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靜+馬小紅
2016年12月中旬,整個華北地區(qū)經歷了本年度最嚴重的一次霧霾天氣,全國二十多個城市啟動空氣重污染紅色預警,德州也在其中,全市不僅停掉了所有污染的工業(yè)生產,全市中小學也全面停課。停課不停學,為了不影響期末孩子們的學習,德開小學王海新老師將自己制作的微視頻通過生成的二維碼向學生推送,利用電子書包、樂教樂學App等信息化手段,在線檢查批閱學生作業(yè)。其他老師也各自根據孩子們的實際情況,借助現代化信息技術推送霧霾期間的學習任務,圓滿完成在線檢測的任務。這表明德開小學名師成長已步入2.0版。
2016年是德開小學成立名師成長俱樂部的第三個年頭,俱樂部經歷了最初兩年的成長模式,即1.0版,并沒有停止不前,目前已升級為2.0版。尤其在2016年11月20日,德開小學成為山東省微課聯(lián)盟理事長單位,聯(lián)合“老師走起”平臺,給老師們插上了信息化的翅膀,俱樂部的成長跨越到嶄新的階段,俱樂部的老師們都真切地感受到現代技術為教學帶來的便利。
一、名師成長1.0版:培育職業(yè)特長
什么樣的老師才是名師?三年前校長孟杰曾和老師們討論過,最終這樣界定:一是有自己的職業(yè)特長;二是養(yǎng)成了良好的習慣;三是有自知之明。通過實踐和研討,大家認為名師應該具有六個習慣:發(fā)現、創(chuàng)新、反思、研究、勤奮、寫作。職業(yè)特長好比種子,好習慣好比陽光雨露,只有在陽光雨露的滋潤下,種子才能長成參天大樹。在這種理念的引導下,2014年2月26日,德開小學名師成長俱樂部成立。成立一年多后,俱樂部探索形成了名師培養(yǎng)的“13665”模式,即教師自愿參加俱樂部后,要明確一個發(fā)展目標,制定個人三年發(fā)展規(guī)劃,努力培養(yǎng)六個習慣,完成“六微”(微型講座、微型報告、微型課題、微型論文、微課、微課程研究)任務,認定五個職級,最后實現自動自發(fā)成長。
1.0版的名師成長在當時猶如一劑良藥,使那些想發(fā)展卻又處于倦怠期、瓶頸期的老師找到了成長的著力點。比如李彥峰老師,他是學校專職的體育老師,但酷愛研究點兒小發(fā)明、小創(chuàng)新。加入俱樂部以后,他把自己的研究方向確定為科技創(chuàng)新教育,組建了“科技制作”社團,研究出了很多有意思的小發(fā)明,很多作品在全國獲了獎。李彥峰還和老師們合作研究,開發(fā)出了“快樂發(fā)明”校本課程,在全校推行,帶動全校師生掀起了學習科技、勇于創(chuàng)新的熱潮。德開小學成為了一所以科技創(chuàng)新教育為特色品牌的學校。李彥峰也被評為全省十佳科技輔導員。因為一人的帶動,形成學校的特色,怎能不是名師?
二、從1.0版到2.0版:插上信息化的翅膀
在過去的三年,德開小學名師成長取得的成績是值得肯定的,但教育是面向未來的事業(yè),這三年來,我們看到整個社會已進入數字化、信息化加速發(fā)展的時代,以手機為代表的智能終端迅速普及,通信技術已經徹底改變了人類溝通交流的方式,人們的生活方式、學習方式也隨之發(fā)生深刻變化。
2015年7月頒布的《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lián)網+”行動的指導意見》為未來教育信息化發(fā)展描繪了藍圖:探索網絡化教育的新模式,擴大優(yōu)質教育覆蓋面,鼓勵學校和互聯(lián)網企業(yè)合作,對接線上、線下的教學資源,讓技術和教師的教學需求之間能夠無縫鏈接。實際上,面對教育實踐的信息化需要,我校1.0版名師成長俱樂部也在面臨升級。老師們是墨守成規(guī),還是與時俱進、再次出發(fā)?骨子里的創(chuàng)新基因,使我們做出改變,2.0版的名師成長模式應運而生。
2.0版名師成長俱樂部的特點是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借助信息化的翅膀,使老師更快地成長。2.0版的名師成長要求老師們在1.0版職業(yè)特長精準定位的基礎上,熟練運用信息化資源,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隨時隨地進行網絡化教育,達到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的目的。這是教育與時俱進的體現?,F在,教師的三件法寶早已由過去的課本、教案、粉筆轉變?yōu)槎S碼、App、微視頻。
在教育信息化的征途中,最關鍵的是老師。老師行動起來了,教育信息化就有了真正的生命力。德開名師的2.0版實踐探索之路是從引導教師熟練掌握手機App等工具和與互聯(lián)網培訓專業(yè)團隊合作兩方面入手的。
