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琴
摘 要:在本文,筆者首先介紹電梯井道頂部空間及其測量方法,然后再依據(jù)TSG/T7001-2009、GB7588-2003的規(guī)定,進一步探討電梯井道頂部空間的檢驗,以期保證電梯的安全運行。
關鍵詞:電梯;井道頂部;安全空間;檢驗
0 引言
據(jù)《對十二屆全國人大4次會議第6407號建議的答復》,僅2016年上半年我國發(fā)生電梯安全事故共22起,致死16人,且近10年來,我國電梯總數(shù)增長5.5倍,每萬臺電梯事故死亡率降至0.11。從整體上來看,我國電梯安全水平正在逐年提高,但安全形勢仍待改善,其中檢驗是最為關鍵的手段。電梯井道頂部空間的檢驗對電梯轎廂、轎頂設備與人員的防護具有重要意義,值得高度重視。
1 電梯井道頂部空間
圖1所示是電梯井道頂部空間的結構圖。
在圖1中,H1是導軌進一步的制導行程;H2是井道最低部件距離曳引繩附件、滾輪或導靴、垂直滑動門橫梁的距離;H3是井道最低部件距離轎頂最高部件的距離;H4是轎頂可站人面積最大的水平面到井道最低水平面的垂直距離。在電梯井道頂部空間時,要求采取下列操作步驟:首先,在轎廂于頂層平導時,對有關尺寸進行測量;其次,對上極限、上限位及緩沖器開關進行短接,并檢修點動上行,以使對重完全壓在緩沖器上;第三,測量轎門與層門地坎的高差,并從首次測量的結果中減去這一數(shù)值,便可得到H1-H4的值,從而保證其與要求相符。
2 電梯井道頂部空間的檢驗
依據(jù)TSG/T7001-2009的規(guī)定,電梯井道頂部空間應滿足下列要求:一是若對重壓在緩沖器上,則規(guī)定H1≥0.1+0.035V2(m)、H4≥0.1+0.035V2(m)、H3≥0.3+0.035V2(m)及H2≥0.1+0.035V2(m),且轎頂上方空間≥0.5×0.6×0.8;二是若轎廂壓在緩沖器上,則對重軌導的制導行程應≥0.1+0.035V2(m)。對于新裝電梯,TSG/T7001-2009要求檢查其頂部安全空間,而無需在定期檢驗中開展測量工作。據(jù)此,電梯井道頂部空間的檢驗應注意下列事項:
(1)檢驗人員在對電梯井道進行檢查時,要求檢查其頂部空間,且若頂部空間過小,需先在頂層端站平層制停轎廂,再測量頂部空間尺寸,然后再據(jù)此算出對重的最大緩沖距,最后再與實際測值比較。根據(jù)比較結果,若對重緩沖距的實測值超標,則需進行維護,一般可在對重上裝設調節(jié)塊,用以調節(jié)對重緩沖距。
(2)倘若電梯井道頂部安全空間與要求不符,則可先打通尺寸不符處機房到井道的樓板,再在樓板上增設鋼板作為防護,亦或直接通過降低轎廂高度來適應頂部安全空間的要求。任何補救措施對安全空間的增值都有限,并使對重緩沖距的取值變小,同時上極限開關僅在對重與緩沖器接觸前動作,且曳引鋼絲繩會快速伸長,從而使得對重緩沖距比起最小值還小,甚至與上極限要求不符。為此,電梯維保單位一般通過截短曳引鋼絲繩來使對重緩沖距增大,并保證其與上極限要求相符。為了防止在一定期限內(nèi)重新截短曳引鋼絲繩,要求對重緩沖距選取較大值。但在這一過程中,檢驗人員時常根據(jù)對重緩沖距的測值來做出如下判斷:上極限開關在對重與緩沖器碰撞前是否會動作,顯然這一判斷未將對重緩沖距與頂部安全空間的關聯(lián)考慮到位,因此會導致電梯井道頂部空間與要求不符,并進一步引發(fā)轎廂沖頂隱患。
對于電梯井道頂部安全空間,GB7588-2003要求滿足對重壓在緩沖器上的相關條件:一是依據(jù)電梯額定速度V的115%沖撞緩沖器,計算導軌及保證其進一步制導行程≥0.1+0.035V2(m);二是若電梯的額定速度V=2.5m/s,則導軌的進一步制導行程取0.31875m,與前者相差0.21m;若電梯的額定速度V=0.5m/s,則導軌的進一步制導行程取0.10875m。
3 結語
調查發(fā)現(xiàn),電梯井道頂部空間主要受到電梯額定速度、反繩輪及轎廂高度等的影響,且若頂部安全空間與要求不符,會增加電梯故障率及其維保成本??梢姡匾晫﹄娞菥理敳靠臻g的檢驗具有現(xiàn)實意義。在本案,筆者依照TSG/T7001-2009、GB7588-2003的規(guī)定,探討了新裝電梯井道頂部空間的檢驗,研究結果如下:一是倘若頂部安全空間與要求不符,先打通不符處機房到井道的樓板,再在樓板上增設鋼板作為防護,亦或直接通過降低轎廂高度來調節(jié)安全空間尺寸;二是鑒于前面的兩種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維保單位針對對重緩沖距一般選取較大值,則會使安全空間不足。綜上,為了保證電梯的安全使用,并延長其使用年限,必須綜合考慮電梯井道頂部的安全空間。
參考文獻
[1]周佩.曳引驅動電梯頂部空間檢驗與對重緩沖距最大允許值探討[J].機電信息,2016,(9):94-95.
[2]徐露露.探討電梯中井道頂部空間的檢驗[J].福建質量管理,2016,(5):169.
[3]陳嘉哲.電梯井道頂部空間的檢驗分析[J].科技與創(chuàng)新,2016,(12):126-127.
[4]盧伍鋆.電梯頂部空間問題的探討[J].機電技術,2016,(4):100-102.
(作者單位:達州市特種設備監(jiān)督檢驗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