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仁杰 徐興春
他是一個特別的人,20多年來,一心從事公益事業(yè),將國家發(fā)的36萬傷殘軍人撫恤金全部用于幫助困難群體;他又是一個很“不幸”的人,因為做好事,不僅耽誤了自己的前途,還差點搭上性命,更要面對妻子的離世。然而,這一系列變故,并沒有放慢他做好事的腳步。他說:“我是一個死過一回的人,對生命有著不同于常人的感悟。我追求生命的意義,想在自己下一次閉眼的時候,能無悔于這一生?!彼褪莾?yōu)秀傷殘退伍軍人、山東省沂南縣煙草分公司職工李先軍。
一
1993年,18歲的李先軍懷揣夢想光榮參軍,成為某炮兵團的通信兵。他牢記父輩的囑托,苦練軍事技術。經(jīng)過兩年部隊生活的歷練,李先軍被評為優(yōu)秀士兵,多次受到團營嘉獎,并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1995年,全團決定保送7名戰(zhàn)士上軍校,李先軍就是其中一個。
天有不測風云。在一次訓練完返回營地的路上,李先軍看見一輛運送磚塊的車卡在泥坑里,司機猛踩油門仍無濟于事。見此情景,熱心的李先軍二話沒說就去幫忙推車,磚塊突然塌下來,結結實實地砸在了李先軍的身上。
那段經(jīng)歷已過去了20多年,如今回想起來,李先軍仍心有余悸:“我醒來的時候已經(jīng)躺在醫(yī)院里。當時的情況非常危急,醫(yī)生緊急給我做了開顱手術?!庇捎诰戎渭皶r,李先軍保住了性命,但是磚塊擊打造成顱骨一處破碎,終生缺失。因此,李先軍不僅需要長期服用藥物,還失去了上軍校的機會。
面對前來看望的首長,李先軍說:“作為軍人,群眾有困難出手幫助是應該的。我是為人民服務受的傷,感到很光榮?!?/p>
也許正是因為做了這些“應該的事”,也許正是這意外后的“第二次生命”,李先軍走上了公益之路,成了同事、朋友們眼中的“公益人。”
二
李先軍退伍回鄉(xiāng),到沂南縣煙草分公司工作。在這里,李先軍把理念轉化為實際行動,幫扶資助困難群體的公益之路自此開始。
李先軍被評為二等甲級傷殘軍人,每年享受國家傷殘補助金2萬余元。然而,李先軍沒有把這筆錢用來治病養(yǎng)家,而是用在了幫助他人上。
陳鑫是李先軍資助的一名貧困學生。她3歲時,身為退伍軍人的父親因見義勇為而犧牲。母親改嫁后,她跟著爺爺奶奶生活,生活十分拮據(jù)。2013年,陳鑫考上了縣里的重點高中,卻沒錢交學費。李先軍了解到這一情況后主動找到陳鑫的爺爺,提出要資助陳鑫讀完高中、大學?!拔屹Y助陳鑫,除了想幫這孩子完成求學夢之外,還有一個原因,陳鑫的父親曾是名軍人,他的英勇事跡讓我打心眼兒里佩服,我覺得自己有責任幫助這個孩子!”就這樣,陳鑫成了李先軍的“女兒”。
陳鑫眼中的“新爸爸”很負責任——他不僅為自己提供學費和生活費,還經(jīng)常去看望她的爺爺奶奶,并接她回家吃飯,讓她感受到家庭的溫暖。李先軍卻覺得自己很不稱職——每年資助2000元錢,這是他目前能為陳鑫做的“最大的事”。
同時,李先軍還資助了山區(qū)的6名貧困兒童和留守兒童,每年和妻子、孩子一起,為他們送去棉襖、愛心書包和《雷鋒的故事》等書籍,陪他們講故事、談心聊天,讓他們感受到家的溫暖。
李先軍做的好事中,很多都是日常發(fā)生在身邊的事。一次,李先軍在指導煙農(nóng)栽煙時,一位60多歲的大娘突然暈倒在煙田。他立即開車把老人送到縣城醫(yī)院,又叫來妻子陪床、買飯,自己則又回到了栽煙現(xiàn)場。晚上,他回到醫(yī)院替老人結清醫(yī)藥費,和妻子一起把老人安全送回家。這位湖頭鎮(zhèn)陸家哨村的陸大娘逢人便說:“李先軍好人??!是他給俺墊付的醫(yī)藥費呢!”
