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雪
摘 要:隨著現(xiàn)代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的審美和對設計的要求也在不斷發(fā)生變化。當今的設計門類眾多,而平面構成作為設計基礎也在不斷地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不管設計的形式如何變化,都離不開平面構成中基本元素和形式美的支撐,這其中點的構成在當代設計中尤為突出,不僅體現(xiàn)在平面設計中的形式美展示,而是在設計的更多方面發(fā)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關鍵詞:平面構成;點;設計;應用
中圖分類號:J5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碼:1672-7053(2017)07-0090-02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people's aesthetic and design requirements are constantly changing.Today's design of many categories, and the composition of the plane as a design basis is also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Regardless of how the design of the form changes, are inseparable from the plane elements in the form of basic elements and support.The composition of the dot is particularly prominent in contemporary design, not only in the form of graphic design in the United States show, but in the design of more aspects play an indispensable role.
Key Words:plane composition; point; design; application
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立體構成被成為“三大構成”,是現(xiàn)代設計的基礎。其中平面構成應用最為廣泛,其中的基本要素和形式美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平面構成作為設計專業(yè)的基礎課程,不僅為學生提供更豐富的思維技巧、開闊視野,而且使他們頭腦更加靈活多變、開發(fā)智能、發(fā)揮創(chuàng)造能力,從而為設計創(chuàng)造出更寬的新路。它為平面設計進行創(chuàng)造形象的基本練習,雖然這里不涉及設計中所要考慮的材料應用、生產(chǎn)工藝以及使用功能諸問題,但是它是設計人員從事設計之前,首先要掌握和運用視覺語言的一種基本功,它將生活中生動多彩的形象,轉化為點、線、面等抽象形態(tài),再根據(jù)形式美法則進行構思,使設計更加具有理性化和科學化。平面構成的基本形態(tài)要素是點、線、面,點是最簡潔的形態(tài),是造型的原生要素。
1平面構成中的“點”
所謂平面,是指與立體的差別,它主要解決長、寬兩度空間的造型問題。所謂構成,就是“組裝”的意思,也就是把平面設計中所需要的諸要素,像機器零件那樣,照美的形式法則,進行“組裝”,形成一個新的,適合需要的圖形。在幾何學的定義里,點是只有位置而沒有大小的,它可以是線的開端和終結,或是兩線的相交處。但從造型設計來看,“點”是一切形態(tài)的基礎。它必須有其形象存在,才是可見的。因此,點是具有空間位置的視覺單位,它沒有上下左右的連接性與方向性。
生活中,可以歸納為點的形態(tài)的事物有很多。如山間的石子、樹林的果實,而有時點的形態(tài)是根據(jù)參照物而言的,如相對于整個星空來說,夜晚的點點繁星就是點;相對于浩瀚的大海而言,其中的泛泛扁舟就是點。點更多的是展示形式美的排列,若在其形內(nèi)加上其它造型因素時,其點的形象受到減損,便會失去點的性質(zhì),容易感覺出面的特性。
點是相對較小的元素,它與面的概念是相互比較而形成的,同樣是一個圓,如果布滿整個作用,它就是面了,如果在一幅構成中可以多處出現(xiàn),就可以理解為點。點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表明位置和進行聚集,一個點在平面上與其它元素相比,是最容易吸引人的視線的。點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元素,一個較小的元素在一幅圖中或者兩個以上的非線元素中如果同時出現(xiàn)在一個圖中,我們都可以將其視為點。這么說來點可以有各種各樣的形狀,有不同的面積,但在平面設計理論中,它的位置關系重于面積關系,甚至很多時候,我們并不關心點的面積大小。兩個以上的點,可又有不同的對應關系,入并列、上下重疊、大小相同對比等,各有各的視覺感受。更多線上的點可以形成點線,點線擁有線的優(yōu)勢,又有點的特征,是用的較多的設計方式。
2點在設計中的應用
日常生活中,我們接觸到的很多設計,都是直接用點來表現(xiàn)的。談到點在設計中的應用,就離不開對點性質(zhì)和作用的研究。
2.1具有集中吸引視線的功能
