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偉
芒種為五月節(jié)。這個“芒”是指稻麥,麥子到此時始熟,田野里開始彌漫新麥的清香。水稻過此時則不可種,稻田里也已是一片怡人的新綠。此時草厚螳螂生,螳螂飛捷如馬,故又稱“飛馬”。它是捕蟬高手,卻總意識不到黃雀在身后。螳螂兩足如斧,故又稱“斧蟲”,這斧令它自以為螳臂便能擋車,于是常因此“枉送了卿卿性命”。
北宋馬永卿在他的筆記《懶真子》中說,此時有芒者,麥已熟,是指麥熟可收,稻過此時不可種?!懊⒎N”一詞,最早出自《周禮》的“澤草所生,種之芒種”。東漢鄭玄的解釋是:“澤草之所生,其地可種芒種。芒種,稻麥也?!?/p>
芒種三候
螳螂生:芒種之日“螳螂生”?!跋s響螳螂急,魚深翡翠閑”,都是夏天的美好景象。螳螂深秋生子于林間,一殼百子,此時破殼而出。
?始鳴:后五日“?始鳴”?!??”即伯勞,“伯勞以五月鳴,其聲??然”,以聲命名?!对娊?jīng)》“七月鳴?”,周七月即夏五月。
反舌無聲:再五日“反舌無聲”?!胺瓷唷奔窗偕帏B,“螳螂、?皆陰類,感微陰生或鳴,反舌感陽而發(fā),遇微陰無聲也”。
伯勞
?是伯勞,“勞燕分飛”的勞。伯勞飛燕自西東,惱離愁萬種;伯勞相逐行人別,歧路空歸野水流。它的鳴聲局促尖銳,聲聲是別春之離愁——酷暑一到,就再無溫情了。當然,“伯勞初囀月微明”,亦是仲夏夜尋夢的美麗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