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楓林
秦瀅:貼心“娘家人”
□王楓林
小廣播:他們是“紅色力量”領(lǐng)航人,一路見證兩新黨建領(lǐng)域探索的腳步。新的一年,跟著編輯部一起“尋找好書記”,歡迎提供線索,投稿郵箱:fgdj@zjnews.com.cn
2016年11月18日,在大家眼里,是個再平常不過的日子。但對于秦瀅來說,這一天意義重大。那天,她并沒有像往常一樣去公司上班,而是踏進了江蘇省人民大會堂。
“被選上省人大代表,這事我想都沒想過!”到今天,秦瀅還覺得是做了一場夢。
在蘇州福田金屬有限公司很多員工眼里,秦瀅就像是自己的“娘家人”。
食堂飯菜不合胃口、員工東家長西家短……身為工會主席的她,這些大大小小的事她都管。
總之,她的故事一籮筐,有暖心感動的也有黯然神傷的,拼湊起了她在“福田金屬”的無數(shù)個日日夜夜。
“來了來了!真不好意思,讓你等了那么久?!币粋€身穿藍色工裝,喘著氣、流星大步向我邁近的人,就是秦瀅。
參加完江蘇省第十三次人民代表大會后,她原本忙碌的生活又加快了節(jié)奏。
“能參加如此高規(guī)格的會議,我收獲很大,最近正在把參會的感受通過黨課的形式分享給大家?!鼻貫]說。
說起秦書記,就不得不聯(lián)想到另一個名詞——“車輪黨建理論”。
聽著好像很“高大上”,但其核心就是一套黨工聯(lián)席會議制度,即黨支部、工會與行政協(xié)商制度,黨支部大會和工會會員代表大會制度,黨小組例會和工會委員例會制度,集體合同制度和工資集體協(xié)商制度等“五項”工作制度。通過黨工共建的新模式,助推企業(yè)和員工“兩個輪子”平穩(wěn)快速前進。
2014年8月的一次協(xié)商會上,一向觀察敏銳的秦瀅發(fā)現(xiàn),一位一線員工的請假次數(shù)過于頻繁并且持續(xù)了好幾個月?!爱敃r我就覺得不對,這是個老員工了,平時工作特別認真從來都不請假的,怎么會好幾個月里都在請假呢。”秦瀅認定事有蹊蹺。
她立馬找到員工老周,想弄清在他身上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老周最后道出了實情,自己被查出腎功能衰竭,經(jīng)常要做透析。
回公司后,秦瀅立即召開了支部擴大會議,討論如何幫助老周??紤]到他一直表現(xiàn)良好并且工齡較長,黨支部聯(lián)合工會最后給他爭取到了病退的機會,把老周的醫(yī)療期延長到退休,擁有病假工資。
“在日資企業(yè)里搞黨建真心不容易,我2000年才入的黨,2006年就被推選為支部書記,期間經(jīng)歷了不少磕磕絆絆,也探索了很多嘗試,最后發(fā)現(xiàn)‘黨工共建’這一招最有實效!”秦瀅說。
前兩年行業(yè)整體不景氣,勞動力市場人員緊缺,公司很多制造部門都出現(xiàn)了少員現(xiàn)象。“面對當時的緊急情況,一方面公司通過增設(shè)自動化設(shè)備替代員工工作;另一方面,黨支部聯(lián)合工會通過舉辦各類勞動技能比賽、優(yōu)秀班組競賽、部門之間技術(shù)交流會等活動來提高員工的個人操作技能、部門間協(xié)作力等,黨員骨干更是下到基層一線帶頭加班加點,公司最終攻克了難關(guān),讓員工和公司這‘兩個輪子’平穩(wěn)有序轉(zhuǎn)動?!?/p>
2011年,還在擔任黨支部書記的秦瀅又多了一張名片——工會主席。
秦瀅平時要做的事情就更多了:員工上下班交通問題、食堂飯菜如何、員工業(yè)余生活……哪件事情都不輕松。
