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飛翔
一、教師應該從知識的講授者轉(zhuǎn)變?yōu)閷W習的合作者。
項目學習的主題來自于復雜、真實的情境而非教材,教師也就不能單純地教授教材的知識,而是要和學生一起在合作、探究中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知識與能力。在整個項目學習過程中教師應該時刻提醒自己只是學習活動中的一員。
語文課標指出:工具書、其他圖書、報刊,電影、電視、廣播、網(wǎng)絡,報告會、演講會、辯論會、研討會、戲劇表演、布告欄、報廊、各種標牌廣告,自然風光、文物古跡、風俗民情等都可以成為語文課程的學習資源。這一切的語文資源在項目學習中都有所涉及,有些東西不是教師所擅長的,有些活動需要走出課堂。教師要放下身段,鉆研教材,和學生一起在活動中探究新知識,實現(xiàn)真正的“教學相長”。
二、教師應該成為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
語文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在項目學習中,項目的規(guī)劃、活動的步驟、問題的解決、成果的收集都是學生在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教師要對整個活動進行組織,對學生在活動過程中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行引導。
由于具體的項目學習可能對學生是個很大的挑戰(zhàn),項目活動的每一步都需要學生團隊反復研究、探索甚至推翻重來,所以教師在項目教學中要做到“四心”。
首先是信心。教師要對自己和學生有足夠的信心,相信自己可以設計出符合學生實際的主題活動,預設出恰當?shù)膯栴};相信學生能夠自己解決問題并從中獲得知識及比知識更重要的東西。當然樹立信心需要教師能夠把握整個項目內(nèi)容,對整個項目的目標、活動、完成的任務、完成的步驟了然于心,同時需要教師在對學生實際情況充分了解的基礎上設計切實可行的活動。
其次是放心。放心大膽地把項目任務交給學生,教師只充當引領者的角色,放心學生和團隊能夠動腦筋、想辦法完成好任務。教師需要做的是千方百計調(diào)動學生對任務的興趣,讓他們有足夠的熱情去投入,有足夠的時間去實施。
再次是耐心。教師在項目學習中要“等得起”。也許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會不如教師在課堂上直接講解來得痛快,時間也會更長,這就需要教師耐心地等待,等學生自己想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自己解決問題。也許這個等待會很艱苦,但要相信學生一定會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最后是留心。在學生完成項目任務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留心他們的一舉一動,留心他們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否正確,解決問題的過程是否有效,在問題的解決中是否有所收獲。同時給完成任務有困難的同學和小組介紹經(jīng)驗,提醒他們借鑒優(yōu)秀小組的方法。
三、教師應該成為評價的參與者。
項目學習中,學生每個活動階段的表現(xiàn)就是最好的成長,而項目成果集就是對學生成長最好的記錄。對學生學習過程和成果的評價當然不是教師的“一言堂”,教師只是評價的參與者。
在項目學習過程中,評價無處不在,評價者當然也無處不在——活動過程中小組成員互相評價,活動成果集完成后,同伴評價、家長評價,甚至是社會評價。教師只是諸多評價主體中的一員,當然也是不可或缺的一員。在評價過程中,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制定有效、可行的評價標準,同時評價時注意面向全體學生,尊重個體差異,努力促進每個學生的健康發(fā)展。
四、教師應該是學科知識和綜合活動的融合者。
雖然項目學習以學生的活動為主體,但教師依然在其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結合兩年多的實踐,筆者認為教師還應該成為語文知識和綜合活動的融合者,即要找到語文知識和項目活動的契合點。具體表現(xiàn)為在進行項目活動的同時注重學生字詞、詩歌、語文知識的積累和落實, 夯實基礎,養(yǎng)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在活動過程中加強閱讀指導,在學生大量閱讀的基礎上指導學生進一步深入作品,讀懂作品的深層含義,提高語文素養(yǎng)。
項目學習是以項目為中心,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引導的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教師必須在各種角色之間自由轉(zhuǎn)換,統(tǒng)籌規(guī)劃整個項目的布局和走向,這樣才能在放手中不動聲色地引領整個項目活動,使項目學習扎實有效地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