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毅 杜燕飛 孫漢文 劉志春
摘 要:針對柔索行走機器人結(jié)構(gòu)特點,建立柔索行走機器人三維模型,并基于ADAMS仿真軟件構(gòu)建機器人虛擬樣機模型,模擬了仿真機器人跨越防震錘的整個過程,并得到了機器人各行走輪的位移-時間曲線,驗證了模型設計和越障過程的合理性,為機構(gòu)設計提供數(shù)據(jù)方面的參考,為柔索行走機器人的研發(fā)提供可靠有力的依據(jù)。
關(guān)鍵詞:柔索行走;機器人;ADAMS;運動學仿真
近年來,機器人的應用領域越來越廣泛。尤其是用機器人代替人工實現(xiàn)柔索線路的自動化巡檢已經(jīng)成為目前電力機器人研究的熱點之一。機器人仿真系統(tǒng)作為機器人設計和研究中方便、可靠的工具越來越受到重視,目前機器人動力學研究的主要方法有拉格朗日法、牛頓—歐拉法和凱恩方法等[ 1 ],南京林業(yè)大學的陳波等人利用三維建模軟件SolidWorks和ADAMS聯(lián)合建立仿生六足機器人的仿真模型[ 2 ]。
本文根據(jù)巡檢機器人的工作環(huán)境及功能要求,對巡檢機器人的本體結(jié)構(gòu)進行了詳細設計,并對巡檢機器人的越障過程進行了規(guī)劃[ 3 ]。并利用ADAMS虛擬樣機對機器人的剛體模型和剛?cè)峄旌夏P偷脑秸线^程進行了詳細的仿真分析,驗證了機器人越障的穩(wěn)定性和動作規(guī)劃的合理性。
1 基于ADAMS的高空作業(yè)機器人越障過程仿真分析
機器人在跨越障礙時,需要通過各手臂的配合動作來調(diào)整機器人的姿勢,這就要求機器人具有良好的穩(wěn)定性[ 4 ]。
直接在ADAMS中建立機器人模型的過程較為復雜,因此為簡化操作步驟,在SolidWorks中建立機器人三維模型后,導入ADAMS軟件中[ 5 ]。具體操作步驟如圖1所示:
通過以上步驟,將機器人虛擬樣機導入ADAMS軟件中。
1.1 高空作業(yè)機器人越障過程分析
根據(jù)機器人實際跨越防震錘的情況,對各驅(qū)動添加相應的函數(shù)表示[ 6 ],仿真機器人跨越防震錘的整個過程。
具體越障過程如圖2所示:
機器人初始狀態(tài)如圖(1)所示。
三臂同時掛線,且處于收縮狀態(tài),當前臂檢測到障礙時,手臂伸長,行走輪脫離導線然后打開,然后調(diào)整手臂關(guān)節(jié)完成前臂的越障,機器人繼續(xù)前行至中臂上安裝的光電傳感器檢測到障礙,為保證中臂和后臂的順利越障,前臂伸長掛線的同時調(diào)整后臂的姿態(tài),增大前后臂行走機構(gòu)之間的距離。中臂伸長,行走輪打開,完成脫線動作,中臂收縮的同時前后臂伸長使控制箱下降,保證中臂行走輪的順利避障,如圖(2)-(4)所示。
因行走輪打開距離大于障礙物直徑,故行走輪可直接穿過障礙物,機器人繼續(xù)前行,后臂遇到障礙,中臂和后臂完成掛線動作,三臂恢復初始狀態(tài),如圖(5)-(6)所示。機器人在三臂的配合下平穩(wěn)快速地完成了整個越障過程。
1.2 高空作業(yè)機器人運動學仿真分析
在對機器人跨越防震錘的過程進行仿真后,利用ADAMS的后處理模塊得到機器人行走輪在X、Y、Z三個方向的位移-時間曲線如圖3所示。
圖中X向表示機器人的前進方向,Y向表示機器人或手臂的豎直移動方向,Z向表示行走輪的開合方向。0-1.5s三個行走輪同時驅(qū)動機器人前進,X向位移增加,1.5s時前臂傳感器檢測到障礙,機器人停止前進;1.5s-6.5s前后臂配合動作完成前臂的越障過程,前臂伸長,行走輪打開脫線,重新掛線。由于行走輪和導線之間接觸力的存在,前行走輪在Z方向會出現(xiàn)突變,符合實際情況,。8-12.5s表示中臂檢測到障礙,前后臂伸長,Y向位移增大,然后前行走輪掛線,閉合,Z向位移發(fā)生相應變化,如12.5-16s所示。中臂檢測到障礙,上升,行走輪打開,然后下降,中臂Y向曲線先上升后下降。26.5s時后臂檢測到障礙,中臂上升完成掛線,此時中臂越障過程結(jié)束;后臂在34-48s內(nèi)進行和前臂相同的越障過程,48-50s機器人繼續(xù)前行,整個越障過程需要50s。通過提高機器人的行走速度可進一步縮短越障時間。
通過分析機器人的整個越障過程可以看出:
1)機器人控制箱的質(zhì)心位移反映了整個機器人的重心變化,機器人在前、后機械臂脫離導線時會出現(xiàn)一定的波動,后逐漸趨于平穩(wěn)。
2)整個機器人在跨越防震錘是所需時間為50s,提高了越障效率。
3)各個行走輪在整個越障過程中位移的變化也比較平穩(wěn),驗證了越障步驟規(guī)劃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同時驗證了模型的可行性。
2 結(jié)論
本文用ADAMS建立了巡檢機器人的虛擬樣機,對柔索行走機器人的越障過程進行了詳細的動力學仿真分析。得出機器人越障時各手臂以及行走輪的位移、速度仿真曲線,驗證了機器人越障(下轉(zhuǎn)第9頁)(上接第7頁)動作規(guī)劃的合理性和結(jié)構(gòu)設計的合理性,對評價機器人的綜合性能起到了一定的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
[1] 白麗平.基于ADAMS的機器人動力學仿真分析[J].機電工程,2007,24(7):74-77.
[2] 陳波,唐晶晶,姜樹海.基于ADAMS的仿生六足機器人運動仿真[J].計算機仿真,2012,29(9):182-186.
[3] Xiao Xiaohui,Wu Gongping.Dynamic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f inspection robot for high-voltage transmission-line,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05(6):726-731.
[4] 連金玲.氣動式輸電線路除冰機器人機械本體研究[D].青島:山東科技大學,2012.
[5] 鄭建榮.ADAMS虛擬樣機技術(shù)入門與提高[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8.
[6] 蔡自興.機器人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
作者簡介:
劉毅(1991-),男,漢族,山東德州人,碩士,山東科技大學機械電子工程學院,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yè);
杜燕飛(1994-),男,漢族,山東菏澤人,本科,山東科技大學機械電子工程學院,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yè);
孫漢文(1995-),男,漢族,山東棲霞人,本科,山東科技大學機械電子工程學院,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yè);
劉志春(1996-),男,漢族,山東滕州人,本科,山東科技大學機械電子工程學院,機械電子工程專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