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雨霏
春光乍泄,陽光被調(diào)成暖色調(diào),像醇厚溫潤的酒,淺淺地斟在樹葉的縫隙里。我靜坐窗前,手捧一卷詩詞,輕輕地吟誦,閑閑地逡巡。這樣的日子,連流光都美好得虛幻起來,可詩詞的故事分明那么真切,讓我的心,封存在千年之前不愿醒來……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fù)醒”,那仗劍起舞,縱聲大笑的詩人,便是我仰慕已久的李青蓮了。他是多么豪放啊,只有他,才敢“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只有他,才會“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只有他,才想“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只有他,才嘆“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更只有他,才敢讓貴妃磨墨,力士脫靴。是的,他從來都不屑寫身邊的尋常事物,只有沙如雪的大漠,月似鉤的燕山,像白玉盤的月,才入得了他的眼。他把眼前的如畫美景,用金樽美酒記錄下來,一篇篇傳世佳作就此誕生。
李白的詩,是我的鮮衣怒馬,讓我在孤獨(dú)難以排解時,仍能“乘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jì)滄?!?。
“怒發(fā)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眼望,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讀著這詩句,我的心中不禁漾起層層漣漪。岳飛的詞是我的鮮衣怒馬,讓我歷經(jīng)無數(shù)人事變遷,榮辱貴賤,仍可心似明鏡,不惹塵埃。
“鮮衣怒馬少年時,一日看盡長安花”。詩詞于我,便是鮮衣怒馬。長安城豈可一日看盡?但只要緊握詩詞這個鮮衣怒馬,我便無懼前途艱難。
放下書,遙望窗外,藍(lán)天依舊明凈如洗,陽光依舊溫暖柔軟。我不禁莞爾,也許我平凡無奇,也許我默默無聞,但我堅(jiān)信自己從未失去詩詞這個鮮衣怒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