當有員工提議在業(yè)余時間豐富企業(yè)文化活動時,她盡可能創(chuàng)造條件,開展乒乓球?qū)官?、親子游活動等;當員工要求升薪遭到新任總經(jīng)理的反對時,她并未退縮,反而一次次為員工“上書”,與高層周旋半年之久最終達成共識……
在多數(shù)事件中,秦瀅看到員工滿意的笑容時,她也會會心一笑,可有一件事在她心里始終抹不去。
1996年,涂布課的一名一線員工老杜因為違章操作導致手指骨裂,事后因擔心被處罰所以沒有及時申報工傷賠償。到了2012年,他才向工會提出要對當時的工傷進行追認。
“大家都知道,工傷是有時效的,過兩年時效,工傷保險就不受理了?!鼻貫]說,“但員工受傷是事實,那會兒我已經(jīng)是工會主席了,不能不去理會,因此有半年時間工會都在和公司進行協(xié)商。最終老杜拿到了補償金就離開了公司,但讓人想不到的是,就工傷事件他再次向勞動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p>
老杜仲裁敗訴后,上訴法院,法院敗訴后又上訴中院,這一場像極了《秋菊打官司》的鬧劇,一步步都被秦瀅看在眼里。但和影片結(jié)尾截然不同的是,老杜始終沒有感受到公司和工會的溫暖。
“現(xiàn)在回想起來,心頭還會泛起一股酸。當時我們工會向公司提出補償時,公司律師的建議是完全不予以補償?shù)模强紤]到員工確實受傷了,出于人道主義我們給予了他補償?!鼻貫]說,“我真的很受打擊,當時不僅是我,對公司很多員工來說也是一種打擊,給他們的日常工作帶來了驚擾。”
經(jīng)歷這次事件,秦瀅便提出,工會要對工作期間受傷的員工進行后續(xù)處理,申報工傷、工傷鑒定、工傷補償都必須進行全程跟蹤,各個管理部門要進行每月匯報,由工會進行監(jiān)督?!肮镜奈幕瘍?nèi)涵是‘以人為本’,我們不希望再發(fā)生這樣的事情了,這會無形中給員工增加壓力,我們要傳遞的是一種正能量,讓員工信任公司。”
“區(qū)里有個孩子生下來就沒有媽媽,父親又是殘疾人,就靠奶奶拉扯長大,我們便從初中一直資助到他高中畢業(yè),每次的支部活動我們也都會帶上他,孩子很有出息,最后考上了東南大學醫(yī)學院,還給我們黨支部寫了一封感謝信。”
秦瀅擔任書記以來,讓黨支部凝聚了不少社會公益力量,甚至還把公益“帶”回了家。
秦瀅有個上初中的兒子,對于兒子的教育,她自有一套?!艾F(xiàn)在的家長普遍把教育任務(wù)依賴在老師身上,而忽略了言傳身教的影響力。”在秦瀅看來,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而在這過程中,親子教育尤為重要。
“從兒子上小學開始,我就給他報名去做志愿者,每周末帶著他一起做志愿者服務(wù)。給孤寡老人買菜、給孤兒院的孩子表演節(jié)目……在各種志愿者服務(wù)中,能看到兒子自己也獲得了滿滿的成就感?!鼻貫]驕傲地說。
“去年暑假,我?guī)⒓恿艘淮巍畠羯健顒樱饺绽锬憬兴麆觿?,他就氣喘吁吁一個勁喊累,可那次活動爬那么久,還要隨手撿垃圾,他卻一點不抱怨,路過的爺爺奶奶都給他‘點贊’?!鼻貫]說,“回到家里他跟我說太陽太烈了,當時累得頭都暈了,終于明白‘環(huán)保衛(wèi)士’的艱辛?!?/p>
聽孩子這樣說,秦瀅很是欣慰,因為有太多東西在課本里是學不到的?!霸趯W校里,兒子也很受歡迎,大家都覺得他很有愛心,有什么困難都會第一個沖上去,所以班里有啥難事沒人敢做就會推薦他上?!鼻貫]說到兒子時總是一臉滿滿的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