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艷,薛建光,李俊輝
(內蒙古包頭市蒙醫(yī)中醫(yī)醫(yī)院1.急診科;2.超聲科,內蒙古 包頭 014060)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恐懼心理采用治療性溝通的可行性
陳永艷1,薛建光1,李俊輝2
(內蒙古包頭市蒙醫(yī)中醫(yī)醫(yī)院1.急診科;2.超聲科,內蒙古 包頭 014060)
目的探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恐懼心理采用治療性溝通的可行性。方法選擇2014年07月~2016年07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5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的溝通方式,觀察組給予治療性溝通的方式,觀察兩種溝通方法對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恐懼心理的治療效果。結果對照兩組患者的心理情況,觀察組患者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觀察組的相關指標評分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5.56%,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2.2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恐懼心理采用治療性溝通有著很大的可行性,值得推廣。
急性心肌梗死;恐懼心理;治療性溝通;可行性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伴有斑塊破裂、出血、冠狀動脈痙攣或血栓形成而導致官腔急性閉塞,管脈血流急劇減少甚至發(fā)生中斷,使相應的心肌發(fā)生嚴重且持續(xù)性的急性缺血,引起心肌缺血性壞死[1]。臨床上所表現的癥狀為劇烈且持續(xù)的胸痛、血清心肌酶增高等,給患者的身心健康帶來巨大的不良影響,使患者容易出現悲觀、失望、焦慮、抑郁以及恐懼等等不良心理變化,其中恐懼心理表現得最明顯。為了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恐懼心理采用治療性溝通的可行性,筆者選取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展開研究,將其分為兩組,分別選擇常規(guī)溝通方式和治療性溝通方式兩組模式,對兩組患者的恐懼心理治療效果進行對比,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07月~2016年07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5例。其中對照組男24例,女21例;年齡29~78歲,平均年齡(63.6±7.6)歲。觀察組男25例,女20例;年齡29~81歲,平均年齡(64.1±7.8)歲。在這90例患者當中,前壁心肌梗死21例,側壁心肌梗死22例,下壁心肌梗死19例,前壁合并下壁心肌梗死16例,下壁心肌梗死12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溝通的方式,具體為: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急性心肌梗死的相關知識以及注意事項,對患者于家屬進行常規(guī)的健康教育,讓患者明確自身的病情,減輕患者恐懼心理。
觀察組給予治療性溝通的方式,具體為:醫(yī)護人員要和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向患者家屬詳細了解患者發(fā)病的經過,經過與患者及其家屬的溝通,掌握患者年齡、意識狀態(tài)以及病史等情況,采用平緩、溫和的語氣向患者講解負面情緒對身體的不良影響,讓患者盡量控制負面情緒的產生[2]。對患者所表現的緊張、痛苦、恐懼等不良情緒,要及時進行開導,與患者耐心交流,用柔和的語氣與其溝通,讓患者感受到護理人員的人文關懷,得到相應心理安慰,使患者的負面情緒得到改善。對于無意識的患者,同一句話要使用一樣溫和的語氣進行反復溝通,幫助患者翻身,對于嘔吐、惡心的患者,協助患者將頭側向一邊,提高患者的舒適度[3]。
1.3 觀察指標
(1)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主要使用抑郁自評量表、狀態(tài)-特質焦慮調查量表以及視覺模擬量表評價實施評定,包含焦慮、恐懼、抑郁水平。(2)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主要使用生活質量核心量表實施評定,包含飲食、睡眠、精神、軀體功能、自尊以及認知活動等。(3)記錄并統計患者護理滿意度,以問卷調查的形式進行,涉及滿意、一般、不滿意三項。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心理情況比對
對照兩組患者的心理情況,觀察組患者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之間進行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心理情況對比(s,分)
表1 兩組心理情況對比(s,分)
組別 n 恐懼 焦慮 抑郁對照組 45 43.23±9.11 48.37±6.49 46.43±8.45觀察組 45 30.16±5.67 31.18±7.88 32.11±4.98
2.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對
對照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觀察組的相關指標評分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之間進行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生活質量比較(s)
表2 兩組生活質量比較(s)
組別 n 飲食 睡眠 精神 軀體功能 認知活動對照組 45 58.23±5.61 57.29±4.11 55.83±4.01 57.23±5.71 57.83±5.07觀察組 45 69.73±5.81 70.43±2.51 65.93±7.91 69.13±4.91 66.83±3.51
2.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對
對照兩組的滿意度,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比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滿意度比較 [n(%)]
對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恐懼心理患者,醫(yī)護人員如果能采取有效的溝通方式,不僅可以幫助患者改善不良心理狀況,提高患者生活質量,還可以提升患者滿意度。治療性溝通以患者為主體,真正為患者服務,以其優(yōu)質的溝通方法和舒適的交流環(huán)境,提高患者滿意度。在對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恐懼心理患者采用治療性溝通的過程中,運用有效的溝通方式,為患者提供悉心的開導和照顧,讓患者感受到醫(yī)護人員的關心,降低患者焦慮、抑郁、恐懼的心理,使患者積極主動配合治療,通過治療性溝通之后,患者生活質量有了很大的改善[4]。在本次研究當中,觀察組患者的心理情況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生活質量的相關指標評分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5.56%,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2.22%(P<0.05)。研究結果也表明了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恐懼心理采用治療性溝通有著很大的可行性,值得推廣。
[1] 劉彥梅,吳欣娟,申瑞霞,楊海靜.綜合護理預防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溶栓治療并發(fā)癥60例[J].中國藥業(yè),2015,12(07):112-113.
[2] 陳春蘭.優(yōu)質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護理中的效果[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08(36):156-158.
[3] 謝明霞.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治療的觀察與護理[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5,12(20):186-187.
[4] 董金枝.治療性溝通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恐懼心理的應用[J].中國農村衛(wèi)生,2014,06(15):85-86.
本文編輯:吳 衛(wèi)
The feasibility of early treatment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with therapeutic communication
CHEN Yong-yan1,XUE Jian-guang1,LI Jun-hui2
(Mongolia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Inner Mongolia city of Baotou1.Emergency
Department;2.Ultrasonic,Neimenggu Baotou,014060,China)
ObjectiveTo study the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early fears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therapeutic communication.MethodsJuly 2014~July 2016,our hospital 9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mi) as the analysis object,divided into 2 groups, control group (n=45) give regular communication,observation group (n=45) gives therapeutic communication way,observation of two kinds of communication methods for the treatment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early fear effect.ResultsThe comparison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psychological situation,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mparison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related indicators score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0.05);Observation group nursing satisfaction was 95.56%,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82.22% (P<0.05).Conclusion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early fears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therapeutic communication is a big, is worth promoting.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Fear; Therapeutic communication; The feasibility of
R473.5
A
ISSN.2095-8242.2017.009.1597.02