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西藏山南市地質災害特征與氣象條件的關系分析

    2017-05-19 06:33:22陳定梅洛桑旺姆旦增羅央
    資源節(jié)約與環(huán)保 2017年3期
    關鍵詞:山南強降水泥石流

    陳定梅 洛桑旺姆 旦增羅央

    (西藏山南市氣象局西藏山南856000)

    西藏山南市地質災害特征與氣象條件的關系分析

    陳定梅 洛桑旺姆 旦增羅央

    (西藏山南市氣象局西藏山南856000)

    通過分析調研近十年來西藏山南市境內地質災害發(fā)生的時空分布規(guī)律,結合地質災害分布特點,表明地質災害多發(fā)生在7~8月,其次是5月和6月,4月和9月偶有地質災害發(fā)生,山南市沿江一線是地質災害多發(fā)區(qū),而且地質災害發(fā)生頻率有增多趨勢。地質災害時空布特征與山南市降雨量的時空分布特征一致,說明降雨是觸發(fā)地質災害的最主要因素。造成地質災害的降雨類型可分為兩類:一是強降雨型,二是連續(xù)降雨型。西藏是各類自然災害的重災區(qū),本文的研究在保護這個原生態(tài)資源和利用氣候資源、維護國家生態(tài)安全、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都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和價值。

    地質災害;降水;地質災害與降水關系;災害防御

    引言

    山南市近年來,由于6~9月出現(xiàn)短時強降水頻率較高,加之開礦、修路、擠占河道等人為活動的影響,一旦出現(xiàn)強降水,極易形成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地質災害。已有研究表明,短時強降水對滑坡、泥石流等災害有較強的誘發(fā)作用。山南市12個縣每年均有發(fā)生由于短時強降水和持續(xù)性降水引發(fā)的氣象災害和氣象衍生災害,其中給當?shù)厝嗣袢罕娫斐蓢乐亟洕鷵p失的首當?shù)刭|災害。

    地質災害是指包括自然因素或人為活動引發(fā)的危害人民和財產安全的山體滑坡、泥石流、崩塌、塌陷等異常地質事件。泥石流、滑坡等的誘發(fā)因子很多,成災特點十分復雜,但均離不開水的作用這一關鍵因素,據調查山南市由暴雨或短時強降水引起的泥石流、滑坡災害,在數(shù)量和造成的災害損失上,分別占這類災害總數(shù)的95%和90%以上。

    1 資料來源

    1.1 西藏自治區(qū)《地質災害調查與區(qū)劃》。來源于西藏自治區(qū)國土資源局。

    1.2 《西藏山南市統(tǒng)計年鑒》。由西藏山南市統(tǒng)計局、國家統(tǒng)計局山南調查隊編。

    1.3 《中國氣象災害大典》西藏卷。氣象出版社出版。1.4《西藏氣候》。氣象出版社出版。

    1.5 山南市歷年降水資料。山南市氣象局。

    1.6 山南市十二個縣實地調研資料。從2016年5~10月,走訪調研山南市十二個縣地質災害發(fā)育及發(fā)生點。

    2 西藏山南市地質災害類型的分布及特點

    西藏山南市位于岡底斯山至念青唐古拉山以南,雅魯藏布江干流中下游地區(qū),山南市地形多樣,河谷縱橫,湖泊遍布,氣候獨特,絕大部分屬于藏南山原湖盆谷區(qū),平均海拔4000米,其地質條件復雜,自然環(huán)境差,由西藏自治區(qū)《地質災害調查與區(qū)劃》資料顯示,山南市12個縣(區(qū))均有地質災害發(fā)育,其隱患點總數(shù)達到991處,大型以上地質災害隱患點有134處,泥石流就有468處,其地質災害具有規(guī)模大、危險性大、社會影響大、威脅人口多等特點,在持續(xù)降水、短時強降水和人類工程活動等因素的影響下,極易發(fā)生地質災害,一旦發(fā)生將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根據山南市國土局2016年調查,山南市重點預防監(jiān)測隱患點見表1:

