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圣鋒
那是元月初的一天,我在街面巡邏時接到110指揮中心指令:銅峰菜市場發(fā)生了買菜糾紛。
我和兩名協(xié)警驅(qū)車很快到達現(xiàn)場:報警的是一位中年女子。當時通過了解,中年女子與賣菜的老大爺說好以每斤1.5元的價格購買20斤蘿卜,但是所買的蘿卜是要去掉葉子的。說好這些后,女子買其他菜去了,賣菜老大爺便開始用刀削蘿卜的葉子。就在這時,旁邊有人告訴老大爺說,那女子是開飯店的,會全部買下他所挑來的總共約100斤的蘿卜。聽人這樣說后,老大爺便把所有的蘿卜葉子給打掉了。沒一會兒女子回到老大爺攤前購買蘿卜,大爺說你剛才叫人說全買下的,那女子說沒有啊,于是發(fā)生爭執(zhí)報警。
大致掌握情況后我便進行調(diào)解。調(diào)解中,女子同意購買她先前所說的20斤蘿卜,可是由于誤解,老大爺堅持認為女子要全部買下。
當時現(xiàn)場人多嘴雜、老大爺方言很重、表達也不是很清楚,我一時難以辨明誰對誰錯。在吵吵鬧鬧中,我看著大爺那挑著菜擔佝僂的背影,那背影多像自己的父親……
老家的父親快八十歲了,身子骨還算硬朗,平常干點農(nóng)活算是活動活動筋骨,倒也無妨,可是他經(jīng)常夜半起床趕往40多里的縣城賣菜,無論冬夏,這叫我一直放心不下。
小時候,我家就有個美麗的大菜園,勤勞而又懂技術的父親種植了各種蔬菜,綠油油的黃瓜、紅彤彤的番茄煞是喜人,“瓜菜半年糧”,我家度過了那個饑荒年代。
“爹,別去賣菜了,您都多大了,半路要是有個閃失可怎么辦?咱也不差幾個錢呀!”我每次回到老家都會對父親這樣說?!拔椰F(xiàn)在還能動,在家閑著急得慌!”每次父親這么回答我。想想也是,還是按照他自己的人生軌跡行走吧。
思緒被大爺顫抖的聲音拉了回來,大爺絮絮叨叨地說著,幾乎要哭出來。我對老人說:“大爺,您別急,剩下的我全買了!”
老人家聽后似乎還沒反應過來,但在場圍觀的群眾都被我的舉動感染了。有人高呼:老人家你遇到好警察啦……大家?guī)蛶兔Π桑?/p>
于是大家你一斤、我兩斤地爭相購買起來,不一會兒便買走不少。當時我沒帶錢包,就把最后剩下的蘿卜和老人一起領回了派出所。到派出所拿到食堂一過秤——37斤。我把錢交到老人手里,老人拿著錢,原先的愁容舒展開了,笑起來真像我的父親……
(作者系安徽省銅陵市公安局石城路派出所民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