3]陳 春, 黃樹春.廣西水庫大壩白蟻防治淺析[J]. 廣西水利水電.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