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永清
雷鋒是實踐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思想道德的楷模。雷鋒公而忘私、言行一致、艱苦樸素、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集蘊著可貴的中國精神,是全民族最閃亮的精神坐標,更是鼓舞和激勵全國人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道德旗幟和強大動力。當今中國正處于改革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必須緊跟時代步伐,大力弘揚雷鋒精神,使之在歷史發(fā)展和時代進步的潮流中不斷煥發(fā)出耀眼的光彩和強大的活力。
注重抓住根本,培養(yǎng)弘揚雷鋒精神的價值取向
雷鋒在黨的教育培養(yǎng)下,刻苦學習科學理論,逐步樹立了愛黨、愛國、愛人民的真摯情懷。他崇尚并踐行我黨我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用實際行動有力回答了“人為什么活著,怎么做人”的人生命題。在雷鋒的精神世界中,完全把“小我”化在了“大我”之中,“別人的困難就是他的困難、別人的快樂就是他的快樂”儼然成為一種習慣。
雷鋒是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初期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典型代表。正如他自己所言,“一個革命者,當他一進入革命行列的時候,就首先要確立堅定不移的革命人生觀?!毙滦蝿菹?,弘揚雷鋒精神,首先要加強人生觀、價值觀教育,端正人們的價值取向。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武裝全黨、教育人民,不斷提高人們弘揚雷鋒精神的思想境界。堅持用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鑄魂勵志,不斷凝聚人們弘揚雷鋒精神的磅礴力量。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風尚,分清是非、善惡、美丑標準,不斷增強人們弘揚雷鋒精神的行動自覺。
堅持與時俱進,構建弘揚雷鋒精神的實踐平臺
弘揚雷鋒精神,不是“學雷鋒日”那一天的事情,必須防止和克服“三月來、四月走”的現(xiàn)象。
20世紀80年代初,全國總工會等9家單位聯(lián)合發(fā)出倡議,在全國人民特別是青少年中開展“講文明、講禮貌、講衛(wèi)生、講秩序、講道德,心靈美、語言美、行為美、環(huán)境美”文明禮貌活動。此后,中宣部等24家單位提出《繼續(xù)開展“五講四美三熱愛”活動的意見》。延續(xù)多年的“五講四美三熱愛”活動,不僅豐富和拓展了雷鋒精神的時代內涵,更為弘揚雷鋒精神營造了廣闊的實踐平臺。
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的志愿服務活動蓬勃興起,成為雷鋒精神在當代社會最具生命力的表現(xiàn)形式。幾乎在每一個重大社會活動現(xiàn)場,都活躍著志愿者的身影。據有關部門統(tǒng)計,2008年北京奧運會招募志愿者約10萬人;2010年上海世博會招募志愿者約7萬人;2010年廣州亞運會招募志愿者約6萬人。3月5日成為中國青年志愿者服務日,正是雷鋒精神在新時代傳承和發(fā)展的生動體現(xiàn)。
隨著現(xiàn)代信息技術特別是互聯(lián)網技術的迅猛發(fā)展,網上網下,“雷鋒式助人”比比皆是。弘揚雷鋒精神,必須借助網絡博客、網絡論壇等新的平臺,實現(xiàn)雷鋒精神更大層面的宣傳普及。
建立完善機制,形成弘揚雷鋒精神的行為規(guī)導
心理學“社會認同原理”告訴我們:人們通常會根據他人行動的特征取向來決定自己應該怎么辦,也就是“從眾效應”或者“行為模仿”。一個社會如果缺乏揚榮抑恥的制度機制,道德行為和道德精神就難以得到應有的揚善保障,不道德選擇和不道德現(xiàn)象同樣也就得不到應有的制約。弘揚雷鋒精神,既要靠教育、宣傳和文化影響,還要靠法律和制度的剛性規(guī)導,構建一個“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社會賞罰機制,才能更好地增強人們弘揚雷鋒精神的自覺性、主動性。
50多年來,全國各地轟轟烈烈開展學雷鋒活動,引領了時代新風,促進了社會和諧,雷鋒成為億萬華夏兒女爭相學習的榜樣。然而,一些地方損人利己、背信棄義、自私自利、損公肥私等與雷鋒精神相悖的丑惡現(xiàn)象,還不同程度存在;見死不救、見危不助等事件屢見報端;有些網絡大V,甚至媒體人,為了獲得更多的關注,故意發(fā)表不同于主流價值觀的言論,惡意質疑、詆毀、丑化雷鋒精神;更有國際政治勢力充當幕后推手,有預謀、有步驟地消解雷鋒精神,企圖讓我們失去精神坐標。對此,既要旗幟鮮明地給予揭露和譴責,更要強化法治理念,建立完善相應的法治懲戒機制,運用法治的手段制裁丑惡行為,使違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行為受到法治的制約,大力營造弘揚雷鋒精神的良好社會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