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fā)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豬肉在市場上的需求呈上升趨勢。養(yǎng)豬業(yè)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發(fā)展,同時變得越發(fā)的規(guī)模化與產業(yè)化。這種模式的產生更有利于消費者的安全消費,保證了豬肉產品的質量,但是與此同時,集中飼養(yǎng)也暴露出了一些弊端,為了解決集中飼養(yǎng)易流傳豬病的這一問題,本文將就在飼養(yǎng)過程中的流行豬病的特點及其防控方法進行探析。
關鍵詞:豬?。涣餍刑攸c;防控技術
中圖分類號:S858.2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6-3637(2017)07-0143-02
引言
豬病的癥狀有很多種而不同種類疾病需要不同的方法進行治療。豬疾病的發(fā)病率非常高,怎樣對豬疾病進行高效率的防控,最終得到經濟效益,這是一大難題。相關人員必須從實際情況出發(fā),科學合理的采用相關技術,對豬疾病進行防疫。本文結合豬病流行特點進行分析,以及探討如何進行疾病防控,為后期豬疾病的治療提供了一定的借鑒。
1 豬病流行特點
1.1 混合感染或過繼感染
豬產生疫病有著2種以上的病原體。病原體中夾雜著大量的病毒與細菌。就比較普遍的豬疾病來講,豬瘟、豬巴氏桿菌感染等,在進行治療的過程中會結合抗生素進行治愈,而抗生素也會產生新的耐藥菌株,那么最終就會產生新的感染體,導致新感染的出現[1]?;旌闲愿腥竞屠^發(fā)性感染的疫病相對來說較多,那么豬的發(fā)病率與死亡率也會持續(xù)上升。
1.2 出現新型疫病
豬的飼料的材質里蘊含一定的添加劑,以及出現的濫用藥物狀況都會導致病原體發(fā)生變化,產生新的疫病。這種類型的疾病近年來普遍出現的有豬增生性腸炎、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等疫病。
1.3 疫病呈現非典型性
疫病的癥狀是多種的,有時很輕有時又非常重,并且不是典型案例,這樣的話會直接導致隱性感染。就像母豬在妊娠時期感染到了疾病時沒有非常明顯的癥狀,但是會發(fā)生更加嚴重的情況,流產、死胎都會因此而產生。部分仔豬患有疾病的癥狀也是不明顯的,即使接種了疫苗也沒有辦法達到免疫的效果[2]。
1.4 免疫抑制性疾病危害增加
免疫抑制性疾病所涉及的范圍是非常廣泛的。豬瘟、氣喘病等都是的。免疫器官與細胞受到了病原的干擾,免疫系統(tǒng)就會遭到嚴重的破壞,從而不能從根本上對動物疾病進行根治。疫病的反復發(fā)生,藥物治療與疫苗的效果也呈現下降趨勢,所以對于免疫的抑制性問題要提高重視與關注。
2 豬病防控技術
2.1 提供適宜的環(huán)境
豬生存環(huán)境包括豬舍的溫度、濕度等,這些條件影響著豬的生產性能。如果環(huán)境條件差,不但豬的生產潛力難以發(fā)揮,而且豬的抵抗力下降,易引發(fā)疾病。因此,要維持適當飼養(yǎng)密度,每天及時清掃圈舍糞便,保持干凈清潔;做好通風換氣,保證溫度適宜,冬暖夏涼,避免高溫應激;供給清潔新鮮的飲水。
2.2 提高飼料營養(yǎng)水平
飼料的營養(yǎng)水平與豬的生長速度以及免疫功能都是密切相關的。在飼料中擁有好的維生素與礦物質,那么豬體免疫能力就會上升。因此對于飼料的供給一定要達到水準。提高飼料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的水平。對豬的生長各個階段都要做到非常好的了解,及時給予它們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保證機體免疫系統(tǒng)的正常運行,提高豬體對各種疾病的抵抗力。
2.3 嚴格引種和隔離,實行全進全出
疾病的發(fā)生是一定存在相關傳染源的,所以對于引種的場地要進行合理安全的選擇,并且要做好產地的檢疫工作。豬群引進后,要做好隔離進行觀察,對于驅蟲與疫苗注射都要做好明確的規(guī)劃,對于血清學檢測等工作也要給予高度的關注。最終確認健康了,才能進入生產區(qū)進行飼養(yǎng)[2]。從整體出發(fā)對豬進行疫病控制,全進全出是標準,不能有漏網之魚,這樣就不會產生漏洞,病原在豬之間傳播。進行豬舍清潔的時候,要將所有豬轟出豬欄進行沖洗和消毒,消毒之后也要空舍7天左右預防疾病的循環(huán)發(fā)生。
2.4 健全生物安全體系
豬場的管理必須是封閉式的,對于獸醫(yī)的衛(wèi)生防疫與消毒制度要嚴格實施。要堅持定期消毒,基本上每周2次左右,對于消毒劑也要經常更換,防止病原對消毒劑產生影響。同時工作人員也必須做好消毒才能進入場內,防止外來疫病傳入豬場。驅蟲也要定期進行,要確保它的高效與安全,同時可以驅除豬體內外的驅蟲藥物。不同豬的驅蟲時間都是不一樣的,要結合豬的合理驅蟲時間進行運作。對于場內其他動物飼養(yǎng)要嚴厲禁止,避免傳播病原,降低豬場疾病的發(fā)生率[3]。
2.5 建立疫病監(jiān)控體系與合理的免疫程序
豬場對于疫病監(jiān)測制度的建立要不斷地完善,對于疫情動態(tài)的掌控要非常及時,同時對于出現的問題也要解決將損失降到最低。每季度都要對豬群進行免疫抗體檢測,對于疫病的檢測要提供重視,進行詳細記錄,類似于藍耳病、偽狂犬病、圓環(huán)病毒等都要加大關注[1]。對于檢測出隱性疾病及感染豬只,要立即隔離淘汰,確保豬群的健康與安全。所以要結合當地動物的疫情發(fā)展,制定科學合理的免疫程序,免疫要注重質量,避免出現大而全現象,疫苗接種過多,長此以往可能使免疫完全失敗。
2.6 科學合理用藥
飼料中添加一定的保健藥物,可以提高機體的免疫與抗病力。對于藥物的選擇,要確保對豬體沒有任何的副作用,不會有藥物殘留,能夠提高免疫力,抗病毒、抗病菌。臨床癥狀的豬只,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進行科學的診斷,用藥合理,治愈率也就會提高。嚴禁亂用、濫用抗生素,避免耐藥菌株的出現。對于用藥效果不佳的豬體要及時淘汰,徹底消毒,防止疫病的傳播。
3 結語
豬病的流行特點這一問題在全球受到了廣泛的關注,類似于豬圓環(huán)病毒的免疫預防就是當下一直關注的熱點。不同的豬疾病,在防疫過程中,應該針對性的采用藥物進行預防與治療,以達到最終的免疫效果。豬疾病的防疫工作是個非常棘手的問題,所以相關人士必須提高專業(yè)技能,對豬病的流行點進行耐心的研究,爭取為豬疾病的防控做出一定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朱文豪,徐引弟,許峰,焦文強,李海利. 豬病的流行特點與防控技術[J]. 當代畜禽養(yǎng)殖業(yè),2016,08:54-55.
[2]孔令高,陳曉輝,等.當前豬病流行特點與防控技術[J].當代畜牧,2015,(09):15-16.
[3]何啟蓋.豬病流行特點與凈化技術[J].今日畜牧獸醫(yī),2015,(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