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愷
【摘要】 目的 探討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平板運動前后血流動力學指標的變化情況, 分析其價值。方法 選取32例中青年冠心病患者作為觀察組, 另選32例正常中青年作為對照組。觀測記錄所有受試者平板運動前后收縮壓(SBP)、舒張壓(DBP)、脈壓(PP)、平均動脈壓(MAP)、中心動脈收縮壓(cSBP)、反射波增強指數(shù)(AI)等血流動力學指標, 并比較兩組運動前后各項指標變化幅度之間的差異。結(jié)果 兩組運動前后SBP、DBP、PP、MAP、cSBP、AI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運動前后MAP、cSBP的變化幅度分別為(6.2±3.4)mm Hg (1 mm Hg=0.133 kPa)、(10.8±6.5)mm Hg, 明顯大于對照組的(4.0±2.9)mm Hg、
(6.2±4.1)mm Hg, 觀察組運動前后AI變化幅度為(-8.7±3.6)%, 明顯小于對照組的(-11.2±4.8)%,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其他指標運動前后變化幅度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平板運動前后MAP、cSBP的變化幅度可以作為中青年人群是否患有冠心病的預測指標;AI與中青年冠心病患者運動后的冠脈血流灌注密切相關, 可以作為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康復運動治療的監(jiān)測指標。
【關鍵詞】 中青年;冠心??;平板運動;血流動力學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09.027
冠心病全稱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 是由于冠狀動脈血管發(fā)生動脈粥樣硬化病變, 引起血管腔出現(xiàn)狹窄或阻塞, 造成心肌缺氧、缺血或壞死而導致的心臟病[1, 2]。在我國, 冠心病的患病率正呈逐年上升的趨勢, 且由于不良生活方式的長期養(yǎng)成, 患病年齡越來越趨于年輕化, 這也是導致中青年人發(fā)生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3]。平板運動試驗是心電圖負荷試驗中常見的一種, 也是目前診斷冠心病最常用的一種輔助手段[4-10]。本文以本院2014年4月~2016年10月收治的32例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為研究對象, 就平板運動對其血流動力學指標的影響進行分析, 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4年4月~2016年10月收治的32例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為觀察組, 其中男18例, 女14例;年齡35~60歲, 平均年齡(48.5±3.9)歲;平均病程(2.8±0.9)年;所有患者皆經(jīng)臨床檢查、心電圖與冠狀動脈造影等確診符合陸再英主編《內(nèi)科學》第7版診斷標準 [11]。另選取本院同期體檢的32例正常中青年作為對照組, 其中男19例, 女13例;年齡36~59歲, 平均年齡(49.1±4.0)歲。兩組受檢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所有受試者均在研究前的12 h內(nèi)不做較高強度的體力運動, 研究前3 h內(nèi)禁煙、禁酒、禁食及禁服其他藥物, 可適量飲水, 穿著運動服, 并提前由專業(yè)的運動指導員向受試者介紹運動方法, 做好解釋工作, 必要時可做示范動作。首先, 在運動前保持安靜平穩(wěn)10 min后, 采用電子血壓計與BPro動脈脈搏波采集儀監(jiān)測兩組研究者基礎指標值。監(jiān)測完成后, 所有受試者均接受平板運動試驗, 統(tǒng)一選用T-2100型活動平板儀(美國GE公司生產(chǎn)), 按照預先設計的限制性運動方案進行試驗, 對于運動耐受較好者, 可采用Bruce極量運動試驗, 運動試驗過程中嚴密觀察心電圖變化。同時在運動室內(nèi)配合常用的急救醫(yī)療設備及藥品, 以防意外發(fā)生, 平板運動結(jié)束后, 再次監(jiān)測兩組研究者各項指標值。受檢者臥床休息觀察30 min, 確定無不適方可離去。