從點的本質(zhì)來說,點是力的一個中心。每當畫面中有點這個元素存在時,我們的視線會全部集中于這個點上。點的張力最終是向心的,具有向心性,它不偏向任何一方,既不偏向水平方向,也不偏向垂直方向。點本身沒有上、下、左、右的連續(xù)性和指向性,它能產(chǎn)生一種富有聚集性的視覺效果。我們走在大街上或者在我們生活中見到的平面設計或者平面廣告中,利用點的這一特性的作品屢見不鮮。
同時,也有部分平面廣告我們會看到它強調(diào)點的整齊劃一,以形成次序美。通過它的特性大小相通、間隔相等、橫平豎直的嚴謹構圖模式,將設計作品呈現(xiàn)給廣大民眾。但是,整齊劃一的次序美極易陷入呆板單調(diào)中,而我們又可以利用這一缺點作為鋪墊,通過近似、漸變、特異等構成手段的運用來使畫面變得活躍起來。
2.2點的線化、面化
點的連續(xù)會產(chǎn)生線的感覺,點的集合會產(chǎn)生面的感覺,點的大小不同會產(chǎn)生深度感,幾個點之間會有虛面效果。構成中的點不僅是體現(xiàn)在平面設計中,在產(chǎn)品設計中也發(fā)揮著巨大作用。
盲文或稱點字、凸字,是專為盲人設計、靠觸覺感知的文字。透過點字板、點字機、點字打印機等在紙張上制作出不同組合的凸點而組成,一般每一個方塊的點字是由六點組成。 這種大家既熟悉又陌生的文字就是利用點的構成的原理。它出現(xiàn)在我們生活中的很多產(chǎn)品中,如流通的紙幣、公共場所出現(xiàn)的電梯等。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全聚德烤鴨店獨樹一幟的推出供盲人使用的菜單。
2016年夏季,美國加利福利亞州再遇歷史性旱災,洛杉磯采取了各種方法智斗大旱。其中,在水庫投放黑色遮陽球的舉動格外矚目。據(jù)英國《每日郵報》報道,洛杉磯相關部門最近已向占地30公頃的洛杉磯水庫中投放了9600萬個懸浮的塑料遮陽球。這種遮陽球大小相當于大個的蘋果,其黑色表面能夠遮擋紫外線,在其作用下,水庫每年能減少超過11億升水的蒸發(fā)。“小球防曬衣”還能防止水被塵土、雨水、化學藥品及野生動植物污染。比如,它能夠避免致癌的溴酸化合物生成。一些人攝取了大量水中的溴化鹽后,會出現(xiàn)惡心、嘔吐、腹瀉、腹痛的反應,而小球的保護阻止了產(chǎn)生溴化物的化學反應。此外,其作為覆蓋在水面的巨大防護屏障,還能阻止鳥類、動物、污染物進入水中。“小球防曬衣”不僅效果顯著,還帶來了額外的好處,使水庫少蒸發(fā)了85%到90%的水分。
2.3點的視覺指引
當空間中有兩個同等大的點,各自占有其位置時,其張力作用就表現(xiàn)在連接此兩點的之間。如果畫面中的兩點為不同大小時的注意力,首先會集中在優(yōu)勢的一方,然后再向劣勢方向轉移。
路易威登 x 草間彌生形象概念店在倫敦的百年老百貨公司“Selfridges”正式落成開幕。此次在“Selfridges”的形象概念店內(nèi)的陳設以及櫥窗設計完全交由草間彌生作發(fā)揮,里頭設置的就如同草間彌生眼中看出去的世界景觀,來到了店內(nèi)仿佛就像是來到了草間彌生的腦海中一般,里面大大小小紅白相間的波點,以及巨型南瓜等等,超級強烈的視覺風格,就如同草間彌生本人給予世人的形象一般震撼。這個 82 歲的日本“怪婆婆”真是永遠不懂密集恐懼癥的人的心,她作品中的圓點無窮無盡地重復著,在這樣紅白波點的世界里,隱藏著她對于藝術的最純真執(zhí)著的追求。這一系列作品的初衷,是為了表達一種對于藝術的執(zhí)著與連續(xù)性,也是對她本人的最佳詮釋。
2.4點的錯覺
所謂“錯覺”,就是感覺與客觀事實不相一致的現(xiàn)象。點所處的位置,隨著其色彩,明度和環(huán)境條件等等變化,便會產(chǎn)生遠近大小等的錯覺。一般明亮的暖色會接近眼睛,而有前進的膨脹的感覺。因此,在黑地上的白點,較同等大的白底上的黑點感覺為大。白點有擴張感,黑點有收縮感。桔黃色的點要比藍色的點感覺大,道理與上例相同。
其中尤為著名的就是“歐普藝術”,塔所指代的是利用人類視覺上的錯視所繪制而成的繪畫藝術。因此“歐普藝術”又被稱作“視覺效應藝術”或者“光效應藝術”。它是利用人類視覺上的錯視所繪制而成的繪畫藝術。它主要采用黑白或者彩色幾何形體的復雜排列、對比、交錯和重疊等手法造成各種形狀和色彩的騷動,有節(jié)奏的或變化不定的活動的感覺,給人以視覺錯亂的印象。歐普藝術下的服裝服飾,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給人以視覺的動感。至今歐普藝術還影響著服裝、家居、建筑、平面等眾多設計領域。
3結語
平面構成中的點是設計中基本的元素,無論是在諸如招貼設計、標志設計這些平面設計中有所體現(xiàn),在展示設計、產(chǎn)品設計這些工業(yè)設計范疇中也有一席之地。以前人們對平面構成的了解,認為它主要研究平面或是產(chǎn)品的表面形式,但如今來看,我們更需要透過表面來看內(nèi)容。當我們透過視覺傳達來表現(xiàn)設計的內(nèi)在含義時,首先要考慮設計表面各元素的空間關系,然后再思考如何運用形式美法則設計一個最優(yōu)方案。在這其中點元素的運用,不僅幫助設計師們培養(yǎng)了設計的基本素質(zhì),更提升了對設計的深入思考。
參考文獻
[1]于洋,文渝.平面構成[M]. 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 2010.
[2]李丹,馬蘭.平面構成[M]. 沈陽:遼寧美術出版社, 2007.
[3]吳曉兵.平面構成[M]. 合肥:安徽美術出版社, 2007.
[4] 360百科http://baike.so.com/doc/6782003-6998419.html.
[5]搜狐新聞http://news.sohu.com/20150813/n41881653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