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慕罕
近年來,我國職業(yè)教育事業(yè)快速發(fā)展,體系建設穩(wěn)步推進,培養(yǎng)培訓了大批中高級技能型人才,為提高勞動者素質、推動經濟社會發(fā)展和促進就業(yè)作出了重要貢獻。但是社會對于中等職業(yè)學校的看法依然存在很大的誤解,認為上中等職業(yè)學校的孩子都是非常不好的“不良少年”,中等職業(yè)學校在中學生的教育方面處于社會的邊緣導致中職院校學生生源較差,素質普遍不高,這給中職院校的教育教學帶來很大的困難。在新環(huán)境新媒體下加強德育教育,讓德育科發(fā)揮它應有的作用,使中職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高素質勞動者至關重要。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改變了人們傳統(tǒng)的接受訊息的方式,信息的傳播更加高速,范圍更加廣大,影響力也從線上到線下逐步增大。自媒體的衍生讓網絡媒體變得更加不好監(jiān)管,各種各樣的未經篩選的信息紛至沓來,中職生在紛亂的網絡時代更容易迷失自己,受到不良影響。但同時網絡是不可避免的進入每個人的生活,正確的使用新媒體,適應新環(huán)境能夠高效的多方面的獲取大量知識與信息,比如哈佛大學老師的課程如今也可以在網絡上學習,遠在千里萬里之外的消息在一分鐘之內也能傳遍全球。把握住新環(huán)境新媒體,正確的引導中職生,讓他們不排斥德育教育,且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對于中職生來說,德育課程在他們的心中可有可無,不涉及考試,更不是專業(yè)課,所以大多數中職生在德育課上注意力不集中,或睡覺或干其他事情。而作為一名中等職業(yè)學校的德育老師,我的任務就是如何吸引同學們的注意,把課堂變成更有吸引力更有趣的氛圍,調動同學們的積極性,讓他們能夠在課堂上享受知識,了解政治、經濟、生活的常識,寓教于樂。首先要利用好多媒體,在制作PPT的時候,我加入了更多的圖片,這些圖片的選取要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與他們息息相關;在知識點需要舉列子的情況下,我多數選取時下的熱點話題,討論度極高,吸引同學們的注意力,讓他們參與進課堂;努力拉近和同學們的距離,要多去了解網絡上的新鮮事和網絡熱點事件,貫穿在講課的過程中,會發(fā)現學生們的積極性明顯要比平時高漲,他們不似以往的狀態(tài),而是非常希望表達自己的想法。
一次在講授改革開放的知識點時,課堂一開始,我播放了一首董文華的歌曲《春天的故事》。很多同學表示聽過這個歌曲,歌詞被展示在屏幕上,詢問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這位“老人”是誰時同學們積極響應,紛紛回答是鄧小平同志,這下子學生們的吸引力都集中在了課堂上。緊接著講到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了怎樣的變化,同學們緊盯著屏幕,我在PPT上播放著改革開放前后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巨大變化,每說到一種變化,會請一位同學更加詳細的講講自己有沒有體會到這種變化,同學們氣氛活躍,紛紛講述自己小的時候和現在有哪些大不同,從自己身邊的、父母的變化來體味改革開放帶來的春風拂過華夏大地;從自己的城市變化,居住環(huán)境的變化真真切切感受到國家政策的變化和帶來的好處。
當代的學生,無論是中職生還是普通高中生都不愿意接受老先生似的教書方法,滿堂灌讓學生昏昏欲睡。所以在每次把知識點教授完成后,如果時間允許,我會找一些具有教育意義的視頻播放給學生看。但并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教育電影,而是適合年輕人的,和我的學生們有很大聯系的一些視頻。比如一個辯論節(jié)目,是由一支90后的隊伍打造,主持人是曾經著名的央視主持人,雙方每次就一個時下熱點話題進行辯論,這個節(jié)目配色大膽,有趣有深度,非常適合我的學生們觀看,通過觀看雙方的辯論,漸漸明白是非曲直,過后我會和學生討論辯論的話題,同學們的參與度十分的高,踴躍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通過討論,我也能夠更好地抓住學生的想法,抓住他們的思想動態(tài),更好地對他們進行引導和教育。在留作業(yè)時,不拘泥于傳統(tǒng)的書面作業(yè),結合德育課的特點,我會給學生留一些既有意義又很有操作性的作業(yè)。比如講到經濟社會的內容,貨幣的基本職能這部分,我給同學們留的作業(yè)是用手機拍攝你生活中貨幣的使用途徑,并在拍攝時說出貨幣執(zhí)行的是什么職能。這樣的作業(yè)能夠很好地激發(fā)同學們參與的熱情,他們不會把拍攝當成一項艱難的作業(yè),而是當做一項有趣的生活實踐,在拍攝中做到真正學習和理解貨幣的基本職能,掌握正確的金錢觀,這樣的新媒體幫助我更好地剖析一個知識點,更為同學們的學習提供了便利也提供了更加貼近生活的實例。
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的德育課不僅肩負著教學的任務,同時肩負著為國家專業(yè)勞動人才塑造完整人格的艱巨任務。專業(yè)知識和學習固然是學生時代重要的任務,但是德育的教育更加不能忽視,在面對新環(huán)境新媒體迅速發(fā)展的今天,作為老師也要與時俱進,不畏懼新環(huán)境新媒體所帶來的挑戰(zhàn),學會掌握它并且利用它,讓新環(huán)境和新媒體的優(yōu)勢發(fā)揮,成為教學的利器。在這個過程中跟上時代跟上學生的步伐,要貼近學生們的生活,從學生的角度進行教學任務,使德育課不再是同學們讓“頭疼”的課程,而是他們充滿熱情,積極參與的課程,真正做到德育的目的,培養(yǎng)優(yōu)秀的未來的專業(yè)勞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