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柯皓
曾有一段時間,我近乎偏執(zhí)地認(rèn)為,家里有一雙專屬于我的拖鞋,是我作為家中一分子的證明。
結(jié)束了一周的辛苦學(xué)習(xí),在打開家門的那一刻,能夠看到自己的拖鞋整齊地擺在鞋柜前,無疑是人生最幸福的事情。此時此刻,無需家人出門相迎,拖鞋一周以來的默默守候遠(yuǎn)比菜香滿屋更催人淚下。
然而,每次到家我都大為失望:爸爸、媽媽還有哥哥的運動鞋在鞋柜前整整齊齊地擺著,唯獨不見那雙我最熟悉的、淺灰色的拖鞋……我作為家里一分子的證明。我不得不承受著書包的重壓,彎下僵硬的腰,打開鞋柜,翻找“我的證明”。有時會看見一旁擺著一雙一塵不染的光亮皮鞋……想必又是爸爸的哪個同事來和他談工作了,這時我若能找到自己的拖鞋,便是萬幸。往往是打開鞋柜,看到被草草置于最外面的我的拖鞋,就順手把它抽出來“迎賓”。
我只好短嘆一口氣,把一周不見天日的拖鞋套在腳上,帶著腳下陌生的觸感,垂頭喪氣地回到房間。
不知從何時起,我的拖鞋終于“學(xué)會”迎接我回家了。我想是我平日回到家時向媽媽抱怨“找拖鞋太麻煩”奏效了,奔波忙碌了一周的雙腳便心滿意足地鉆進(jìn)熟悉的拖鞋,帶我歡快地回到房間。
可我還是無法解決來訪的客人不時誤穿我的拖鞋的問題。我只好忍氣吞聲,漸漸把爸爸認(rèn)不出我的拖鞋一事視為理所當(dāng)然。
一天,和媽媽剛走到樓下,我便看到了爸爸同事停在一旁的車。我笑著跟媽媽打賭:“我到家以后肯定找不到拖鞋?!?/p>
回到家,伴隨著悠長的吱呀聲,我低下頭尋找淺灰色的拖鞋。出乎意料地,它整整齊齊地擺放在一雙一塵不染的皮鞋旁邊。
我一時失語。身后,媽媽慢慢地關(guān)上了門,“你最近不?;丶?,每次知道你要回來,你爸就早早把你的拖鞋找出來?!痹谖也恢氲臅r候,媽媽輕聲說著,“剛開始還會弄錯,后來我收鞋的時候把你的鞋放在最上面,看來你老爹這回是認(rèn)得了?!?/p>
我無法想象,一直以來我是怎么一邊穿著爸爸給我擺好的拖鞋,一邊抱怨他的粗線條的。但從那時起,我總算明白了:家里有一雙自己的拖鞋并不是我作為家的一份子的證明,有人在我離開家以后收起我的鞋子,又有人在我到家前把它重新擺放好,這才是我作為家的一份子的證明。
爸爸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拖鞋,他在家里穿的,是一雙老舊的布鞋。他每天趿拉著黑色的布鞋,木質(zhì)的地板在他自在的腳步下發(fā)出吱呀、吱呀的聲響。
對他來說,家已不拘泥于形式,在家里享受充分的舒適,就是家的證明。
忙碌了一周,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看到關(guān)心你的人等候著你,不正是大千世界偏僻一隅最溫暖的家的證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