1. 3 觀察指標 觀測記錄所有患者平板運動前后SBP、DBP、PP、MAP、cSBP、AI等血流動力學指標, 并比較兩組運動前后各項指標變化幅度之間的差異。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兩組運動前后SBP、DBP、PP、MAP、cSBP、AI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運動前后MAP、cSBP的變化幅度分別為(6.2±3.4)mm Hg、(10.8±6.5)mm Hg, 明顯大于對照組的(4.0±2.9)mm Hg、(6.2±4.1)mm Hg, 觀察組運動前后AI變化幅度為(-8.7±3.6)%, 明顯小于對照組的(-11.2±4.8)%,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其他指標運動前后變化幅度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研究結(jié)果顯示, 兩組運動前后SBP、DBP、PP、MAP、cSBP、AI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運動前后MAP、cSBP的變化幅度分別為(6.2±3.4)mm Hg、(10.8±
6.5)mm Hg, 明顯大于對照組的(4.0±2.9)mm Hg、(6.2±4.1)mm Hg,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作者, 通過檢查受試者運動前后MAP、cSBP的變化幅度, 可作為預測中青年人群是否患有冠心病的預測指標。同時, 觀察組運動前后AI變化幅度為(-8.7±3.6)%, 明顯小于對照組的(-11.2±4.8)%,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有研究表明[12], 反射波增強指數(shù)與心血管事件、年齡、脈壓及動脈內(nèi)膜厚度及板塊的形成呈正相關關系, 其變化程度可以直接反映動脈粥樣硬化程度, AI的降低預示著冠脈血流的增加, 在運動中往往表現(xiàn)為AI的降低, 本組研究的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的運動前后AI變化幅度較小, 提示作者, AI與中青年冠心病患者運動后的冠脈血流灌注密切相關, 可以作為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康復運動治療的監(jiān)測指標, 指導臨床治療方案的制定。
參考文獻
[1] 何曉全, 劉梅林.中國冠心病防治策略.中國全科醫(yī)學, 2015, 12(2):239-240.
[2] 王勇, 范書英.冠心病介入治療的現(xiàn)狀和展望.臨床內(nèi)科雜志, 2015, 32(1):5-9.
[3] 周紅霞, 王發(fā)省.我國冠心病健康管理研究進展.心血管康復醫(yī)學雜志, 2013, 22(2):187-189.
[4] 胡允兆, 黃裕立, 吳焱賢, 等.不同年齡階段冠心病患者危險因素的對比分析.實用醫(yī)學雜志, 2013, 29(5):737-739.
[5] 髙繼清, 趙振中. 運動平板試驗誘發(fā)心肌梗死1例. 內(nèi)蒙古中醫(yī)藥, 2013, 32(12):114.
[6] 李中健. 運動心電圖的臨床應用. 中華醫(yī)學信息導報, 2012, 27(14):17-18.
[7] 吳哲兵, 代升平, 魏運亮, 等. 運動平板聯(lián)合動態(tài)心電圖試驗在冠心病診斷中的價值. 實用醫(yī)藥雜志, 2013, 30(1):14.
[8] 羅春芬, 張衛(wèi)星, 李新軍, 等. 多巴酚丁胺超聲和平板運動心電圖負荷試驗診斷老年冠心病的價值對比. 中國老年學, 2013, 33(9):2156-2157.
[9] 吳傳勇, 盧喜烈. 心電圖運動試驗的應用進展. 中華保健醫(yī)學雜志, 2011, 13(6):507-509.
[10] 張瓊方. 心電圖平板運動試驗在老年人群中診斷冠心病的價值分析. 醫(yī)藥前沿, 2014(31):94-97.
[11] 陸再英, 鐘南山.內(nèi)科學.第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10:210-212.
[12] Rosenbaum D, Giral P, Chapman J, et al. Radial augmentation index is a surrogate marker of atherosclerotic burden in a primary prevention cohort. Atherosclerosis, 2013, 231(2):436-441.
[收稿日期:2017-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