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風翼
古案再現
你知道響馬是什么嗎?就是古代出自于山東的路上,騎馬帶鈴為暗號的強盜。響馬為人看上去都很俠氣,穿著打扮也不俗,一般人還看不出他們的真實身份。他們除了明搶大家富戶外,還擅長施用計謀,謀害你在不知不覺之中。清代《咫聞錄》中便記載了這樣一個案例故事。
清代山東陽谷縣有一個販布匹的商人叫李子清,他多年做布匹生意,帶著本錢獨自往來于陽谷、東阿、壽張一帶。這天李子清又帶著幾百兩銀子出門進京販貨。當他走到壽張縣境內時天色已晚,便來到路邊的一家客棧打算留宿。這時剛好看到一個穿著得體的年輕人走進店里。兩人一搭訕,年輕人說是當地一富家子弟,叫孫昕,打算進京趕考。當晚兩人叫店主備了酒菜,一醉方休,最后年輕人執(zhí)意把賬結了。李子清見他慷慨解囊,為人豪爽,便與他結伴而行。
過了兩天,他倆走在路上,又碰到四五個年輕人,相貌堂堂,談吐不凡,一見孫昕都上來打招呼。李子清一問才知他們都是當地富二代,相約一起進京趕考。大家同行趕路,一路上打趣斗鬧好不熱鬧。李子清也挺高興,覺得一路上再不會孤獨寂寞了。過了幾日,他們路上又遇到一行六七人,穿著華貴,趕著裝飾豪華的馬車前行,孫昕一見又與他們盤話,言語間流露出親密無間的神色。李子清問孫昕他們是何人,孫昕告訴他說,這幾人是他媳婦的弟弟家的人,是做棉花生意的,打算去密云一帶進貨。又是親戚又是朋友,大家皆大歡喜,同行同樂,好不熱鬧。
這天走在一處山間路上,突然天氣驟變,眼看烏云密布要下雨。這時馬也累了,剛好不遠處有個村子,村邊有個客棧,他們一行人便進店投宿。吃罷晚飯各自歇息。到了半夜三更,店主醒了,見客房中還亮著燈,便走近看看。他從窗戶縫里看去,只見李子清獨自睡在帳子里,其他客人圍著燭臺,蹲在地上小聲耳語著什么。他不好進去過問,就在外面喊了一聲:“諸位客人天已經很晚了還不睡覺,明天不是還要趕路嗎?”里面人聽了回答說:“商量一下明日的行程,馬上就睡?!钡曛骰厝ヌ上虏痪猛蝗欢亲犹燮饋?,急忙往茅房跑,蹲在便池上聽到有人大叫一聲,他連忙提起褲子出來大聲詢問:“誰,咋了?”可屋里沒人應答,再細聽是客人打呼嚕的聲音。他想著可能是客人做噩夢了,也沒在意便回房安歇了。
第二天早晨客人結賬退房,店主送客人出店時發(fā)現入店的客人少了一位,來時是14人,為何走時只有13人了呢?店主連忙攔住為首的孫昕查問,孫昕說:“你是眼花了,我們都認識,一起來一起走,能少誰呢?你收你的店錢便罷了,別多管閑事?!钡曛饕粫r答不上來,眼看著他們坐上車走了。回到店里,店主越想越覺得不對頭,這伙人進店時自己數的清清楚楚是14人,怎么一夜間就少了一位,再聯想昨夜里那一聲慘叫,有些害怕,就連忙跑到村里,告知地保。地保一聽也覺得事關重大,村里剛好有位縣衙的捕役在此休假,便把他叫來告知此事。捕役趕到客房現場查驗,并在門板上發(fā)現三個血指印。有了嫌疑證據,三個人連忙騎著馬去追趕,在不遠的鄰村追上他們時,這伙人不甘就擒拔刀抵抗,捕役三人寡不敵眾,地保和店主都被砍傷。捕役當即叫了村里幾百個村民,手持釘耙鋤頭,聚在村口將這伙人團團圍住。孫昕等一見此情景,不敢抵抗,束手被擒,連同馬車攜帶的包裹一同被押送到縣衙。
在縣衙里,衙役們搜身時發(fā)現他們每個人都帶著包裹,打開一看都是一段血肉,他們每人的行李中還都有一團凝著血的濕灰。稍加審訊這伙人都招供了。原來他們都是響馬,孫昕是他們的首領。孫昕常在這條路上行走,熟知李子清帶著不少販布匹的銀兩,且獨自一人往返,便約好他的同伙,假裝是親朋好友,先后聚集在偏僻的小店,殺死他后肢解他的軀體,鋪上氈布用灰凝聚血液不致流散開來,而后每個人分別帶著他的肉段,藏在包裹里,準備扔到人跡稀少的山里喂狼,以掩蓋他們的罪跡。他們想,這么多人進出,店主只管收住店錢,哪會這么心細地清點住店人數?
審理完此案,強盜們都被依法收監(jiān),按律法懲處,縣衙派人送還李子清的尸骸回鄉(xiāng),并且還嘉獎了捕役、店主和地保,協助捉拿強盜的村民亦各有獎賞。
點評借鑒
這是古書上記載的一個強盜殺人劫財的案例。我們不必琢磨這伙強盜為何不在荒郊野地殺了人搶走錢,棄尸而去,反而畫蛇添足費盡心思,設下一個同行趕路再行謀殺的圈套。我們應該關注的是從這則案例中能得到什么啟示:店主人的熱心俠義,地保、捕役的恪盡職守,還有值得一提的是村民們不畏強盜惡徒兇殘,不怕報復,見義勇為奮起捉拿強盜的義舉,都是令人敬佩的。
這則古案例對我們民警的啟示是,作為人民警察,除了要盡職盡責地做好本職工作,還應該充分動員無窮的民力。只要把群眾動員起來了,治安環(huán)境何愁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