2014年3月,李先軍住院期間,發(fā)現(xiàn)同一病房一位叫于相貴的老大爺,因為兒子在外打工,只有老伴一人照顧,吃飯也很簡單。于是就讓妻子每次送三個人的飯菜,那兩份送給老兩口吃。有一天,患有嚴重頸椎病的于大爺又摔了一跤,不能下床走動,醫(yī)生建議進行手術,把老兩口愁壞了。李先軍便拖著傷體,請來骨科專家仔細診斷,對老人進行科學保守治療。他出院后,還惦記著于大爺?shù)牟∏?,隔三岔五去醫(yī)院看望陪護老人,直到出院。后來,于大爺專門委托兒子到李先軍單位送來了“助人為樂,正義衛(wèi)士”的錦旗,以示感激之情。像這樣的好事,李先軍到底做了多少,真是難以數(shù)得清。
20多年來,李先軍一心投身于公益事業(yè),將國家發(fā)放的傷殘補助金和部分工資共36萬余元,用于購買物品慰問敬老院老人、困難群眾、老戰(zhàn)士,資助家庭貧困學生等。
三
李先軍一心撲在工作和公益事業(yè)上,對家庭卻照顧得不夠。2009年臘月,年僅35歲的妻子在雪天外出置辦年貨時,不幸遭遇車禍去世了。妻子走了,留下了他和10歲的兒子。“也許自己平時多關心一下家庭,愛人也不會離去。”為此,他常常自責自己。
命運雖然對李先軍有些不公。但他并沒有怨天尤人,而是振作精神,在自己認定的道路上一如既往地走下去。為了照顧年邁的父母和上學的孩子,2012年,李先軍組建了新的家庭。妻子、孩子和他一樣,業(yè)余時間都熱衷于社會公益事業(yè)。
李先軍的生活并不很寬裕,大兒子正上中學,小兒子還在幼兒園,妻子失業(yè)下崗在家,家中上有老下有小,需要花錢的地方很多。
“我把傷殘補貼都捐了出去,有時候還會拿出一部分工資。這些年來,妻子和孩子都沒怎么添置過新衣服……說實話,我覺得挺對不起他們的?!闭f到這些,李先軍難掩愧疚之情。
就是這樣的境況,李先軍在中國紅色文化促進會開展的“全國抗戰(zhàn)紀念地萬里行”活動上,以“紅嫂家鄉(xiāng)煙草公司一家人”的名義,向促進會捐款2萬元,支持這次“勿忘國恥、圓夢中華”活動。
個人的力量終歸有限,眾人攜手才能為社會做更多的實事。李先軍召集身邊的愛心人士成立了“大愛沂蒙志愿服務隊”,從最初的幾人,發(fā)展到現(xiàn)在的150多人。他們?yōu)榘籽和杩睢⒖赐職埨先?、兒童…?/p>
“我們一家都與部隊有著深厚的感情,我特別想為老兵們做些事?!崩钕溶娬f,“臨沂是革命老區(qū),有很多老兵。現(xiàn)在生活好了,我們不應該忘記他們在革命年代的流血犧牲。我想尋找那些仍然在世的老兵,為他們多做點兒力所能及的事?!?/p>
李先軍先從關心身邊健在的老兵生活做起,并在網(wǎng)絡和當?shù)貓蠹埳习l(fā)布尋找老兵的帖子,加快這項工作的進程。
李先軍用愛心溫暖著一個個需要幫助的人,將大愛播撒在了蒙山沂水間。他也先后被評為“臨沂好人”、臨沂市第五屆助人為樂道德模范、臨沂市優(yōu)秀青年志愿者、“山東好人”,并入圍“中國好人榜”。
“如果我們身邊的每個人在得到幫助時,都能以十倍、百倍的力量回報社會,我們的社會必然會變得更好?!辈稍L結束前,李先軍再一次提到了他的公益理念和精神價值追求。他說,他還有一個愿望,就是引導他的孩子和資助過的困難學生做公益,將“公益接力棒”永遠傳遞下去。
責任編輯 馬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