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應(yīng)峰
周日,是屬于我的閑散時光。清晨,我總會來到陽臺上,瞧一瞧我侍弄的那些花花草草。
經(jīng)過一個冬天,加上一些時日我不在家,置于眼前的這些花草,因?yàn)闆]有澆水,沒人侍弄,有的葉子已經(jīng)倦了,怠了,甚或黃了。這一刻,我能想到的事情,就是好好地將它們修剪一番。我記得父親生前說過,養(yǎng)花,是要適時地修剪的,只有這樣,花草才能長出模樣。
那是一年初春,父親又在房屋后的園子里修修剪剪,除了剪掉一些枯殘的枝葉,有的花草他竟齊根處將上面的葉片全剪掉了。我看見后,說:“這樣子它們還長得出來嗎,不會死吧?”父親笑了笑:“孩子,它們的生機(jī)在根上,你看著吧,它們會長得更茂盛的。”他頓了頓,又說:“人和草木是一樣的,根在,春不會遠(yuǎn);心在,人就能活?!?/p>
不久,我看見這些花花草草真的蓬蓬勃勃地長出了新的芽葉。我驀然明白,父親原本是深諳花草的習(xí)性的。
我種花養(yǎng)草,也會和父親一樣,適時地修剪。對于一些生長茂盛或根系發(fā)達(dá)的花卉,當(dāng)植株的枝干長得過長影響株型時,我會將過長的枝條修剪掉,一些剪下的枝條我還會插入花盆中,讓它生根成長,使盆中植株更加豐滿完美。
吊蘭,在我的花草中,是為數(shù)最多的。每年冬春交接之際,我都會將它們齊根剪掉,這樣一來,在新春生發(fā)時,它們?nèi)粨Q上了簇新的色澤,煞是亮麗迷人,真可謂是“鮮枝如新沐”了。記得有一首詩這樣寫道:“葉落根在莫憂老,枯木逢春再發(fā)花。雖是中間多進(jìn)退,幸福終歸到我家?!痹娭惺稣f的人生情景,該就是這樣一種情形吧。
是的,人和草木都是有根有本的。記得讀高中時,班級在一次聯(lián)考中失利,語文老師上課時拿來了一截枯枝。無疑,這截枯枝活躍了課堂氣氛,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猜測著老師的用意。老師說話了:“這是十幾天前被我折斷的一截‘滴水觀音。”然后,他將一盆“滴水觀音”搬到了講臺上,讓大家細(xì)看。原來,“滴水觀音”那斷了的枝條處已長出了新葉,看不出折斷的痕跡,整盆花豐碩美艷。大家看過后,老師又說話了:“才十幾天的時間,‘滴水觀音就長得和以前一樣了。由此可見,斷了的枝條不能再活,留下的根卻能重生?!彼e著那截枯枝說道:“同學(xué)們,人生的挫折總是難免的,只要根還在,信念還在,生命就會有春天,就會有生機(jī)盎然的時候?!?/p>
“根在,春不會遠(yuǎn);心在,人就能活。”父親的這句話,伴我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