(一)掌握工具,助力職業(yè)發(fā)展
德開小學的信息化起步還是比較早的,早在2013年就將電子書包引進學校。老師們利用電子書包中的快易典智能教學系統(tǒng),實現多元備課,備課資源共享,利用電子書包的掃一掃功能,將老師請到了每一位同學身邊。
隨著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的普遍應用,2015年,德開小學全校推廣樂教樂學App。樂教樂學是一個集教學管理、教學工具、教學資源、家校共育、溝通交流、趣味學習等近二十個應用于一身的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平臺。樂教樂學中的多種應用功能更方便地滿足師生教與學中的各種需求。如快拍錯題的針對性,讓教學更高效;作業(yè)通知的實效性,讓老師們輕松了解學生作業(yè)情況;海量電子圖書,滿足了孩子們的廣泛閱讀需求;班級空間、才藝秀更是給足了老師和孩子們展示的空間;紅花和紅星排行榜構建了有效的動態(tài)激勵機制;精選微課為老師們的翻轉課堂助力……在今年學校的讀書節(jié)活動中,學校借助樂教樂學的“成語攻擂”“華夏漢字”“華夏詩魂”等模塊進行班級比賽,既擴大了學生的參與面,又開闊了學生眼界。俱樂部的老師們都有自己得心應手的App軟件,像“微講師”“微課之星”“洋蔥數學”“作業(yè)盒子”“老師走起”等App軟件被廣泛應用,名師成長俱樂部里掀起了一股強大的信息技術運用潮流。
劉小會老師是俱樂部中熟練運用App并嘗到甜頭的老師之一。她利用“凱叔講故事”這款App,向孩子們推送他們喜愛的小故事。孩子們不僅每晚聽得津津有味,還模仿凱叔練習講故事,把自己最滿意的故事進行錄音,然后發(fā)到班級QQ群、微信群、樂教樂學的才藝秀中進行評比。每逢周末,班里還開展親子“聽故事、畫童話”活動,每月評選“童話之星”和“童書創(chuàng)編家庭”。漸漸地,她發(fā)現孩子們的語感越來越好,表達能力、表演能力也與日俱增。更讓她意想不到的是陪伴的家長們也愛上了童話。學校戲劇節(jié)時,這個班的家長和孩子同臺競技,該節(jié)目不僅獲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而且還讓參與表演的家長小有名氣、驕傲了一把。
(二)借勢借力,實現課堂翻轉
老師們研究網絡新資源的熱情調動起來了?!肮庥袩崆椴粔?,畢竟大家都是門外漢,必須與專業(yè)的團隊聯(lián)手,站在別人的肩上,我們才能走得更快、追得上趨勢?!泵辖苄iL說。2016年,德開小學與網絡教學資源提供平臺“老師走起”簽署協(xié)議,搭建名師培養(yǎng)新平臺。而“老師走起”這一平臺正是著力解決老師微課制作、新技能操作能力不足問題的專家,并能根據一線老師教育教學工作的實際需要,由各學科優(yōu)秀教師通過移動互聯(lián)網平臺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包括微課視頻、PPT等,老師們可以根據教學需要自主選擇,二次生成。同時,按照學科分類,全國各地老師按學科建立了交流群,方便他們分享教學經驗、探討疑難問題。
左培老師利用電子書包,實現孩子之間的資源共享、翻轉課堂。她在班級開設了微視頻課程,每周拿出兩節(jié)課帶著孩子們一起做微視頻。孩子們在這一學年中做的微視頻數不勝數,有的孩子的技術已經趕超老師的水平。為了讓家長及時了解班級動態(tài),她的班開通了“奮斗的向日葵”微信平臺,基本上每周推送班級近況。為此她做了很多的微視頻,寫了很多教育教學隨筆,定時推送,得到家長的一致好評,有的視頻或者文章的點擊量都已上千。
今年霧霾天氣嚴重時,全市停課六天,她的班又悄悄地開起了課。她在家為孩子們錄制微課,通過微信公眾號發(fā)送到每一位家長手機上,孩子們在家就能聽到老師的講解。很多家長把心放到了肚子里,還有的家長說:“老師的這種授課方式,讓我們驚嘆于現代課堂的變化。”
作為德州市師德建設的研發(fā)基地之一,德開小學的名師成長俱樂部為教師成長提供了有力支持。名師培養(yǎng)的“德開模式”也在德州乃至全國產生廣泛影響。回顧學校這些年的發(fā)展,關鍵的一條是激發(fā)教師發(fā)展的內驅力,不斷探尋教師發(fā)展的引擎,使教師自主、自愿成長。通過俱樂部這樣一個讓老師們暖心的平臺的促進,成長創(chuàng)新已滲透到每位老師的骨子里,老師們不斷突破自己、更新自己,大膽地追逐自己的教育夢想。在教師專業(yè)成長的路上,德開小學教師們的腳步不會停歇,將一直心無旁騖地走下去,德開的名師成長未來肯定還會有3.0版、4.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