    表1 山南市1個區(qū)11個縣重點預防檢測隱患點

    從表1可見,山南市各縣的地質災害主要以滑坡和泥石流為主。

    3 西藏山南市已發(fā)生的地質災害回顧

    據《中國氣象災害大典—西藏卷》記載及實地調研,西藏山南市已發(fā)生的地質災害中,小型規(guī)模地質災害占絕大多數(shù),比例達80%,中型規(guī)模占12%,大型規(guī)模只占8%。山南市沿江一線發(fā)生地質災害的頻率最高,其中影響范圍較廣、損失較大的如:1992年7月,由于發(fā)生強降水,受災面積涉及到8個縣20個鄉(xiāng)鎮(zhèn),泥石流造成措美縣70余條大干渠基本被沖毀;1993年7~8月,強降水致使泥石流泛濫,沖毀民房67戶,沖垮大小橋梁30余座,浪卡子縣泥石流覆蓋草場120.3公頃;1995年5月下旬,在晴天無雨情況下,乃東縣爆發(fā)了歷史上罕見的冰川融洪水,損失在50萬元以上;1996年6月中旬后山南市10個縣境內,山洪泥石流淹沒農田80公頃,淹死牲畜1200余頭;1998年進入8月份后,全市普降大雨,農田水利設施遭受嚴重破壞,雅江出現(xiàn)了15.31米的歷史第二洪水位,8月15日泥石流造成浪卡子2人死亡,加查縣2人死亡,牲畜死亡3100余頭;1999年6~7月隆子縣強降水致使山體滑坡,形成泥石流,縣水電站機組全部報廢;2000年6月份后山南貢嘎縣、扎朗縣、曲松縣、桑日縣等強降水、泥石流相繼頻繁發(fā)生,造成交通中斷,水利水電設施損壞嚴重。

    4 地質災害發(fā)生的成因分析

    4.1 西藏山南市環(huán)流特點與降水

    5~9月,從印度季風低壓東側北上的海洋熱帶暖濕空氣,受高原地形阻擋分成兩支,一支沿喜馬拉雅山脈中西段轉為偏東氣流,起到維持印度北部低壓作用;另一只沿喜馬拉雅山脈中東段轉為西南氣流,使南部暖濕空氣向高原輸送;高原北側,由于伊朗高壓東伸或西風槽后冷空氣南下,并與高原中部的西南氣流形成輻合發(fā)展成低渦切變,造成高原上的強降水。

    4.2 西藏山南市地質災害和降水的時空分布特點

    據統(tǒng)計,山南市大部分地質災害主要發(fā)生在每年的5~8月份,而南部一些低海拔地區(qū),如錯那勒鄉(xiāng)、隆子扎日等地,在4月和9月也出現(xiàn)地質災害,各月出現(xiàn)的頻率7~8月最多,占80.7%;6月次之占9.3%,5、9月占7.7%,然后依次為4月(占1.8%)。而從空間分析山南市地質災害發(fā)生頻率最多的是在沿江一線,其次是南部地區(qū),而西部地區(qū)相對較少,只有在年降水量異常偏多的情況下,部分地方會出現(xiàn)地質災害。

    山南市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總的分布趨勢為東南部高、西北部低,年降水量在350~450毫米之間,其中南部邊緣低海拔地區(qū)年降水量超過1000毫米,降水量極為充沛,其次是沿江一線,年降水量在400毫米左右。由山南市月降水量分布(圖1)可知,11月至翌年3月,山南市降水較少,降水主要集中在5~9月,其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80%~90%,處于雨季,其中連續(xù)性降水和≥10毫米的降水大都出現(xiàn)在6~8月,造成山洪暴發(fā)、江河水位猛漲。地質災害時間和空間分布特征與降雨量的時空分布特征一致,這充分說明降雨是觸發(fā)地質災害的最主要因素。

    圖1 山南市各縣月降水分布圖

    4.3 西藏山南市降水與地質災害的關系

    4.3.1 通過對山南市地質災害的調查與降水的分析,在一定區(qū)域內,造成地質災害的自然因素是很多的,它包括區(qū)域內前期降水量、降雨強度、地質地貌、溝床比降以及植被覆蓋率等,這些自然因素在造成地質災害的過程中起著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作用,同時也是各自然因素間相互連鎖反應的結果。

    4.3.2 氣象條件中對地質災害的發(fā)生影響最大的是降雨。降雨對地質災害形成的作用主要是通過補給地下水、土壤水,增大巖土體容重,減少滑動面的摩擦力來實現(xiàn)的。

