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景山+王向陽
【摘 要】煤樓破碎機升級改造的研究,根據(jù)煤礦煤樓生產的特點和環(huán)保要求,合理選用分級式雙齒輥破碎機,減少職工維護量和現(xiàn)場崗位工作量、增加原煤破碎和運輸能力、取得了不錯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關鍵詞】破碎機;環(huán)保;減員提效
平煤股份八礦煤樓始建于1982年,原設計破碎機采用雙輥齒牙式破碎機,經過近30年運轉,破碎機老化嚴重故障多,運行不穩(wěn)定,維護量大,成本高。隨著國家經濟建設的快速發(fā)展,將對礦藏資源需求量更高、更好,國家有限的資源量將無法滿足更多的需求,煤炭生產過程中破碎環(huán)節(jié)的破碎機不僅要具有高效性、環(huán)保性,更要具有復合性。而增產增效又是形勢所迫,所以對老設備進行更新改造勢在必行。通常使用的破碎機在工作時只能粗略的對礦石進行破碎,很多還需要二次破碎,仍無法滿足生產生活需要,為此就不得不改變物料的破碎方式。八礦煤樓破碎機更新?lián)Q代迫在眉睫,確保新型破碎機解決物料的破碎效率、物料破碎的安全性、環(huán)保性等多方面問題,因此,破碎機升級改造將直接影響煤炭產量、噸煤成本及職工的勞動強度,破碎機的選型是當前的迫切任務,分級式雙齒輥破碎機能有效的節(jié)省和利用資源,對于提高生產率、環(huán)境保護和降低成本將會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1 分級式齒輥破碎機的特點
(1)采用集中潤滑
分級式齒輥式破碎機的潤滑系統(tǒng)采用集中潤滑方式,在設備機身設置有潤滑油箱,潤滑油經由電機驅動的潤滑油泵進行設備關鍵部位潤滑,當設備開啟前潤滑油泵開啟潤滑注油,使設備轉動軸承等部位得到充分潤滑,避免因認為原因造成缺油設備損壞想象發(fā)生;
(2)利用剪切力和拉力破碎物料
分級式齒輥式破碎機破碎物料采用切力和拉力破碎,一方面避免因破碎較硬煤矸石發(fā)生卡死現(xiàn)象,另一方面也能很好破碎像小塊木頭等柔軟物體,使破碎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3)破碎齒正常使用不會出現(xiàn)折斷,齒輥終身免維護
分級式齒輥式破碎機破碎齒采用整體鑄鋼加工,具有強度高、破碎力大,不易折斷等特點,提升齒輥免維護能力;
(4)齒盤采用耐磨鋼制造,齒牙螺旋排列,經久耐用;
(5)采用機械、電器、液壓等多重保護裝置及連鎖裝置,有效地保護了電機,破碎機和整個系統(tǒng),安全可靠;
(6)部件體積小,重量輕,便于井下安裝和運輸。分級式齒輥式破碎機采用螺栓連接組合方式,不但易于拆卸,方便安裝運輸,適合工礦企業(yè)特別是煤礦井下不易大件運輸?shù)沫h(huán)境;
(7)噪音少,振動小,粉塵少,功耗低;
分級式齒輥破碎機采用全封閉設計,不但減少因物料破碎產生的噪音,而且還能由于密封嚴密破碎過程中而使振動減少、粉塵減少;
(8)出料粒度可調
分級式齒輥破碎機通過增加減少齒輥之間間隙板數(shù)量,改變齒輥之間間隙,從而達到調整出料粒度的目的,出料粒度范圍在40mm—80mm之間。
2 解決關鍵問題
(1)提高設備物料破碎處理能力;
(2)減少設備運轉過程中事故時間,降低事故率;
(3)部件體積小,重量輕,便于井下安裝和運輸
(4)噪音少,振動小,粉塵少,功耗低
3 實施效果
(1)新設備很好解決了破碎機吞吐能力問題,每小時吞吐能力達到250t/h,解決原煤生產過程中破碎能力不足問題,解決制約生產的瓶頸問題;
(2)由于新設備新技術投入,使安全運轉率大大提高,事故時間大為減少,提高正常運轉時間;
(3)采用全封閉設計減低噪音在20dB以上,同時減少噪音、粉塵飛揚現(xiàn)象發(fā)生;
(4)安全生產率大大提高,減少崗位人員數(shù)量,減少人工支出成本,提高經濟效率。
4 取得的經濟、社會效益
該設備安裝運行取得的經濟效益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1)減少設備故障率,提升安全運輸能力:
(1)新設備投運前,每臺破碎機由于故障每月影響原煤運輸時間平均在4小時左右,投運后,安裝兩臺破碎機,由于設備先進技術應用,月故障時間平均為1小時,每小時破碎煤量為350T、原煤價格按500元/t、噸煤成本270元/t計算,其年效益:(4-1)t×350t×(500元/T-270元/T)×12月=289.8萬元;
(2)新破碎機投運后,由于設備技術更為先進,設備損壞幾率大大下降,平均每月可節(jié)省設備維修及更換費用0.6萬元,每年可節(jié)省開支7.2萬元。
2)減少現(xiàn)場崗位:
投運前,每班破碎機崗位所需崗位3人,目前由于新設備投運,故障大大降低,本崗位不再配置人員,其它臨近崗位人員可兼顧該崗位,減少崗位3人,其年效益為:3人×3班×3000元/人×12月=32.4萬元;
此外,由于新設備安裝自動加油潤滑裝置,設備輸出功率因數(shù)與老系統(tǒng)相比有較大提高,可達到0.9,減少了電力的損耗,提高了電能轉換率,此方面的效益未統(tǒng)計在內。
取得的社會效益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1)新型破碎機的投入及使用,滿足《煤礦安全規(guī)程》的相關要求,保證了八礦煤樓輸煤系統(tǒng)的安全可靠運行,解決了八礦煤樓輸煤系統(tǒng)嚴重老化的重大隱患;
(2)新型破碎機的投入及使用與原破碎機使用情況相比,事故影響時間和正常的停機檢修時間大幅度下降,部分部件達到了免維護,提高了輸煤系統(tǒng)運行效率,解決了礦井在向500萬噸發(fā)展中煤樓運輸瓶頸問題;
(3)新設備投入鍛煉了技術人員、操作人員和現(xiàn)場維護人員,進一步提升了現(xiàn)場人員技術素質,實現(xiàn)新技術在煤礦生產中的轉化;
(4)由于設備投入使用,原系統(tǒng)的崗位皮帶司機變?yōu)槠а矙z工和維護工,做到了減員提效。
[責任編輯:朱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