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害性天氣已經(jīng)嚴重影響到國內外天然橡膠產量,全球供應形勢進一步緊張。期貨市場出現(xiàn)一絲恐慌跡象,4日場內價格已突破歷史高點。
在第一大生產國泰國,由于大雨導致乳膠采割中斷,第四季度天然橡膠產量預計下降4 %。天氣的影響下,泰國10月至12月天然橡膠產量可能只有93萬t,較09年同期97萬t顯著下降,而這三個月為全年的高產時節(jié)。
拉尼娜天氣近幾年多次影響了東南亞的橡膠種植,近一個月來過多地降雨還引發(fā)了泰國洪災,進一步削減了其對外供應。10月份,泰國南部天然橡膠關鍵產地的洪水增加,農民已連續(xù)4-5天未能出去割膠。此外,馬來西亞也出現(xiàn)過多降雨的天氣,割膠中斷。印尼產區(qū)也受到降雨影響,火山爆發(fā)則給市場帶來心理上的壓力。
降雨過多還給印度橡膠生產帶來顯著影響。印度橡膠局公布,印度10月天然橡膠產量由09年同期的8.9萬t下滑至8.2萬t。這個國家的貿易商正積極購買東南亞資源。
減產最為嚴重的卻是最大的消費國中國。年初的干旱導致云南橡膠產量減少。從2009年9月開始,云南省降水明顯減少,高溫、少雨天氣一直持續(xù)。至2010年3月上旬,全省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少59 %,降水量創(chuàng)下了自1961年以來歷史最少的記錄。西雙版納植膠區(qū)開割因干旱影響比往年推遲了10至15天左右。在沒有降雨時強行開割導致膠樹流出膠水后得不到水分補充,出現(xiàn)葉片萎縮甚至橡膠樹受損死亡的后果。部分開割的農場產量只有正常年份的1/3不到。
10月份,特大暴雨已對海南農業(yè)造成了全面沖擊。海南省農業(yè)廳表示,大雨耽誤了開割,其他的倒伏、浸泡等都有不同程度的發(fā)生。截止10月9日,海南全省橡膠(民營)全面停割,累計減產1萬t,農墾系統(tǒng)方面,橡膠全面停割,干膠累計減產超過1萬t。海南橡膠種植面積已達40.2萬hm2,干膠產量24.8萬t,占全國總產量的47 %,減產對全國供應造成嚴重影響。受災害天氣影響,海南和云南產量合計下降4萬t以上,這個水平相對于2009年減少了6 %。
天然橡膠生產國協(xié)會10月27日預測,2016年全球天然橡膠產量可能增長5.3 %達到940萬t,而其之前的預測為增加6.3 %。增長幅度可能還會繼續(xù)調低。相對于汽車輪胎需求的快速上升趨勢,天然橡膠的供應正顯得愈加緊張。
(摘自www.nessen.com.cn,2016-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