    4.3.3 在山南市各地發(fā)生地質災害時,一般情況是流域內前期降水較為充沛,在災害發(fā)生當日,均有強降水天氣出現(xiàn)。山南市各地由于氣候差別較大,因此局部強降水和持續(xù)性降水是主要誘因。造成地質災害的降雨類型可分為兩類:一是強降雨型,二是連續(xù)降雨型。局部強降雨型地質災害,日降水量大于20毫米,特別是3小時降水就達到10毫米以上;持續(xù)降雨型地質災害,連續(xù)降雨日數(shù)一般為5天左右,累計降水量在50毫米左右,一旦達到或超過臨界值,在具備成災條件的地段,即可誘發(fā)泥石流滑坡等地質災害。大范圍的地質災害發(fā)生往往是同期降水量超常偏大。以實例說明,如1998年,山南市由于雨季提前,雨量大,雨區(qū)廣,降水過程時間長,又多連續(xù)中到大雨,降水段集中,5至7月,多站降水量超過歷史同期極值,山南市12個縣地質災害頻發(fā),因此降水量異常偏大是誘發(fā)大范圍地質災害的主要原因。

    4.3.4 地質災害正是因為區(qū)域內山高坡陡,強降水形成的洪水匯流時間短,所形成的洪水雖然歷時短暫,但來勢迅猛,它具有沖刷力、突發(fā)性強、地點時間很難預測及破壞力大的特點,一般發(fā)生在山區(qū)的溪溝,按其形成的原因可分為高原強降水引發(fā)、冰川消融山洪引發(fā)、融雪性山洪引發(fā)(如1995年5月下旬,在晴天無雨情況下,乃東縣爆發(fā)了歷史上罕見的冰川融洪水)。

    5 地質災害的防御

    5.1 加強地質災害調查和治理措施研究,增建雨量站點,以利于災害的預報。由于山南市氣象站點較少,有人站僅為8個,近幾年山南市氣象局為了更多地了解當?shù)貧夂蛱攸c,在山南市范圍內增設了13個氣象自動站和雨量站,這讓我們研究更多地質災害與氣象條件關系創(chuàng)造了條件,尤其在地質災害發(fā)生頻率、地域分布、本地氣候影響的研究上亟待深入。

    5.2 植樹造林和興修水利,在河流的流域積水區(qū),造林尤為重要,因為森林的涵養(yǎng)水源、減輕地質災害的功能是顯而易見的。

    5.3 近幾年山南市沿雅江經濟建設的發(fā)展越來越重要,加之修建拉林鐵路、加桑公路、拉薩至澤當快速公路,大古電站、加查電站等重大工程建設,都應把河道治理與公路防護相結合,以期取得綜合效益。

    [1]馬力,崔鵬、周國兵等.《地質氣象災害》.氣象出版社.

    [2]張書余.《地質災害氣象預報基礎》.氣象出版社.

    [3]廖代強,馬力.滑坡泥石流預測預報中的氣象問題[J].氣象科技,2000(1):49-51.

    [4]黃卓,劉嚴松.四川省興文縣地質災害特征及影響因素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07,14(6):106—108.

    [5]謝栗等.西鄉(xiāng)縣地質災害氣象條件分析.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A]2014,19期P694.

    猜你喜歡
    山南強降水泥石流
    2020年江淮地區(qū)夏季持續(xù)性強降水過程分析
    一次東移型西南低渦引發(fā)的強降水診斷分析
    泥石流
    雜文月刊(2018年21期)2019-01-05 05:55:28
    “民謠泥石流”花粥:唱出自己
    海峽姐妹(2017年6期)2017-06-24 09:37:36
    泥石流
    我是這世上最幸運的人
    文苑(2017年4期)2017-04-07 20:54:50
    我是這世上最幸運的人
    文苑·感悟(2017年4期)2017-04-07 16:44:22
    我是這世上最幸運的人
    文苑(2017年7期)2017-04-07 11:44:51
    略談西藏山南市圖書館發(fā)展的幾點思考
    四川盆地西南部短時強降水天氣特征分析
    乃东县| 基隆市| 霍城县| 庆安县| 讷河市| 铜山县| 青神县| 三江| 鄂伦春自治旗| 繁峙县| 饶河县| 霍邱县| 江川县| 梧州市| 日照市| 贵德县| 沐川县| 平利县| 广南县| 邻水| 广元市| 五华县| 尼玛县| 安仁县| 平昌县| 益阳市| 芦山县| 南平市| 巨鹿县| 西畴县| 横峰县| 常熟市| 顺义区| 理塘县| 新疆| 景德镇市| 斗六市| 仙游县| 景洪市| 陈巴尔虎旗| 华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