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世應 沈濤 管華超 門延會
DOI:10.19392/j.cnki.16717341.201714152
摘要:利用AMESim建立液壓底盤行走液壓驅動系統(tǒng)模型,對其四驅模式性能進行仿真。仿真結果表明,雙速底盤行走液壓系統(tǒng)在四驅模式下能保證前、后輪牽引力的合理分配,前后輪速度同步,滿足行駛速度和負荷變化的要求。
關鍵詞:AMESim;四輪驅動模式;仿真
1 緒論
行走驅動系統(tǒng)是工程機械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傳遞功率,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長的壽命,同時在變速、調速、差速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能。
目前國內輪式銑刨機的行走驅動系統(tǒng)主要有3種形式:液壓機械混合驅動前橋方式、液壓前橋驅動方式、全液壓四輪驅動方式。
2 液壓系統(tǒng)原理
通過控制電磁換向閥4、8的連通和斷開實現車輛在進行前輪驅動、四輪驅動模式轉換,其行走液壓系統(tǒng)原理圖如圖1.
1變量泵 2、9驅動馬達 3恒壓變量泵 4、7、8電磁換向閥
5 比例溢流閥 6 同步分流閥
3 雙速液壓底盤四輪驅動模式的仿真
1)車速穩(wěn)定,后輪液壓系統(tǒng)對負載變化的響應。
由仿真結果可知,當負載的突然變化時后輪液壓系統(tǒng)的工作壓力、后驅動輪的輸出扭矩也相應變化。
2)負載穩(wěn)定時,后輪液壓系統(tǒng)對車速變化的響應情況。
工作情況為,前輪泵排量比從0.3增至0.5后降至0.3。
由仿真結果可知,當改變車輛行駛速度時,后輪行走驅動液壓系統(tǒng)工作壓力變化,流向馬達入口的流量增加,但是后輪馬達的入口壓力下降,
3)行走驅動液壓系統(tǒng)對車速和負載同時變化的響應。
由仿真結果可以知,后輪泵的輸出流量增加,后輪液壓系統(tǒng)的工作壓力減小,后驅動輪的轉速升高,后驅動輪的輸出扭矩明顯減小。
4 仿真結果分析
1)進行作業(yè)時,后輪行走液壓系統(tǒng)輸出壓力將根據前輪液壓系統(tǒng)工作壓力進行自動調節(jié),從而合理分配前后輪牽引力。
2)當負載穩(wěn)定時,改變車速將引起后輪馬達入口壓力的較大變化,后輪排量將根據其系統(tǒng)壓力的變化自動調節(jié),從而保證前后輪速度同步。
3)車速和負荷同時變化時,前、后輪行走液壓系統(tǒng)的工作壓力和流量都將隨之發(fā)生變化,從而保證車輛滿足行駛速度和負荷變化的要求。
參考文獻:
[1]劉敏,趙方,王慧,等.液壓傳動技術在工程機械行走驅動系統(tǒng)中的應用與發(fā)展[J].機械設計與制造,2006(6):3133.
[2]王其東.四輪驅動車輛牽引效率的計算與實驗研究[J].安徽工學院學報,1995,14(1):7883.
[3]姚懷新.行走機械液壓傳動與控制[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4]肖岱宗.AMESim仿真技術及其在液壓元件設計和性能分析中的應用[J].艦船科學技術,2007,29(1):3435.
[5]W.霍夫曼著,陳鷹譯.液壓元件及系統(tǒng)的動態(tài)仿真[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